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广西制糖企业的发展与思考

2016-10-21 08:39莫勇武广西东糖投资有限公司原料发展规划部南宁530022
中国糖料 2016年5期
关键词:制糖糖料食糖

莫勇武(广西东糖投资有限公司原料发展规划部,南宁530022)

新常态下广西制糖企业的发展与思考

莫勇武
(广西东糖投资有限公司原料发展规划部,南宁530022)

通过最近10年来广西甘蔗种植面积的变化情况,分析这造成变化的内外因素,剖析新常态下广西政府主导下的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的500万亩“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对广西糖企的发展有多大益处;并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制糖企业提出应对这一产业危机的一些建议和做法。

甘蔗;制糖企业;土地流转;农民合作社;机械化

广西制糖业涉及到2600万蔗农(占全国蔗农一半),约占广西农村人口的1/3,其中广西有超过一半地市税收主要依靠的是甘蔗,食糖产业跨度涉及到农业、工业等相关领域,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商品具有粮食安全的特性,甘蔗产业已成为边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重要的支柱产业,同样影响着祖国南疆社会的稳定。

近几年来,广西乃至中国的制糖企业举步维艰,连连亏损,因此有必要剖析问题症结之所在,为制糖企业早日走出困境出谋划策,探索一条适合广西、中国国情的甘蔗制糖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1 广西制糖企业举步维艰的现况

1.1广西各市年产原料蔗情况

广西109个县(区、县级市)中,超过80个县种植甘蔗,其中56个县里都布局有糖厂,常年产原料量超过1000万t以上的有崇左市;500万t~1000万t的有来宾市、南宁市;300万t~500万t的有柳州市、百色市、河池市;300万t以下的有防城港市、钦州市、北海市、贵港市、玉林市、桂林市、贺州市。

1.210年来广西甘蔗种植面积的变化情况

从广西糖协统计的数据(表1)来看,普通蔗收购价最高是2011/2012年的500元/t,次年广西的甘蔗种植面积达到了1584万亩(105.6万hm2),为历史最高,到了2014/2015年普通蔗收购价是400元/t,次年广西的甘蔗种植面积约为997万亩(66.5万hm2),最低,同比减少了587万亩(39.1万hm2),减幅达到37.06%,可以预见3年内广西食糖产量仅会在500万t左右,再往下去的榨季广西食糖产量将会跌到400万t左右,由于劳动力人口红利的减少和种蔗经济效益对比不高,广西许多甘蔗地如今已经变成玉米、果树、桉树等其它经济作物用地。

表1 2005/2006—2014/2015榨季广西甘蔗生产情况

1.3最近4个制糖期广西制糖企业的情况

从2011年到本榨季,我国食糖价格经历了大幅下跌,2011年8月最高达到7810元/t,2015年1月已跌至4200元/t左右,近3年里,糖价跌幅接近50%。2012/2013年度的制糖期,广西104家糖厂中,有81间糖厂亏损,亏损面达78.6%,糖企亏损金额达15.25亿元;2013/2014年制糖期,亏损额扩大到31.69亿元,亏损面进一步扩大到86.27%;2014/2015年制糖期,全行业亏损,糖企亏损金额达18亿元。2014/2015年制糖期资金断裂广西丰浩(两家)(日处理料蔗量1.05万t/d)、广西永凯(两家)(2.4万t/d)相继倒下,蒙山永安(0.1万t/ d)、东糖谢圩(0.3万t/d)由于蔗区甘蔗种植面积萎缩严重停产;2015/2016年制糖期因蔗区甘蔗种植面积萎缩严重停产的还有忻城南华二厂(0.3万t/d)、贺州南华(0.3万t/d)和东糖五洲(0.3万t/d),可以预见今后还会有日处理料蔗量0.3万t左右的制糖企业因甘蔗种植面积萎缩严重、没有压榨效益而相继倒闭或停产,而大的制糖企业也因甘蔗种植面积的萎缩、原料蔗量减少而将面临降产能的处境。

