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倩梅
摘要 水稻穗颈瘟的发生严重影响水稻生产。介绍水稻穗颈瘟的症状表现、发生规律,分析其重发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为水稻种植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穗颈瘟;症状表现;发生规律;发生原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1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148-01
水稻穗颈瘟是临沂市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据调查,一般发病率为10%左右,严重达50%以上,甚至造成绝产。水稻穗颈瘟病在临沂稻区常严重发生,近年有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发生面积一般占种稻面积的20%左右,流行年份往往造成水稻大面积减产,发生严重时,导致有些地块颗粒无收[1]。为有效控制水稻穗颈瘟的发生与危害,现对该病发生严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调查研究。
1 症状表现
穗颈瘟发生在穗颈、穗轴和枝梗上。在穗颈上发生,病斑初为水渍状淡褐色小点,以后逐渐向上、向下扩展,颜色变为黑褐色,严重时造成白穗,秕谷增多,千粒重下降,米质降低。在枝梗或穗轴发病,病斑呈褐色或灰白色,稻谷空秕率高。穗颈、穗轴发病后易折断变成白穗。在湿度大的情况下,发病部位产生灰色霉层。
2 发生规律
2012年、2013年进行了穗颈瘟发生规律的调查,结果表明:穗颈瘟的发生程度在不同年份间差异较大,发生趋势呈现典型的“S”曲线。临沂市一般于9月6日前后开始发病,发病高峰在9月26日左右,之后逐渐趋于稳定[2]。
3 重发原因
3.1 气候条件适宜穗颈瘟的发生
田间湿度90%以上,气温20~30 ℃适宜穗颈瘟的发生。水稻生长关键期在8—9月,此期降雨偏多,温度偏低,日照时数少,对水稻生长产生不利影响,致使穗颈瘟发生严重。特别是8月下旬至9月上旬,正值水稻破口抽穗期,临沂稻区常常持续阴雨,天气潮湿、日照不足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侵染,导致病害迅速发展和流行。
3.2 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
目前,还没有完全抗穗颈瘟的水稻品种,临沂市种植的所有水稻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穗颈瘟发生,但不同水稻品种间的发病程度有较大差异。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导致水稻穗颈瘟发生逐年加重,特别是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某些水稻田甚至绝产,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3]。
3.3 防治失时
8—9月的持续阴雨导致防治不便,造成防治失时,有的虽然多次喷药防治,但错过了破口期及齐穗期的防治关键期,导致防治效果不佳。此外,农户对水稻穗颈瘟缺乏了解,不能正确识别,选用的药剂不当,不仅浪费人力、物力,也错失最佳的防治时机,达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3.4 栽培管理不当
水稻种植过程中,过量施用氮肥,造成无效分蘖增多,稻株徒长,群体过大,通风透光性不佳,导致植株的抗病力下降;水稻如果栽插在排水性能不佳的地块,若遇雨水多的天气,田间湿度增加,植株根系发育不良,容易染病。此外,由于不利的气候因素和不当的栽培措施,导致稻株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水稻成熟期推迟,感病生育期与低温连阴雨天气吻合,对病菌的侵入有利。
4 防治措施
4.1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目前,水稻品种较多,如果大量种植感病品种,容易引起穗瘟的流行;有些抗瘟品种在连续推广种植3~5年后会丧失抗瘟性,导致病害流行暴发;在生产中,有些品种在有的年份表现抗病,而由于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化及气候条件的影响,使得這些品种在某些年份发生较重。因此,水稻生产上应尽可能避免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应合理搭配种植抗病优质高产水稻品种[4-5]。
4.2 加强栽培管理
一是做好播前种子的处理工作,培育壮秧,以提高稻株的抗病力;二是合理密植,促进稻株间的通风透光;三是科学肥水管理,避免过多或过迟施用氮肥,注意磷、钾肥的施用,避免长期深水或冷水灌田,雨后及时排水,做到浅水勤灌,促进稻株生长健壮,提高其抗病力。
4.3 加强预测预报
一是临沂市如果8月下旬至9月上旬阴雨天多,气温在20 ℃左右,剑叶叶枕发病率高,则稻瘟病可能严重发生;二是水稻孕穗期,如果稻株贪青徒长,抽穗延迟,则穗瘟可能严重发生,应注意适时进行防治[3-5]。
4.4 科学进行药剂防治
几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水稻穗颈瘟以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各施药1次的效果最好。可以选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或30%稻瘟酰胺悬浮剂750~900 g/hm2,或40%富士一号乳剂1 500 mL/hm2等对水675~900 kg/hm2进行喷雾防治。喷药时应避开水稻开花期,在10:00之前或15:00之后喷药为宜,以避免影响水稻授粉。在穗期阴雨天较多的情况下,穗颈瘟有发生流行的可能,应该适当增加用药次数。如果在防治适期遇雨,无法用药,也要抢准时机及时喷药,以免错过最佳防治时期,导致病害普遍发生,造成经济损失。
5 参考文献
[1] 郑红霞.水稻稻瘟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时应注意的问题[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3):48.
[2] 马成云,申宏波,马淑梅,等.黑龙江省水稻稻瘟病发生危害情况调查及防治建议[J].植物保护,2006(5):95-97.
[3] 李四军.水稻稻瘟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J].农业灾害研究,2012(6):18-21.
[4] 张海涛.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及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7(17):107.
[5] 张民权.水稻稻瘟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8):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