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华锋 谭瑞珍 许青 张源云 郑光辉 周少华 梁文辉
摘要 阐述了茂名市茂南区农作物节水节肥的主要技术以及推广工作的措施,并分析了推广应用的效益,以供参考。
关键词 农作物;节水省肥;技术推广;应用成效;广东茂名;茂南区
中图分类号 S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5-0080-02
传统的农业栽培肥水管理中肥水分施,肥料因浇水流失,作物利用率低,一般仅20%~30%,其中,钾肥利用率更差,个别农户不到10%,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而发达国家的化肥利用率一般在60%左右。针对目前农业生产上肥水管理问题,茂南区农业技术部门2010—2012年利用3年时间在菜椒、甜玉米、春秋花生3项作物上开展肥水一体化技术试验、示范,并根据生产实践,集成一套适合本区域农业生产的节水省肥技术推广应用。
1 主要技术措施
农作物节水省肥技术主要吸取“肥水一体化技术”的灌溉与施肥融合,以及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进行肥水配方,均匀、定时、定量,滋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的技术原理,创新集成的一套更切合当前生产实际、更容易操作、普遍大众化适用的农作物水肥管理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机械及可控管道系统或人工淋施设施,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标准,使水肥相溶形成“复合营养液”,综合作物高产栽培和土壤耕作等主要技术要领,将传统的单一浇水转化为灌溉与施肥融合的水肥耦合技术,既减少田间作业次数,节约生产成本,又提高肥水利用效率,同时降低田间湿度,减轻农作物病虫害,改善生态环境[1-2]。
1.1 农田基础畦面盖地膜,如冬种菜椒可加盖稻草
安排种植作物菜椒、甜玉米、春秋花生,一般要求畦面包沟规格1.3~1.5 m,甜玉米1.0~1.3 m(畦包沟),必须深沟,高畦标准覆盖。农田基础畦面地膜覆盖是一项人工调控土壤作物表面水分条件的栽培技术,是降低农田水分有效蒸发、提高用水效率的有效农业措施之一。通过农田地膜覆盖阻断土壤水分的垂直蒸发和乱流,使水分横向迁移,增大水分蒸发的阻力,有效地抑制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覆膜的抑蒸保墒效应促进土壤—作物—大气连续体系中水分有效循环,增加耕层土壤储水量,促进作物利用深层水分,改变作物吸收水分条件。如冬种菜椒,有条件的可再利用稻草覆盖畦面地膜。稻草覆盖畦面地膜,既减少底部蒸发和降雨径流,提高耕作层供水量,亦可改变土壤肥力,保持水土和节约灌溉用水的功能,对增产效果更加明显[3]。
1.2 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最好作为基层施用,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土壤容量变小,孔隙度变大,能使雨水和地表径流水渗入土层中,有团粒结构的土壤能把渗入土壤中的水变成毛管水保存起来,以减少蒸发,因此增施有机肥,既能提高土壤肥力,又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大土壤蓄水的能力,增强根系吸收水分的能力,达到以肥调水、提高水分利用率的效果。
1.3 建立一套机械设施施肥灌溉系统
根据地形、田块、单元、土壤质地、作物种植方式及水源特点等基础情况,涉及管道系统的埋设深度、长度、灌溉区域面积等,如果面积小的可以设置移动机械设备工具,进行人工淋、滴灌,微喷灌,泵加压滴灌,重力滴灌,渗灌,小管出流等。建设施肥灌溉系统,在田间要设计为定量施肥,包括蓄水池和混肥池的位置、容量、出口、施肥管道、分配器阀门及水肥泵等。
1.4 选择适宜肥料种类
可以选液态或固态肥料,如氨水、尿素、硫酸、硝铵、磷酸铵、磷酸二铵、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硝酸钙、硫酸镁等肥料,固态以粉状或小块状为首选,要求水溶性强,含杂质少,一般应该用颗粒状复合肥,如果用沼液或腐植酸液肥,必须经过过滤,以免堵塞管道。
1.5 淋、灌施肥的操作
一是肥料要溶解并混匀。施用液态肥料不需要搅动或混合,一般固态肥料需要与水混合搅拌成液肥,必要时分流,避免出现沉淀等问题。二是施肥量要控制。施肥时要掌握剂量,注入肥液的适宜浓度大约为灌流量的0.1%。例如灌溉流量为750 m3/hm2,注入液肥大约为750 L/hm2,过量施用可能会造成作物死亡以及环境污染。
2 推廣工作的措施
2.1 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
一是区农业局成立项目推广领导小组,由分管科教工作的局领导任组长,相关单位、股室负责人为成员,加强项目推广工作的领导,同时建立督促检查机制,以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方案措施落实。二是成立技术推广团队,加强技术力量保障,确保项目推广扎实开展。成立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相关单位、股室为成员,具体负责技术推广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成立由高素质技术骨干组成的项目实施技术专家组,对项目具体实施进行指挥规划及作出安排指导工作。茂南区农作物节水省肥技术推广应用项目推广具体工作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职人员负责,有关技术业务部门人员配合。各镇相应成立技术推广工作小组,并指定农技站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建立目标责任制,保证推广工作扎实推进[4]。
2.2 制定计划方案,扎实有序推进
