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16-10-21 08:04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肺结核个性化依从性

苏 文

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苏 文

目的 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吉林省结核病医院收治的12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不良情绪、生命质量、治疗依从性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及生命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优良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并能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生命质量。

个性化心理护理;耐多药肺结核;不良情绪;生命质量;治疗依从性

耐多药结核是指至少对异烟肼及利福平同时耐药的结核患者,治疗难度较一般肺结核患者更大,且发病率在近年来呈明显增高趋势[1],在造成家庭及社会负担的同时给医疗工作也带来了巨大的考验。临床研究显示,在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中积极给予心理护理,使其得到充分的心理支持,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预后[2]。本研究将个性化心理护理应用到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43~81岁,平均(589±10)岁;病程8个月至5年,平均(3.1± 1.0)年;原发型8例,血行播散型21例,浸润型25例,纤维空洞型6例;文化程度:小学23例,初中及中专29例,大专及以上8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42~80岁,平均(57± 11)岁;病程10个月至4年,平均(3.0±1.0)年;原发型7例,血行播散型22例,浸润型26例,纤维空洞型5例;文化程度:小学21例,初中及中专30例,大专及以上9例。所有患者均经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确诊,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类疾病史、合并恶性肿瘤及无条件随访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要求,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包括观察病情、日常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回答患者疑惑问题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行个性化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积极与其和家属主动进行沟通,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减轻患者的陌生感;对患者心理、病情、生活背景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制订针对性护理措施;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想法,并耐心倾听,适时将其存在的错误或消极观点向正确、积极的方向进行引导;为患者营造温暖的、支持的治疗氛围,将尊重、关爱和同情融入至每一项护理工作中,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心;保持病区清洁,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根据患者喜好,指导其通过听音乐、看报等方式转移对自身病情的注意力;日常多与患者进行交谈,可通过语言、眼神等对其所遭受的挫折表示同情,使患者感受到被理解和被尊重;鼓励家属多为患者创造倾诉、发泄的机会,以促进不良情绪的疏导;分阶段对家属和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和康复知识的讲解,促进对疾病的认识;鼓励家属多陪伴和探视患者,使其充分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和支持;向患者和家属讲解不规律用药和擅自用药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告知患者常用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并向其解释原因,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病例,促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患者实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如焦虑不安情绪较为严重的患者,可鼓励其表达内心的焦虑和恐惧,并给予充分安慰;对个性内向、沉默不语、处于严重应激状态的患者,通过陪伴、握手、触摸等方式建立信任;对有严重焦虑和伴有睡眠障碍的患者除了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外,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安眠药物;对于严重抑郁的患者应积极注意情绪变化,并将水果刀、绳子等不安全物品全部移除,同时加强对患者陪伴,防止不良事件发生;指导患者形成正确的饮食习惯,保证充足睡眠;告知患者出院后坚持规律用药和按时复查的重要性,使出院后的治疗能够顺利完成。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不良情绪、生命质量、治疗依从性及住院时间。不良情绪主要包括抑郁和焦虑两项,分别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AS)和焦虑自评量表(SDS)[3]进行评价,得分越高代表焦虑或抑郁程度越严重。生命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4]进行评价,得分越高代表生命质量越好。治疗依从的判定,优:完全按照主治医师制订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各项检查及护理均主动配合完成;良:完成大部分主治医师制订的治疗方案;差:病情加重,不按时进行检查和复诊,对护理措施不配合。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由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不良情绪、生命质量及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及生命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护理后SAS、SDS及生命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较低,生命质量评较高,且住院时间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情绪、生命质量评分及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不良情绪、生命质量评分及住院时间比较(±s)

?

2.2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示,优31例,良25例,差4例,优良率为93.3%(56/60);对照组优26例,良22例,差12例,优良率为80.0%(48/60)。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P<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主张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时间至少为18个月,且治愈率通常≤60%[5]。由于该病病程长,病情易反复,且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多种严重不良反应,使患者对治疗信心不足,易出现擅自更改治疗方案或终止用药的现象,治疗效果明显降低,使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心理护理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可有效树立患者对治疗疾病的信心。本组资料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实行常规护理以及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经比较显示以个性化心理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更低,生命质量评分更高,住院时间更短,且治疗依从性优良率也很高。由于“耐多药”现象的存在,患者不但需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还会对精神上带来巨大伤害,治愈信心不足,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将个性化心理护理应用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中,护理人员可根据不同患者病情、生活背景、心理状况等情况,进行一对一心理疏导,解决不同个体存在的不同问题,患者不但能够系统地了解自身病情,还能获得充分的治疗及护理知识,从而认识到疾病的“可治疗性”,树立起治疗的信心,主动配合护理,使治疗效果得到提升,生命质量得以改善,治疗时间也明显缩短。

综上所示,个性化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耐多药结核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还能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1]余翠苹.9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2):78-79.

[2]韩文英.肺结核患者不住院治疗期间的心理护理[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3,23(2):69-70.

[3]俞海颖,常芬.肺结核咯血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可行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5):86-87.

[4]王丽英.心理护理及年龄对肺结核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5,36(13):2941-2942.

[5]张俊琴.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相结合对提高耐多药肺结核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2,10(11):982-984.

R473.52

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9.070

吉林省结核病医院住院处,吉林长春 130500

猜你喜欢
肺结核个性化依从性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同桌宝贝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