广西甘蔗种植面积由2012年最多的1584万亩(105.6万hm2)萎缩到2015年的997万亩(66.5万hm2),制糖企业由最多的104家减少到现在的92家,2015/2016年制糖期广西仍有超过85%以上制糖企业在亏损,2016年广西民营糖企的永鑫集团已经决定出售给中粮集团控股,外资控股的英糖集团也宣称出售。从目前了解到的蔗区情况,2016年广西甘蔗的种植面积仍在萎缩,国家食糖产业相关保护措施不出台,制糖企业不变革,中国制糖企业还能存活多少家。

2 影响广西制糖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1食糖进口关税低

对中国食糖产业而言,这是从国门打开的那一刻起,就已注定了这样的结局。中国加入WTO食糖的关税水平仅为50%,目前发达国家食糖平均进口关税为122%,发展中国家为55%,欠发达国家为167%。我国食糖进口分为两类,一类属于配额进口,目前年配额进口数量为194.5万t,配额内关税是15%,而配额外的关税是50%,与其它国家相比都低,不利于保护国内食糖产业。

2.2原糖加工企业违规扩张

2011年以后,各地受利益驱动,迅速违规上马了一批原糖进口加工企业。据中糖协会统计,我国原糖加工能力在2010年为300万t,2013年8月已经达到700万t,而且还有新的原糖加工企业在筹划建设中。如2013年6月18日山东日照凌云海糖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年产120万t的精炼糖项目,该公司原糖加工能力达到240万t;2015年10月11日中国海诚与云南英茂糖业集团在丰市大丰港经济开发区签订了建设100万t的仓储及原糖精炼加工项目工程承建合同。初步统计这些原糖加工企业建成后,将年加工原糖能力提高到920万t,这类企业从国外进口原糖,在缴纳50%的关税并进行成品糖的加工后,以4000元/t左右的价格销售,仍有利可图。近几个榨季,进口糖涌入国内的数量较为庞大,凭借低廉的价格在国内糖市“攻城掠地”,业界称不让广西糖打过长江以北的市场,食糖季产年销售,区域生产、全国销售的特点已被打破。国内食糖供给由原来的国产糖为主、国外进口糖为辅,逐渐演变成了国外进口糖为主而国产糖为辅这一尴尬局面。

2.3食糖走私猖獗

近几个制糖期,由于国内外食糖价格差距加大、食糖产业保护法律不健全,云南、广西蚂蚁搬家似的食糖走私屡禁不止,走私向组织化、团伙化、专业化发展,法律滞后导致走私案件起诉难,法律惩处的效果不明显,业内普遍认可2016年国外食糖走私量达150万t以上。

2.4中国基本国情

中国是人口众多,土地贫瘠,人均拥有耕地面积少的国家,而与世界食糖生产大国像澳大利亚、泰国等食糖生产大国相比,人家是人少土地广袤,中国食糖生产依旧以单家独户单干为主,而单个家庭的生产规模通常很小,一般就是几亩甘蔗地,有的甚至就是几分甘蔗地,而这和国外一个家庭种植上百亩且土地平整、可以机械化操作的甘蔗生产基地相比,没有任何成本优势。

2.5劳动力人口严重减少

30多年来的计生国策,目前人口增长过快趋势已得到根本扭转,但同时少子化日趋严重,现在蔗地的蔗农基本上就是六、七十年代的人在耕种,而中国的“糖都”崇左市榨季砍蔗的劳动力很多都是越南农民,甚至制糖企业榨季的外包工很多也是越南工人;至2020年后,随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高峰期出生的人口相继进入老年期,谁来耕种甘蔗。八、九十年代的新生代农民,首先是接受教育的机会比他们的父辈多得多,差一点的也能初中毕业、稍好一点的也读过职业技术学校,他们的人生理想可不是像父辈一样种地,农村劳动人口减少已经成为定局。

