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帅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7)
邓州市农民体育健身现状与对策研究
李大帅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7)
对邓州市农村进行实地考察,并把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科学地了解邓州市农民的体育健身现状,并结合现实状况提出相关对策。调查显示,目前在邓州市部分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开展现状以及村镇农民的体育健身活动参与度都不理想,受健身工程宣传力度、农村家庭经济现状、体育健身认知普及状况等方面的影响。所以,相关负责人应予以政府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3方面的考虑,对邓州市体育健身现状提出针对性政策,以期为农村体育良好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农村;农民;体育健身
体育是农村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州市农业人口比重较大,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迫切需求丰富的农村体育文化活动,以开发农村体育资源。政府层面下发了农民健身的相关意见,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作为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在体育健身方面的相关研究较多且研究内容丰富、全面,但由于农村体育发展区域性差异较大,就具体村落体育研究方面不够明确且缺乏深度,没有针对性的相关措施来保障,使得政策效果不显著。近年来,邓州市文化建设快速发展,农村城镇化逐步加快,本研究对邓州市城镇化体系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可为河南省其他农村区域农民体育健身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府部门的形式来了解《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农村中的实施情况,并查阅文献资料寻找现状根源与解决途径。
2.1对样本的分析结果
对样本的分析结果为,大多数村民对体育运动有浓厚的兴趣,愿意参与进去以提高身体素质,但受场地器材、自身经济条件、时间等因素的制约,村民无法有效合理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表1)
2.2影响邓州市村民参与体育活动因素分析
由于受农村体育场地、器材、体育活动组织力度、村民自身问题、农村经济收入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村体育活动发展受到制约。虽然,近年来政府在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等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并得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仍无法改善村民体育锻炼现状。邓州市农村人口比例较大,耕地面积、养殖业、矿工业较多,村民的劳作有力地推动了邓州市的经济发展。所以,村民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对邓州市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了解并改善邓州市农村居民体育锻炼现状显然已成为政府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表2)
2.3对邓州市农民健身现状的归因分析
2.3.1邓州市农村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分析邓州市地区农村居民进行体育健身活动每周1次占总人数的28.4%,每周坚持2次锻炼的占总人数的27.5%。数据显示,邓州市地区农村居民在锻炼次数上不能达到
1.1研究对象
邓州市农民体育健身现状与对策研究。
(1)坝面坡度局部调整段坡度调整范围应在坝体原设计内外坡坡度范围以内,这样可以确保坡面坡度有前期稳定计算实验、研究支持[4]。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针对这次研究主题,设计了《邓州市农村居民健身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220 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211份(其中女性97份,男性114份),有效回收率为95.9%。
1.2.2数理统计法 整理并统计问卷,对所得数据进行合理化分析。
1.2.3访谈法 采用访谈村民与相关政强身健体的功效,不能保障锻炼次数与村民自身体育健身意识成正比。在调查中不难发现,大部分村民没有正确的锻炼目的,对体育锻炼功效及其所产生的健身意义认识模糊;农村居民从意识上将体力劳动等同于体育锻炼,从而减少了体育锻炼次数;体育锻炼属于高难度、高消费的行为,村民将自身与体育锻炼的距离拉远。从整体上的意识层面来看,邓州市地区农民对体育健身的认识仍然比较模糊,农民体育健身的意识较差。
表1 是否喜欢体育运动
表2 影响农民健身活动的因素
2.3.2邓州市农村居民体育锻炼形式对村民参与体育锻炼形式分析可得大部分村民选择自己单独锻炼,而单独锻炼丧失了体育与人沟通交流的乐趣,不能使农村居民全面体验快乐价值。追其原因,农村没有没有专业机构对村民的体育健身提供场地、没有共同锻炼兴趣的村民在一块交流沟通的时间条件、更没有专业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不能针对性地对农民的体质、爱好、身体素质条件等组织并开展一些农民喜闻乐见的体育锻炼项目。农村现有体育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与开发,使得新型体育形式受诸多因素影响并未受到欢迎。
2.3.3农村居民体育健身政策保障力度不强 邓州市政府虽积极着手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落实,让邓州市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社区体育指导员培训,但所培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素质不高,并没有对农村体育发展提供进行合理有效的指导,使得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
3.1结 论
3.1.1邓州市缺乏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的硬性设施和具体政策,无法保证相关体育文化活动的落实。有一些村镇没有根据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的要求开展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影响了全民体育健身的发展与推广。
3.1.2目前,影响邓州市地区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开展的限制因素主要受农民体育健身观念薄弱、体育参与意识不强、对全民体育健身的意义宣传与教育力度不够、市政及村镇的有关部门领导不够重视、相关保障制度和措施落实不及时、农民的经济入水平过低等影响。
3.1.3邓州市农民参与体育锻炼形式单调,农村居民对体育锻炼认识误差严重。
3.2建 议
3.2.1大力普及体育健康文化知识,以村、镇为单位进行体育知识讲座。针对不同人群普及相对应的健康知识。例如,老年人体育健身养生功能及方法;体育锻炼对中年人心肺功能影响;青少年群体强身健体、阳光个性的体育追求等。知识普及必须细化,让不同年龄段人群想锻炼、会锻炼、能锻炼。
3.2.2加强体育文化活动的组织,体育文化活动的举办可以使农村居民更加全面地了解体育。杜绝应付性组织,这种为了组织而组种的方式只会丑化体育。以县级为单位,每年至少1次的县级运动会或者球赛,相应乡镇、自然村组织选拔体育人才,所组织运动会应以广泛参与为目的,设置多年龄段的不同比赛项目。
3.2.3村镇等相关部门大力普及惠民政策,进行招商引资,选取优质项目协助村民致富;另外,村民自身应该具备协调身体锻炼与经济收入的比例,使自己能够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3.2.4完善农村体育管理制度的配套措施,配备体育专业型指导人才,完善农村体育场地器材管理使用的规定,严禁不正当利用、开发农村体育资源。只要是能够让农民喜欢的、对农民身心健康发展有益的体育文化活动,都应该大力推广并积极组织开展。各村镇可利用因地制宜的自然条件,开发体育资源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3.2.5在农村人员配备与人才培养中应充分考虑农村现实因素。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行政管理部门、人才培养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各省市的专业体育学院、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学院以及有条件的其他院校都应开设全民健身专业,用以培养全民健身的管理人才。
[ 1 ]李宗述.当前全民健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 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2).
[ 2 ]朱党培,张文忠.关于建立我国新农村社区健身俱乐部问题的理性思考[ J ].体育与科学,2006(3).
G812
A
1674-151X(2016)06-145-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2.079
投稿日期:2016-05-01
李大帅(1990—),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