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梅
摘要 介绍了水稻主要病虫害,包括水稻纹枯病、稻瘟病、水稻条纹叶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钻心虫等的危害症状,针对其发生特征总结出其关键综合防控技术,以供水稻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危害症状;综合防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5-0150-01
水稻是岗集镇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轻型栽培的高速推广等多种因素影响,水稻病虫害发生频繁,因此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尤为重要。但应用化学药剂喷雾防治病虫害时,应注意喷施药剂时,药、水配比要适宜,确保对症下药,同时选用合适的新型施药工具。水剂或乳油剂药剂喷施时,为保证施药效果,可选择使用小量筒。要想均匀地施药,还可选择新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一般喷施药液量应在525 kg/hm2以上。实行“后退”喷药,“后退式”喷施相对于“前进式”喷药有利施足药量、提高施药的效果、不损害身体。喷施药剂时,田间水层最好保持3~5 cm。现将水稻主要病虫害危害症状及综合防控技术总结如下。
1 水稻纹枯病
1.1 发病症状
纹枯病俗称“花脚杆”,病斑的中部常出现灰白色现象,边缘变成暗褐色,几个病斑连合结成云纹状的大斑块。在多潮湿阴雨的天气,植株病部经常会呈现出白色或灰白色的蛛丝状菌丝体。
1.2 防治措施
一是合理栽培防治。要做好肥水管理,正确掌握氮、磷、钾肥的比例。基肥要施足、穗肥要保证。水稻中期不要为了提苗施氮肥,灌溉要坚持“前期要保持浅水、中期要适时晒田、后期要保持湿润”的原则。二是药剂防治。以保护稻株最后3~4片叶为目的,施药不宜过早也不宜过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 kg/hm2,或1%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7.5 kg/hm2对水1 125 kg/hm2喷雾。也可用草木灰375~525 kg/hm2直接撒施。药剂喷施时,尽量喷在稻株的中下部,水稻孕穗期至齐穗期为防治最佳时期[1]。
2 稻瘟病
2.1 发病症状
稻瘟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中的一种,农民常称为“鬼掐颈”。其又分为穗颈瘟、叶瘟、苗瘟3种。穗颈瘟主要出现在穗颈上,主要表现为病部褐色或墨绿色。叶瘟病斑出现纺锤形,主要为最外层黄色,内圈褐色,中央为灰白色;病斑的背面呈现出灰绿色的霉层,其两端常出现褐色坏死线且向外延伸形成长条状。苗瘟,水稻病苗基部常表现为黑褐色,上部总是呈现淡红褐色或黄褐色。
2.2 防治措施
一是选择抗病品种。在水稻品种选择上,应该不断更换使用优良抗病的新品种。用强氯精或者福尔马林进行播种前种子消毒,能消除稻瘟病菌和其他病害。二是科学田间管理。想培育壮苗,基肥应施足,钾肥、有机肥应增施,穗肥应巧施,晒田应适时。三是种子及秧苗处理。科学浸种,可用10%的401抗菌剂1 000倍液浸泡稻种或1%的石灰水浸种。应用药剂浸秧,将秧洗净甩干浸泡在2%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按100 g对水50 kg的比例配制的药液中,一般浸泡30 s后取出堆闷30 min,然后栽插。四是喷药防治。叶瘟最好在水稻发病初期即病叶率刚达3%时喷施药剂防治,穗瘟选择在水稻抽穗初期时喷药保护,后期要关注天气、水稻长势情况再决定喷药次数。药剂一般选择甲基托布津、乙基托布津1 000~1 500倍液,或用富士一号750 mL/hm2对水900 kg/hm2。当水稻孕穗破口时期,无论田块有没有病变,都应该使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5 kg/hm2对水900 kg/hm2喷雾防治1次。当抽穗后呈现穗颈瘟时,可使用富士一号1 500 mL/hm2对水900 kg/hm2喷雾防治[2]。
3 水稻条纹叶枯病
3.1 发病症状
水稻条纹叶枯病毒是通过昆虫传播,主要传播介体是灰飞虱。水稻病株心叶常常会沿叶脉出现黄绿色或黄白色短条斑,逐渐合成大片,病叶大都变成黄色或黄白色。
3.2 防治措施
一是选择抗病品种。二是切断病毒的传播源。在水稻发生条纹叶枯病之前消灭传毒媒介灰飞虱、铲除灰飞虱的寄生载体。三是加强肥水管理。四是药剂防治。药剂浸种,提前预防。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50~750 g/hm2+3.95%病毒必克675 g/hm2对水750 kg/hm2药剂普防。施药最佳时间应选择在2、3代灰飞虱卵孵高峰至低龄若虫高峰期[3]。
4 稻纵卷叶螟
4.1 危害症状
幼虫为害水稻的时候,幼虫首先会吐丝将水稻叶片纵向卷成筒状,然后吃叶肉,最后呈现出白条斑状,严重为害的时候,稻叶大都枯白。
4.2 防治措施
在幼虫盛孵期间施药防治效果最佳,一般防治稻纵卷叶螟第3代即在6月20日前后。一般選择杀虫双、杀虫单等药剂喷施[4]。
5 稻飞虱
5.1 危害症状
稻飞虱是水稻上常见害虫之一,农民常叫它“蜢子”。当前,为害稻田的主要是褐飞虱和白背飞虱。褐飞虱主要在水稻后期造成危害,白背飞虱主要在水稻前期造成危害。
水稻受害时叶片发黄,相应的分蘖也减少,为害严重时水稻常成片“落塘”枯死。褐飞虱主要在水稻孕穗至成熟时期造成危害,严重危害时,全株枯死,水稻减产。
5.2 防治措施
在水稻田虫量达50头/百丛以上时是2种飞虱的防治最佳时期,防治效果比较好的药剂有叶蝉散、扑虱灵、大功臣等[5]。
6 钻心虫
6.1 危害症状
水稻钻心虫主要包括大螟、二化螟、三化螟。钻心虫幼虫蛀入水稻内取食,被害植株经常形成枯心、枯鞘、虫伤株、枯孕穗和白穗。
6.2 防治措施
主要是农业防治,辅以药剂防治。具体做法:水稻收割时最好齐泥,消除干净田边、沟边的杂草,绿肥和油菜等田块尽早灌水耕犁。也可用25%杀虫双粉剂15.0~22.5 kg/hm2拌上细土均匀撒施,或用25%杀虫双水剂3.75 kg/hm2对水900 kg/hm2喷雾[6]。
7 参考文献
[1] 李大敬.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15):140.
[2] 姜华,程玲娟,方宇,等.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技术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2):111-112.
[3] 黄后林.水稻丰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要点[J].四川农业科技,2015(7):43-44.
[4] 邹慧.水稻病虫害诊断及综合防治[J].现代农村科技,2015(21):26-27.
[5] 寇晓敏.水稻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5(5):44.
[6] 李美娥,李本凤,何蓉.潜江市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5(18):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