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润忠 黄利民 李建业 徐有祥 徐汝松 叶海龙
摘要 为了解决龙游县主栽品种、倒春寒对早稻生产的影响,探索适宜的水稻播期,有效指导水稻安全生产,2011年进行区组试验,2012年、2013年和2014年进行验证试验。初步的结果表明,龙游县双季稻的移栽方式有1个最佳播期(3月31日前后)和危险波动期(7月底)。
关键词 双季稻;主栽品种;播期;浙江龙游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5-0024-03
龙游县早稻主栽品种是金早47,连晚的主栽品种是甬优9号;常年早稻种植面积0.7万hm2,产量6 300~6 750 kg/hm2;连晚种植面积0.88万hm2,产量6 750~7 500 kg/hm2。近几年都有0.01 万hm2连晚由于播期、移栽盲目,引起大减产甚至绝收,给全县的粮食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为解决双季稻主栽品种的播期,龙游县气象局和农业局从2011年进行区组试验,2012年、2013年和 2014年进行验证试验,以期确定龙游县主栽品种移栽秧田的适宜播期,合理安排季节,使早晚两季水稻单产都保持较高的水平,避免不合理播种引起绝收,为指导规模种植大户在播种、移栽过程中选择适宜播种时段,避免在危险波动期播种,引起大减产、绝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早稻品种为金早47,由浙江省勿忘农种业有限公司提供。供试连作晚稻品种为甬优 9 号,由宁波市种子公司提供。
1.2 試验方法
1.2.1 区组试验。
(1)2011年早稻区组试验。设计3个播期试验,分别在3月24日、3月31日、4月7日露天播种,达到5.5叶后移栽到试验田。3次重复,共9个小区,小区面积36 m2。播种量90 kg/hm2,试验过程中记载各处理水稻生育期及生长发育情况,农事管理同当地农户[1-3]。
2011年早稻生育期的气温见图1。由图1可知,3月25日前的平均气温都会低于10 ℃,加之4月5日前最低气温低于10 ℃出现概率大,同时龙游县倒春寒出现的频率为0.4,这种气候易引起烂秧。
(2)2011年晚稻区组试验。试验设3个播期处理,分别在 6月15日、6月20日、6月25日露天播种,分别在7月23日、7月28日、8月3日移栽到试验田。3次重复,共9个小区,小区面积36 m2。试验过程中记载各处理水稻生育期及生长发育情况,农事管理同当地农户。
试验期间气象情况见图2。由图2可知,最低气温在9月19日前后就开始低于20 ℃,平均气温在10月15日后基本低于20 ℃以下,而最低气温都会低于15 ℃,而11月初平均气温大多低于15 ℃。平均气温低于20 ℃,杂交稻不能正常抽穗,低于15、20 ℃不能正常灌浆。这就要求9月19日前进入抽穗期,10月15日前进入灌浆期。
1.2.2 验证试验。于2012年、2013年和2014年进行验证试验,分别调查各处理水稻生育期及产量[4-6]。试验期间候平均气温、候光照见图3、4。
2 结果与分析
2.1 区组试验
2.1.1 早稻试验。由表1、2可知,金早47在龙游县早稻栽培,以3月31日前后播种为最佳,最佳播期定在3月27日至4月4日,太迟影响晚稻移栽,太早引起烂秧。
2.1.2 晚稻试验。由表3、4可知,甬优9号在龙游县连晚栽培,以7月23日前移栽为最佳,育秧播种期在6月15日前后,要求早稻在7月22日前收割完成。6月20日以后播种育秧,要求在7月25日前移栽,产量将受到影响,属于不稳定播种期,农户要十分注意,但可以采用生育期短(110 d以内)的杂交水稻品种,也可以采用早翻早。6月25日播种育秧只能选用生育期100 d左右的杂交水稻品种,同时要求在7月底完成移栽。8月3日以后不能移栽连晚(包括早翻早),试验已证明水稻不能正常成熟。
2.2 验证试验
