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城市废弃线性高架空间的再利用

2016-10-20 02:46苏晓蕾李晨张妍张翼张明娟
中国城市林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生态恢复绿道城市规划

苏晓蕾 李晨 张妍 张翼 张明娟

摘要:随着城市的重心转移、交通多元化等一系列快速发展,城市中很多高架铁路、高架公路遭到废弃,这严重影响了城市的交通、治安和环境。通过对城市废弃线性高架空间更新的时代背景和生态特征进行分析,探寻其在建设中的问题与挑战,提出生态恢复的手段,利用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结合国外经典案例,从空间营造、社会功能发挥、生态恢复3大方面对城市的线性空间进行更新,修复“疮疤”,形成健康肌理,重新融入城市景观建设中。

关键词:城市规划,绿道,废弃线性高架空间,生态恢复,更新策略

近年来。随着对城市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成为目前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城市公共空间“破碎化”也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如打造开放或半开放社区,构建城市开放空间系统来促进市民交流是城市“去破碎化”的重要内容。目前,城市内部用地高度紧张。建设全新的绿道系统用于构建城市的绿色网络,实践操作难度极大。如果能合理利用城市空中废弃的线性空间,进行改造更新,可串联城市分散的绿色斑块,形成城市空中健康、生态、舒适的绿道系统,这也是“去破碎化”的新思路。

随着城市的发展,旧时的高架铁路、公路等逐渐废弃,成为城市中特殊的线性高架空间。对这种线性空间进行改造,不仅能提升城市居民亲近自然的机会,构建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还可以缓解交通拥堵,减少道路交通产生的环境污染并且兼具生态休闲和旅游服务的功能。

1城市线性高架废弃地的生态特征

城市是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依赖性及复合性等特点,极易受到干扰和破坏,更容易出现环境危机。高架的桥梁形体粗壮有力,尺度庞大,其尺度、色彩、质感都与周边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随着时间更替,空间逐渐被孤立,生态特征也逐渐发生改变,与周边系统脱离,具体表现为桥上空间植物稀少、土层瘠薄、工业污染严重,桥下空间光照不足、空气流动差、土壤贫瘠或被污染、生物多样性差、植被破坏且种类单一:同时,灰暗空间成为周边地区垃圾堆放的安置点和犯罪的多发区,环境恶劣不堪。因此,对于敏感脆弱的城市线性高架废弃地,采用生态恢复的手段,结合社会功能的发挥,活化已经破败的城市灰色空间非常必要。

2城市线性高架废弃地更新难点

1)狭长形空间的多功能构建。线性空间形式单调,功能单一。由于场地的限制,为突出其交通功能,其他功能的表达受到影响,尤其是城市高架空间,周边环境复杂且出人口的设置受限。在这样复杂的条件下打破单调的线性空间,形成丰富的多类型、多功能的空间是更新中的一个难点。

2)多元而矛盾的社会功能整合。城市线性空间更新存在诸多问题,城市中废弃的高架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都曾经服务于城市,穿越了不同社会阶层的街区,串联了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等不同的城市功能区,每一区段在不同的街区发挥着不同的社会功能。同时具有浓厚的工业气息。在改造更新过程中,不仅要保留工业遗迹,还要针对不同的社会环境挖掘不同空间的社会功能并进行整合。

3)特殊场地生态系统重建。废弃地由于打破了原有场地的生态平衡,生态环境变得敏感脆弱。对于高架线性空间自身生态特征方面来讲,由钢筋水泥浇筑的底界面已脱离地面,在改造时,对植物应用选择、雨洪管理、场地内废弃物的改造利用等都有独特的要求:从线性空间与周边生态环境关系方面来讲,空中线性空间是相对独立而又与周边生态环境相融合的,它能在不打破城市格局的基础上将城市中孤立的斑块连通,作为空中绿廊与城市整体的生态基础设施整合,从而形成完整的绿色网络系统。

