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水明 雷捌金 曹志强 王瑞新
摘要 目前烤烟密集式烘烤大多是挂杆式烘烤,但挂杆烘烤存在程序复杂、用工多、成本高等问题。为了达到简化烤烟烘烤工序、减少烟农劳动投入、提高烟叶烘烤质量的目的,2015年宜章县黄沙烘烤工场进行了烤烟散叶堆集烘烤试验,结果表明:散烟堆集式密集烤房烘烤与挂杆式密集烤房烘烤相比:①烘烤烟叶时间长36 h,加煤次数多18次,煤炭用量多150 kg,明显用工劳动强度增大、经济成本增加;②不列级比例高55.4个百分点,低次烟叶偏高,优质烟叶比例偏低。③烤后单叶重降低0.48 kg,蒸片烟、青片烟、糟片烟比例相对较高,合计达到97%。散烟堆集式密集烤房烘烤与烤挂杆式密集烤房烘烤相比存在一定缺陷,尚不宜推广。
关键词 挂杆烘烤;堆集烘烤;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184-02
挂杆烘烤是烤烟烘烤的常规烘烤措施,但挂杆烘烤工序多,每房烟叶烘烤过程中要经过鲜烟编杆、装房挂杆、下杆取叶工序,劳动强度较高,且编杆工序杆长规格限制了挂叶数量。而针式杆比木质杆虽然加快了编杆速度,但并没有增加挂叶数量,且在烘烤过程中时常出现烟叶叶柄断裂、烟叶散落地面的现象,容易造成烘烤损失[1]。为了简化烘烤工序、减少劳动强度、提高烤烟烘烤质量,2015年烤烟烘烤时节,宜章县黄沙烘烤工场进行了烤烟散叶烘烤试验,现将该试验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烘烤设备
试验地点为黄沙烘烤工场。试验烤房为散烟堆集式密集烤房1栋、挂杆式密集烤房1栋。散烟堆集式密集烤房单栋烤房配置:①分风板:规格132.5 cm×40.0 cm;数量40块×3层。②装烟室:规格800 cm×270 cm,3层,棚距80 cm。风机:30 kW;挂杆式密集烤房单栋烤房配置为:①挂杆:规格120 cm;数量400杆。②装烟室:规格800 cm×270 cm,3层,棚距80 cm。风机:30 kW。
1.2 試验设计
试验根据装烤方式不同设置散烟堆集式密集烤房烘烤(堆集烘烤)和挂杆式密集烤房烘烤(挂杆烘烤)2个处理。堆集烤房装炕过程:一是分类。将不同过熟、成熟、尚熟的烟叶进行分类。二是成捆。按照100片/捆规格成捆。三是装房。按照每块分风板4捆/块叶柄朝下叶尖朝上装进烟房,每层40块,共3层;挂杆烤房装炕装坑过程:一是分类。将不同过熟、成熟、尚熟的烟叶进行分类。二是装杆。按照100片/捆压杆。三是装房。按照每层139杆叶柄朝上叶尖朝下装进烟房,共3层,为了便于对比计算,底层加了1杆,即400杆。
1.3 试验过程
1.3.1 散烟准备。两房烤烟种植大户的下部烟叶(不适用处理烟叶除外)。
1.3.2 装烟量计算。随机抽取10片和100片叶片称重,3次重复,结果见表1。以表1样品称重结果作为依据,为了便于计算各房装烟量,本试验设定烟叶单片叶重为0.08 kg。则堆集烤房装烟量:0.08 kg/片×100片/捆×40块×4捆/块×3层=3 840 kg;挂杆烤房装烟量:0.08 kg/片×100片/杆×400杆/栋=3 200 kg。
1.3.3 煤炭准备。优质煤炭1 t。
1.3.4 装烟方式。散烟堆集式密集烤房采用捆绑式,挂杆式密集烤房采用针夹式。
1.3.5 烘烤过程。统一按照烤烟密集型三段式(变黄期、定色期、干筋期)烘烤方式烘烤。
1.3.6 过程安排。配备4人进行分拣烟叶、成捆、过磅、装房、烘烤、下房、分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装烤类型烘烤参数
堆集烘烤与挂杆烘烤工艺参数见表2。可以看出,堆集烘烤变黄期、定色期、干筋期温湿度与挂杆烘烤区别不大。但堆集烘烤烘烤烟叶时间为192 h,比挂杆烘烤(156 h)多36 h;加煤次数比挂杆烘烤多18次,明显用工劳动强度增大。堆集烘烤时间增加导致煤炭成本增加。堆集烤房烘烤煤炭用量为600 kg,比挂杆烘烤(450 kg)多150 kg。
2.2 不同装烤类型烤后烟叶分级情况
不同装烤类型烤后烟叶分级情况见表3。可以看出,堆集烘烤不列级比例占57.5%,较挂杆烘烤不列级比例(2.1%)高出55.4个百分点,说明堆集烘烤低次烟叶偏高,优质烟叶比例偏低。