根据项目总体安排,经过技术专家组论证的技术推广方案,统一制定了全区及重点示范区实施方案,收集整理以往的试验数据和各项节水、省肥技术参数,结合示范区的实施技术方案全面落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发现疑难问题,及时制定相关技术方案解决,并不断总结完善,优化技术环节,进一步对有条件的作物如菜椒、花生利用地膜覆盖畦面,菜椒加盖稻草覆盖,增施有机肥,使技术措施更优化。畦面地膜加稻草覆盖,既减少底部蒸发和降雨径流,提高耕作层供水量,又可改变土壤肥力,保持水土和节约灌溉用水的功能,对增产效果更加明显。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增大土壤涵蓄水分的能力,增强根系吸收水分的能力。
2.3 整合项目资源,加大工作力度
在推广工作中,加强整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项目、菜椒病虫害综合防治高产栽培技术项目、甜玉米创高产示范项目、花生标准化栽培示范项目、基层农技体制改革与建设项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等项目资源,加大力度推广。如通过与菜椒病虫害综合防治高产栽培技术项目结合推广应用,既解决了菜椒复种病虫害多的技术难题,进一步促进菜椒种植节约成本,使菜椒病虫害综合防治高产栽培技术更完善,全面提高了农民种植菜椒的水平,又促进菜椒产量、效益的提高,促进该区鳌头菜椒基地健康持续发展。又如与金塘镇万亩国家级冬种甜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基地建设技术措施相结合推广应用,使该基地实现产量比目标产量15 t/hm2超30 t/hm2以上,成为全省连片种植面积最大、管理水平最好、经济效益最佳的示范基地。
2.4 加强培训指导,落实技术要点
采取深入村组、到田间地头“一对一”技术指导,以及建立田间学校等多种形式对科技示范场和科技示范户开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技术培训,落实技术到点、到人。一是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到科技示范场、生产现场组织培训。二是围绕项目实施采用分级培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对所有镇农技人员进行技术培训。镇农技站负责组织各村级农科示范户和农民技术骨干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三是加强对核心示范区和科技示范场的技术指导,区、镇抽派专门人员负责点上技术指导,实施节水、省肥技术的操作,确定节水、省肥基础设施工程进行重点指导,确保各方掌握技术要点。
2.5 加强宣传力度,扩大示范效应
项目启动后,积极采取多种新颖有效的方式,进行广泛深入宣传,通过组织专家进行巡回讲解,深入在主要耕作田头指导,组织合作社、种植大户、群众代表观摩示范基地,组织示范户介绍经验等,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社会氛围,让更多的农户了解、认可这项惠农利农工程。
3 推广应用效益
通过3年推广,至2012年底,茂南区农作物节水省肥技术应用面积,菜椒2 666.67公顷次、甜玉米2 533.33公顷次、春秋花生2 400公顷次,累计7 600公顷次。据几年应用情况,菜椒、甜玉米、春、秋花生的作物,膜下淋、滴灌技术相对于地面灌溉一般节水可达50%以上,同时该技术集灌水、施肥于一体,节肥率可达20%,可节省成本2 250元/hm2左右(其中减少施用化学肥料375 kg/hm2、节水2 250 m3/hm2以上等费用)。还有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抗病虫害,农药费用可节约750元/hm2,同时与传统栽培技术相比增产20.0%~30.6%。据统计,3项作物节支总值1 549.6万元,新增产值17 566.2万元,新增经济效益19 115.8万元。该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肥水利用效率,既减少田间作业次数,节约生产成本,又省时省工,有效降低劳动强度,为更多农动力外出务工创造条件,促进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实现节本增效,增产增收,同时降减低田间湿度,减轻农作物病虫害,改善生态环境,较好地促进了传统灌溉、施肥习惯向科学肥水管理转变,强化现代农业生产管理理念,为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4 结语
肥水管理是農作物生长的关键措施,农业生产“以肥而兴,以水而旺”。机械设施化是现代农业的具体体现,加快设施农业是必由之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理念改变,劳动力加快转移,农业生产人工成本不断升高。因此,有效建立一套符合现代农业的肥水管理技术体系,提高肥水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节本增效,是改造传统农业、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5]。
5 参考文献
[1] 谢保忠,陈蔚,王万福,等.杂交稻制种节水节肥高产稳产关键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09(5):1058-1060.
[2] 陆兴伦,宾士友,何礼新,等.广西农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对策[J].广西农学报,2011(5):81-83.
[3] 刘亚琼,李法虎,杨玉林.北京市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与节水节肥方案优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5):39-44.
[4] 杜义英,秦焱,宋建刚,等.河北省大田作物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思考[J].农业科技通讯,2013(1):78-80.
[5] 卢敏.农业推广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