3城市废弃线性高架空间更新与生态恢复策略

3.1空间营造策略

3.1.1营造多样化空间

城市线性空间的构成主要包括底界面、侧界面、顶界面和设施4个方面。对于空间多样性的营造,可以从这4个方面考虑,将线性空间分割、重组,从而形成丰富的空间结构。底界面是空间的承载面,可以通过植物、铺装、地形打破其单调性,结合场地功能,创造多样化的空间。侧界面具有围合作用,植物、建筑、栏杆、景墙形成不同形式的侧界面围合空间。顶界面的围合感更强,植物、廊架、橋、建筑等的遮盖形成围合私密空间。线性空间的设施布置具有3个方面的作用,即功能、景观和标示作用。合理布置这些基础设施,既能满足景观、功能需要,又能打破空间的单调性。本文选取国外高线公园经典案例进行分析(表1)。

3.1.2构建多功能场地

城市线性空间是多功能的综合性空间,按照主要职能可以分为交通型线性空间、休闲游憩型线性空间、景观展示型线性空间和生态型线性空间。对空中线性空间的更新,要在保留遗迹遗产的前提下,突破常规做法,由二维的平面转到三维立体的空间,在多元的空间中结合不同的功能需求,打造一个多方位立体功能空间(表2)。

3.2社会功能发挥策略

3.2.1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高线、高架等周边地区都曾是城市工商业的核心地带,由于种种原因而没落。重新对这一空间进行再开发,可带动第三产业如旅游业、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为该区域注入有力的催化剂,吸引投资,促进该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如纽约高线公园不仅是曼哈顿西部地区的标志性建筑,而且还成为刺激投资的有力催化剂。在公园建成后,开展了多个重要开发项目,吸引了私人投资并增加了就业岗位。

3.2.2历史价值和教育功能的渗透

美国景观设计师哈格认为,一个城市的文化遗迹或历史景观,往往是城市的个性灵魂所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空间的再利用,不仅是营造舒适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唤起人们对于景观所代表的城市记忆。废弃物材料改造利用,形成一系列的雕塑小品、景观基础设施如座椅、花坛、标示牌等,结合生态营造手法,使空间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和勃勃生机,同时也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功能。

3.2.3弥合社会阶层的差异

将废弃的高架、高线改造成公共空间,在后期管理中,管理者有意识地举办一些公益性、多元艺术性的活动,为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场所。高线公园的管理团队“高线之友”安排公共艺术活动、学校教育科普活动、私人活动等一系列活动,公共参与的积极性高涨,同时提升了公园的使用频率。公共的使用和参与也促进了对公园的保护和利用,弥合了社会阶层的差异。

3.3生态恢复策略

3.3.1雨洪管理

考虑到高线、高架、天桥等结构的特殊性,对雨水有效处理不仅可以改善场地内植物生长问题,而且对周边的建筑、景观也不会造成破坏。低影响开发理念对高线的雨洪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uD的措施主要有:透水路面、下凹式绿地、植草沟、生物滞留措施、抗性植物的选择等(表3)。

考虑到高线、高架、天桥等结构架空的特殊性,进行雨水收集不仅可以减少灌溉需求,而且不会对周边的建筑、景观造成破坏。纽约高线公园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路面处理用单独混凝土板构成路面,留有接缝;道路边缘特意设计成锥形;路旁的土地上铺就了植被和轨道,这样雨水可以自由流人栽种植物的土壤层,将雨水收集储藏,从而减少灌溉需求。荷兰锈蚀天桥公园中,植物在市中心创造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所有植物采用滴灌系统灌溉,同时设置了溢流管防止水淹。

3.3.2废弃物再利用

废弃物的原有功能缺失后,还可以发挥其他优势,如廉价的经济优势、潜在的艺术、生态和文化价值。在线性空间设计中,通常将具有历史价值的废弃的构筑物采用序列、成组的方法,增强其轴线感,引导游人的视线,同时风格上具有统一性。如悉尼货运铁路轨道改造项目中,将废弃的工业材料钢改造成不同形式的座椅、长桌、乒乓球台,将其涂上明丽的黄色,分布于道路的两侧,与场地结合,既增加了趣味性,又给人以亲近感,整个步行道的风格更具有统一性。

3.3.3丰富生物多样性

由于城市绿色斑块的破碎化,导致动物栖息地减少、动物伤亡、屏障效应、噪声和照明污染以及地区污染。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通过生态策略合理运用本土植物,淘汰入侵物种,选用抗性良好的植物品种,创建丰富的植物空间,满足动物的栖息和迁徙,从而丰富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如纽约高线公园在轨道缝隙中种植了近300种本土植物,形成了丰富的季相景观,给游人带来了丰富的体验,更重要的是为昆虫和鸟类创造了理想的栖息地。