2.3 不同装烤类型烟叶单叶重
不同装烤类型烟叶烘烤经济效益见表4。可以看出,堆集烘烤比挂杆烘烤烤后单叶重降低。挂杆烘烤单叶重量为9.19 g,堆集烘烤为8.71 g,两者相差0.48 g。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堆集烘烤烤后烟叶蒸片烟、青片烟、糟片烟比例相对较高,合计达到97%。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试验表明,散烟堆集式密集烤房烘烤与挂杆式密集烤房烘烤相比:①烘烤烟叶时间长36 h,加煤次数多18次,煤炭用量多150 kg,明显用工劳动强度增大、经济成本增加;②不列级比例高55.4个百分点,低次烟叶偏高,优质烟叶比例偏低。③烤后单叶重降低0.48 kg,蒸片烟、青片烟、糟片烟比例相对较高,合计达97%。综上所述散烟堆集式密集烤房烘烤与烤挂杆式密集烤房烘烤相比存在一定缺陷,不宜推广。
3.2 讨论
试验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烤房排湿系统设计不完善,结构不合理,尚不符合散烟堆集烘烤要求。主要表现为排湿窗面积不够,设置位置不合理,导致烟叶水分无法正常排出,产生大量的糟片烟、蒸片烟等烤坏烟[2]。二是鲜烟质量不达标。备货烟叶有少部分是过熟脚叶或未熟烟叶,这类烟叶烘烤中极易变褐、烤青。三是装烟劳力没有减少。每个烤房仍需4~6人才能及时装房,没达到减工降本、节约劳力的作用。四是风机力度不够。由于试验烤房是连体烤房,除了加热室前端设有排湿窗,装烟室两侧没有排湿窗,不能够充分排湿,导致烘烤过程水分无法排出,烟叶褐变严重。五是堆集烤房叶片变黄后开始形成不规则塌压。因堆集烤房的烟叶是倒装,随着烘烤温度上升,叶片逐渐互相塌压,导致每捆烟叶里面的通透性差,这也是糟片的原因之一[3]。六是散烟堆集式密集烤房与挂杆式密集烤房相比,装烟过密,导致中间空气对流空间小,不通畅。七是堆集烤房内烟叶下烤后不整齐,不利于人工分级。
针对试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在今后的改进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烤房设置要与堆集烘烤工艺相匹配。烘烤的目的是排除烟叶水分,烤干烤香烟叶,因此要根据烘烤目的设置烘烤烤房,最好增加风机数量,设置非连体烤房,适当在烤房两侧增加排湿窗口数量。二是烟叶采收要达到成熟标准[4-6]。要求烟农严格按照烤烟成熟标准采收。避免个别杂工摘取病叶、烂叶、过熟叶混入烤房。三是装烟密度和装烟数量要合理。如可改100片/捆为50片/捆。减少烟叶的密度,降低排湿困难。四是掌握烘烤时间。对于下部烟叶控制在6 d左右,不宜过短或过长。五是对人员技能的要求是必须经过烘烤技术培训,懂得一定的烘烤技能。六是烘烤装烟设置。最好改为气流上升式,因为散叶的装束都是尖朝上,柄朝下,因此要求气流从下往上,容易穿过。有条件的改为箱网式,使每捆或几捆烟叶之间有适当间隙,便于排湿。
4 参考文献
[1] 陈勇华.烤烟散叶堆积烘烤工艺分析[J].耕作与栽培,2014(1):37-39.
[2] 余镜贤,王发鹏,张邦才,等.烤烟散叶密集烘烤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28):272-274.
[3] 岑小红.无缝悬挂式烤烟散叶烘烤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4(21):286.
[4] 赵鹏,蒲秀平,宫静,等.秦巴山地烤烟散叶烘烤方式筛选试验[J].陕西农业科学,2014(2):40-42.
[5] 张继帅,赵建立,陈远征,等.灵宝市烤烟散叶烘烤技术进展[J].河南农业,2015(21):39-40.
[6] 蒋笃忠,唐绅,成勍松,等.烤烟散叶堆积式烘烤技术研究Ⅰ:不同堆积方式的烘烤效果[J].中国农学通报,2009(18):43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