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黎明 彭昌家
摘要 总结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推广良种、地膜覆盖、合理密植、配方施肥、应用缩节胺、辅助授粉、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玉米种植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032-01
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生产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玉米中低产田占总面积的2/3,如何让这部分面积的玉米产量增加是农业研究的重要课题。
南部县升水镇地处川东北丘陵山地,海拔高度在250~700 m之间,玉米是该镇种植面积第二大粮食作物,由于7—9月降雨偏多,加之春夏秋地风偏多,大风大雨常使玉米倒伏甚至折断,缺株断垄现象常发生,导致大幅减产。现总结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1 推广良种
一般春播玉米选择生育期较长、单株生产力高、抗病性强的品种。2016年可推广种植神龙玉9号、B玉678、仲玉518、锦泰1号、科茂918、京东玉800等。
2 适时早播,地膜覆盖
3月上中旬播种,采用双膜起拱,肥团育苗,育苗8.25万~9.00万墩/hm2。开沟施肥,施用碳铵1 500 kg/hm2(复合肥750 kg/hm2)、磷肥1 200 kg/hm2、油枯1 200 kg/hm2、土渣肥22.5 t/hm2、水肥4.0~5.0 t/hm2。
3 合理密植,覆膜移栽
随着玉米高产栽培的进一步实施,玉米获得高产的关键就是增加密度,而制约高产的瓶颈又是密度与单株产量的关系,即群体与个体的矛盾,增加种植密度仍然是玉米大面积获得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1-5]。二叶一心期地膜覆盖移栽,移栽时实行双行、单株、分级、定向、错窝栽植,退窝16.7~20.0 cm,保证栽植4.95万~5.25万株/hm2。在盖膜前把地里的前茬、残留根茬、秸秆、石块等杂物清除干净。打碎土块,以免划破或顶起地膜。盖膜时一定要把好质量关,盖膜一定要严密,將地膜拉紧、拉展、铺平、铺匀,膜的四周各开1条浅沟,把地膜用土压紧、压严,以防大风揭掉地膜 。但膜边压土不宜过多,以最大限度地保持膜面宽度,扩宽采光面,达到严、紧、平、宽的要求。
4 配方施肥
以目标产量9 t/hm2计算,施纯N 322.5~390.0 kg/hm2,P2O5 150~174 kg/hm2,K2O 180.0~232.5 kg/hm2,锌肥15.0~22.5 kg/hm2,做到底肥重,苗肥、拔节肥、粒肥补,穗肥猛;底肥施用碳铵1 050~1 200 kg/hm2,施用尿素75~90 kg/hm2作苗肥,施尿素120~150 kg/hm2作拔节肥。大喇叭口期要结合揭膜,用尿素450~525 kg/hm2或碳铵1 500~2 250 kg/hm2对粪水灌施,猛施攻苞肥,势苗情看苗补施2%的尿素溶液。
5 适时应用缩节胺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通过调节植物内源激素水平而影响作物的许多生理生化过程,目前在作物的优质、高效生产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1-2],要实施玉米高产创建,减少玉米植株倒伏或折断,就必须采取化控技术[5-8]。当玉米可见叶有6~8叶时,按150 mg/kg浓度均匀喷雾1次,做到不重不漏。当玉米可见叶有11~13叶时,按150 mg/kg浓度均匀喷雾1次,如长势过旺,喷施的浓度可以增加到200 mg/kg。喷施应该做到单一使用,最好不与其他农药混合使用。玉米应用缩节胺可以有效抑制玉米茎秆伸长,降低株高和穗位高,缩短叶长,增强抗倒力,增加有效穗、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促进增产增收。
2010—2015年应用缩节胺效果表明,应用缩节胺株高、穗位高比对照分别矮10.0、5.0 cm,叶长缩短5.0 cm,增强抗倒能力,有效穗、穗粒数分别多420穗/hm2和67粒,千粒重重3.0 g,实际产量增加753 kg/hm2,增幅9.3%(表1)。
6 辅助授粉
玉米授粉由于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了减少植株营养损失和提高结实率,在玉米抽雄始期,实行隔行或隔窝去雄,实行人工辅助授粉。
7 综合防治病虫害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原则,按无公害或绿色产品允许使用的低毒低残留安全的化学农药等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措施,或者用阿维菌素、Bt乳剂等生物农药,搞好苗期土蚕和毛虫,大喇叭口期螟虫、大、小斑病和纹枯病综合防控,将病虫危害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8 适时收获
在全田90%以上的植株茎叶变黄,籽粒变硬,果穗苞叶枯白,显出该品种籽粒色泽时即可收获。
9 参考文献
[1] 王晓燕.玉米化控技术的应用研究与展望[J].新农村:黑龙江,2014(36):36.
[2] 孟彦,李艳萍,王文化.化控技术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与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0):110-111.
[3] 袁德军,杨锡财.玉米化控新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3(10):125.
[3] 韩玉.应用化控技术,促进玉米生产[J].农民致富之友,2013(7):75.
[4] 赵立波.玉米化控防倒伏技术的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3(11):101-102.
[5] 田兴龙,王振福.密植玉米化控产品应用效果[J].新农业,2010(1):51.
[6] 高坤.玉米密植化控新技术及其应用[J].农村科学实验,2013(5):14.
[7] 徐月红,孔庆涛.玉米化控防新技术[J].现代农业,2014(5):28.
[8] 孙敏,张桂荣,孙伟.玉米化控新技术[J].农村科学实验,201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