3.3.4参与城市通风道建设

通风道即风的通道,主要运用风的流体特性,促进城市内部与外界气流的畅通。自然通风能缓解城市“五岛”效应,提高城市大气环境的自净力,提升城市居民的感知舒适度等。利用较大尺度的城市线性空间,结合两侧的绿化空间形成城市通风道,结合步行街设置,其舒适的环境有利于吸引使用者和延长使用时间。以上几个案例中,绿廊穿梭于城市中心的上空,形成天然的风廊,将郊区及线性空间周边的风引向城市内部,促进了空气的流通,大大改善了城市的环境。

3.3.5构建自然生态系统

为了展现高架原有的自然风貌,让新栽植的苗木易成活且能低成本维护,植物的选择依据基地原有的植物生长情况,选择耐性强的品种,通过演替与原有植物群落形成自然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具有自我更新和修复的能力,通过加人时间这一维度,采用生态恢复的手段,使场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能够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加强,进而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德国的sudgelande铁路公园,设计团队保留了场地内稳定的自然群落,采取人工干预的方法,将公园分成游憩区和保育区2部分,从而保持了场地完成的自然生态系统。

4国外城市废弃线性高架空间更新的借鉴和启示

国外城市线性废弃地的更新对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但是不能盲目照搬,要结合我国国情、现状发展进行统筹规划,使更新后的高架废弃地更好地服务于城市。

1)城市规划设计对于高架线性废弃地的更新要有预见性,为改造预留一定的空间。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盲目进行大拆大建已经不满足构建生态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在规划设计中,将高架这种高成本的构筑物保留,并预留一定的改造空间,通过生态恢复手段,将其纳入城市绿道、通风道等建设中,可大大降低建设成本,增加土地利用率。

2)场地内废弃物改造要符合我国国民的审美要求和素养。高架线性废弃地内的废弃物如铁轨、钢板、钢架等,都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等存在差异,在废弃地改造更新中,形成了不同特色的高线改造景观。对于我国而言,废弃线性高架空间的改造也要符合我国国民的生活方式、审美要求,不仅能保留原有的地域文化或工业遗迹,还能发挥它的景观功能。如鹰厦铁路延伸线在废弃物利用方面,将其外表进行喷涂或是将其改造成景观小品或休息设施等融入到场地中,形成景观,此线被打造成一条供市民娱乐休闲、健身,并串联周边景点、步道的带状公园,成为品味厦门、体验自然的城市新名片。

3)采用弹性设计策略,构建稳定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城市废弃高架线性空间的更新受自身和周边环境的限制,后期的管理和维护是比较复杂和困难的,通过采用弹性设计的策略,使人工基础设施和自然景观在演变过程中恢复生态功能,这样减少人为的干扰,既保证了场地景观的完整性和持久性,又节约了维护的成本。

4)延续歷史文脉。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线”公园。昔日繁荣的城市交通干线如今逐渐没落,但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通过原有场地的“再加工”,保留历史的痕迹,开拓新功能,既是对历史文脉的延续,又为场地注入新的活力。如北京门头沟地区的京门铁路遗址公园,在融合京西生态环境特色的基础上,以铁路建设为主题,形成特色主题公园。

5结语

我国目前对于城市废弃线性高架空间的更新再利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景观更新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缺少荒野趣味、盲目追求硬质化、千篇一律的模式营建、过于追求视觉化效果等。通过对国外优秀案例分析,学习借鉴城市线性废弃地改造的手法和经验,探索城市空间利用,在高密度的现代城市环境中改造空中线性废弃空间,并以此促进城市品质提升和更新发展。

猜你喜欢
生态恢复绿道城市规划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北京将新建500公里绿道
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原则及方法研究
苏州太湖湖滨湿地生态恢复模式与对策
成长的绿道
《城市规划评价及其方法:欧洲理论家与中国学者的前沿性研究》
乡土景观设计在玛纳斯河生态设计中的应用
对我国当前城市规划中公共参与的思考
浅谈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