3年验证示范结果见表5、6。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龙游县主栽品种早稻金早47和连晚甬优9号合理搭配,可以取得全年粮食增产,但应该重视播种期的确定。金早47在龙游县早稻栽培,以3月31日前后播种为最佳,最佳播期定在3月27日至4月4日,只有在最佳播期播种,才可以在7月18日前后收割早稻,为晚稻正常移栽腾出时间。早于3月27日以前播种极易遭遇低温、倒春寒天气。甬优9号在龙游县连晚栽培,以7月23日前移栽为最佳,育秧播种期在6月20日前后,要求早稻在7月22日前收割完成。8月5日后不能移栽甬优9号等杂交水稻品种,7月底移栽是危险波动期,要十分慎重。具体移栽时期见表7。
水稻从播种至成熟的天数称全育期,水稻生育期可以随其生长季节的温度、日照长短变化而变化。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在适时播种和适时移栽的条件下,其生育期是比较稳定的,它是品种固有的遗传特性。水稻为喜温作物。生物学零度粳稻为10 ℃,籼稻12 ℃。金早47三叶期以前,日平均气温低于12 ℃ 3 d以上易感染绵腐病,出现烂秧、死苗。甬优9号秧苗温度高于40 ℃易受灼伤,日平均气温15~17 ℃以下时,分蘖停止,造成僵苗不发。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最低温度低于15~17 ℃,会造成颖花退化,空秕率增加和抽穗延迟。抽穗开花期适宜温度为25~32 ℃,平均气温连续3 d低于20 ℃(粳稻)或2~3 d低于22 ℃(籼稻),易形成空壳和瘪谷,但气温在35~37 ℃以上(杂交稻32 ℃以上)造成结实率下降。灌浆结实期要求日平均气温在23~28 ℃之间,温度低时物质运转减慢,温度高时呼吸消耗增加。温度在13~15 ℃以下灌浆相当缓慢。粳稻比籼稻对低温更有适应性,甬优9号处于二者之间。3月25日播种,早稻三叶期以前,日平均气温低于12 ℃ 3 d以上年份,没有出现病害;但3月20日前后播种,在4月初的三叶期,2011年出现日平均气温低于12 ℃ 3 d,感染绵腐病,出现烂秧、死苗。2011年抽穗开花期平均气温连续3 d低于21 ℃,形成空壳和瘪谷,其他3年的示范试验结果,结实率高于2011年,产量高于2011年。
由于高温条件水稻光呼吸作用增强。其光合作用适宜温度范围较大,甬优9号在18~35 ℃,当低于18 ℃或高于38 ℃光合作用急剧减弱。稻根呼吸作用随温度升高至32 ℃时迅速加快,然后缓慢增加,至38 ℃时达最大值,接着减慢,而稻叶呼吸在20~44 ℃之间随温度升高呈直线增强。低温(尤其霜冻)情况下,光合效率受抑制,稻根吸水减少,导致气孔关闭和叶片枯萎。根呼吸对高温危害的反应比叶片更敏感。
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变化受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期3个因素综合作用所决定。基本营养生长期反映水稻品种在高温短日条件下的生育期长短;感光性反映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对不同日长的反应特性,感光性强的品种在短日下生育期明显缩短;感温性是水稻品种生育期对温度的反应特性。感温性强的品种,当温度高时,生育期缩短明显。从4年的试验可以得出,甬优9号属感光性较强的品种,2014年大面积减产。
4 参考文献
[1] 李勇星.影响水稻生长发育的因素及技术措施[J].安微农学通报,2012(14):44-45.
[2] 焦晓国,宣维健,盛承发.性信息素在害虫测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06,32(6):9-13.
[3] 葛诗平.中籼超级稻超高产途径试验总结[J].安微农学通报,2012(14):51-52.
[4] 邹应斌,屠乃美,李合松.双季稻旺壮重栽培法的理论与技术[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6(4):241-244.
[5] 黄利民,楼润忠,徐有祥.沼肥在水稻上驱虫防病效果初探[J].中国沼气,2014,32(6):79-82.
[6] 张淮,孙君艳.对信阳水稻推迟播种期的探讨[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