2.6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结果

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已经不复存在,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城市化过程,乡村的各种资源(人才)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丢弃耕地而到城市打工赚钱,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做农业没能挣到钱,年轻一代的出去打工,成为迫不得已的一种选择。农民一年到头种一亩甘蔗地,种得好的可以赚2t甘蔗钱,而绝大多数也是仅能赚取1t甘蔗钱,但这还是指土地是自己的、人工是自己投劳的,辛辛苦苦一年时间挣到的钱还不如自己到工厂打工一个月挣到的工钱多,如果是请人或是承包土地来经营,基本上是亏损的。以广西第二产糖大市来宾市为例,2007年甘蔗种植最高峰时,种蔗人口是139.63万人,种植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有1075户,种植面积是71925亩(4795hm2),2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有51户,种植面积是13800亩(920hm2)。而到了2015年甘蔗种植低谷时,种蔗人口是85.94万人,同比减少38.45%;种植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有604户,种植面积37143亩(2476.2hm2),种植户同比减少43.83%;2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有15户,种植面积4617亩(307.8hm2),种植户同比减少70.59%。因为请人成本太高,大户已经在逐步退出承包土地种植甘蔗。

2.7广西“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没能落实到位

为改变现状,广西政府提出500万亩(33万hm2)“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2015—2020年)。“双高”是个高大上的字眼,可真正能达到“双高”标准的糖料蔗基地又有多少亩?“双高”基地即(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从2015年开始到2020年止,利用5年时间建成目标是500万亩。但该项工程实际上从2014年已经开始,到2016年已经是第3个年头,前两年认为依靠财政补贴搞“双高”糖料蔗基地能赚钱的农业种植公司,如崇左市的天业、来宾市的海友、睛雨、云马泰缘等公司已经全部亏损跑路,还剩下的几家支撑不了多久也会退出甘蔗种植。可以说依靠农业种植公司租赁农民土地来搞糖料蔗基地建设至少目前证明是失败的。

总结原因:一是租赁的地租并不低,年租金每亩基本上以两吨原料蔗收购价来折算或是800元/亩;二是适用的甘蔗机械并不多,机耕整地环节基本不存在问题,但机械种植目前并没有真正完善,出现下种量大、盖土厚、耗种量多、出苗率低,机械收获环节也并不十分完美,夹杂物多、运输成本高、地块太小机械工作效率不高、对来年宿根影响较大,绝大多数的农业种植公司仍以请人力耕种,成本居高不下;三是“双高”基地种植不注意农时,由于广西立春后雨水增多,机械种植往往无法下地作业,人工种植劳力又不足,许多“双高”基地5月份才种植,错过了农时,甘蔗生长期仅有8、9个月,产量低下,“双高”变成了“双低”。

3 新常态下广西制糖企业发展的出路与探索

当然离开了国家层面上的“糖业立法、价格目标管理、打击走私”去谈如何破“瓶颈”也就成了无米之炊的事情了,本文要谈的是国家层面上做好了,我们制糖企业又应该怎么做。

3.1改变耕种模式,满足原料蔗供给

20世纪40年代中国的土地革命,共产党取得了政权,80年代的分田到户刺激了生产力,同样实行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国策造成如今的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红利减少的弊端已经出现,分散的土地经营已经与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很不相适应了。2015年中央农业一号文件当中也提到加强土地流转,也可以讲这是中国的第四次土地革命,中央出台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文件中再次明确指出“培养新型的职业农民队伍”。农民的职业化无疑是城镇化背景下的大趋势,让种地成为有利可图,这样才能吸引农民从事农业,同样让种蔗成为赚钱的农业才会有人去种蔗。

目前,中国年消费食糖1500万t左右,按每年最低增加2%左右计算,中国食糖供给缺口长期存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广西制糖企业要生存,内部节能、降耗,提高综合利用,外部创新、改革“原料蔗”供给资源才是生存之路。当前食糖产业已处于第二次的整合和变革时期,糖厂、蔗农都面临全新的考验,种植模式不改变,“原料蔗”资源供应足与不足将是决定广西糖企生与死的最关键因素。

3.2“并户联营”、“小变大块”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

通过调查分析这两年“双高”糖料蔗基地失败的原因,总结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才是最接地气的模式,利用“双高”政策经费搞好土地平整、小块变大块、蔗区道路建设、良种种植、科技种蔗,以点代面引导优势区域搞好甘蔗生产,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创新整治模式,推动土地向家庭农场或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的甘蔗经营户。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实现农户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兴宾区凤凰镇的黄安村有200多户,拥有旱地1600多亩(约107hm2),2015年新上任的村委主任力排众议,把村里的土地重新平整后再划分,划分后农户由原来的几块耕地变成了一块耕地,单户面积大点的达到50多亩,面积小点的也有5亩,为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创造了条件;象州县的石龙镇万亩糖料蔗“双高”示范片把10个自然村屯总面积11500亩(766.7hm2)采取成立甘蔗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按“123456”工作思路:1即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合作社经营(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一种经营发展模式;2即“两个百分百”,100%良种、100%机械化;3即村组干部参与,党员参与,群众参与,共同参与基地建设;4即4结合,核心示范区与辐射带动相结合、宣传和培训与技术指导相结合、病虫预测与统防统治相结合、重点培育示范户与引导带动普通农户相结合;5即实现5个统一,统一规划、统一土地整治、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良种、统一管理;6即6到位,领导到位、宣传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资金到位、督查到位。基地建成后,将实现“经营规模化、种植良种化、生产机械化、水利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的“四化一增”目标。

3.3甘蔗生产机械化是降低成本问题的关键

目前,广西正在推进“双高”糖料蔗基地生产全程机械化实施方案(2015—2020年),广西对没有适合甘蔗机械化土地资源的市、县应退出或减少甘蔗种植,同样各大糖业集团也要关、并停一部分产能低下的糖厂,充分利用国家产业政策,搞好甘蔗耕种问题以适应甘蔗机械化,降低甘蔗生产成本。大功率拖拉机由于适用性强,既可以榨季期间搞运输原料蔗,也可以春耕季节犁地、开行,蔗区基本上已普及;甘蔗种植机由于动力部分是大功率拖拉机带动,机身部分价格不贵,群众也能买得起;只有甘蔗收割机售价均在100万元以上,由于能功单一、价格高,蔗农根本无法承受得起这么高价格的机械,只有在中央、自治区农机补贴后制糖企业再进行补贴,通过制糖企业自己购买再以补贴方式低价租赁给合作社或农机能手使用,从根本上解决甘蔗收割机械的问题;制糖企业在榨季期间对用机械收割的原料蔗在砍、运方面要给予优先安排,并在压榨部分进行适当的工艺改进。

由于甘蔗所有权益仍是属当地蔗农,加上有农艺人员技术指导,农时季节蔗农投工、投劳及时,管护到位。目前,上述耕种模式的糖料蔗基地甘蔗长势喜人,完全能达到“双高”料蔗基地苗期的验收标准,由于耕种模式改变,使2016/2017年榨季“双高”糖料蔗基地实现甘蔗机械收割成为可能,也为实现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一种新途径。

[1]韦星.正在消失的“甜蜜蜜”——广西糖业调查[J].南风窗,2015(21):64-67.

[2]糖业困境无法扭转广西倍感焦虑-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http://www.chinairn.com/news/20140318/161441921.html,2014-03-18[2015-05-12].

[3]谷悦.糖价下跌广西蔗糖业寻突围之路[J].中国食品,2015年(3期):88-91.

[4]秦昆.耕地整治的“龙州模式”[J].当代广西,2013(22):43-43.

[5]段维兴.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糖料,2016,38(1):65-52.

S566.1

A

1007-2624(2016)05-0066-04

10.13570/j.cnki.scc.2016.05.024

2015-05-25

莫勇武(1974-),男,农艺师,原料发展规划部副总经理,主要从事甘蔗糖业农务工作管理。Email:2318548051@qq.com

猜你喜欢
制糖糖料食糖
广西崇左大力推动糖料蔗产业集群发展
2022年广西糖业工作要点
——加快提升糖料蔗生产现代化水平
广西“双高”糖料蔗基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研究
巴西食糖产量在加速下降预期正得以实现
甘蔗制糖澄清工艺优化及应用研究
自动控制技术在糖厂蒸发系统中的应用
制糖过程中还原糖问题的初步研究
闽东古法制糖“老树发新芽”
中国食糖供需平衡表
中国食糖供需平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