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荣生
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2015年10月25日,媒体用大幅标题“秋叶凋零,但大树不倒”哀悼著名俄语翻译家草婴去世。他的遗言是“不留墓碑,只留书房”。
题目解析
材料由两句话组成。第一句话是新闻事实的陈述,第二句话是草婴遗言的引用。“秋叶凋零,但大树不倒”中的“秋叶”既是对草婴平凡的翻译工作和人生的隐喻,又饱含哀悼的痛楚,“大树”是指他的精神或者对后人的影响;而“不留墓碑,只留书房”才是把握材料内涵、写出立意深刻的作文的依据。简言之,“墓碑”只是一种外在形式,而“书房”才是立意的抓手,指精神、灵魂、思想等。写作中,“墓碑”和“书房”都不可或缺,但重点应在对“书房”的阐释和两者关系的思辨上。
草婴曾说过,知识分子要有五样东西:良心、头脑、眼光、脊梁、胆识。1987年苏联作家协会授予草婴“高尔基文學奖”,称:“‘草婴这两个汉字表现出难以估计的艰苦劳动、文化上的天赋以及对俄罗斯心灵的深刻理解。”
如果了解了这些背景知识,并且有所侧重和思辨,则好文章会自然产生。如果联系到草婴几十年的艰辛和坚持,大胆合理地解读草婴遗言的基本内涵,反思当今整个社会充满浮躁的文化现实,可能会写出更有思想深度的好文章。
适用素材与运用示例
1.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
茨威格写出此文,表达了对托尔斯泰深深的崇敬之情。在《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中,茨威格巧妙地通过四个不同的名词“墓穴”“灵寝”“石棺”“墓冢”,分别写出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四个坟墓的区别,暗示了四个人不同的人生遭遇,由此赞美托尔斯泰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美就是“有意味的形式”,生于贵族之家的列夫·托尔斯泰,完全可以养尊处优地生活一辈子,然而他偏偏要选择另一种生活——平民化!这个眷恋田野、阳光和花草的人,一生都在苦苦思考人生的意义。思考的结果是,过贵族式的生活是一种罪恶。他痛恨暴政、专制,他厌恶浮华、挥霍。所以,他戒掉烟酒,坚持素食;他放弃自己的财产,追求一种相互平等的平民生活。
运用示例
托尔斯泰墓之美,美在朴素。“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如此朴素无华的坟墓,却让读者感受到那座普通坟墓所升腾出来的攫摄人心的力量。这是因为,追求朴素、远离可耻的奢侈生活是托尔斯泰的幸福观,也是他思想感情的寄托。这种“纪念碑式的朴素”比起那些用大理石和奢华装饰修饰的坟墓更加让人敬仰和崇敬,更容易活在人们的心中,因为伟大的人格本身就是一座丰碑。朴素的坟墓里面埋葬着一位同样朴素而品格高尚的伟人,一位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美的最高境界是朴素,是体现在人格中的质朴、纯净、高尚的美。
2.梁衡《读柳永》
《读柳永》是著名作家梁衡写的一篇历史人物传记散文。文章对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生平经历进行了概述,将人物放在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理性评判,高度肯定了柳永在中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地位。“艺术高峰的产生和自然界的名山秀峰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柳永自己也没有想到他身后在中国文学史上会占有这样一个重要位置。就像我们现在作为典范而临摹的碑帖,很多就是死人墓里一块普通的刻了主人生平的石头,大部分连作者姓名也没有……呜呼,人生在世,天地公心。人各其志,人各其才,人各其时,人各其用,无大无小,贵贱无分。只要其心不死,才得其用,时不我失,有功于民,就能名垂后世,就不算虚度生命。这就是为什么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也同样记住了柳永。”
运用示例
我认同柳永对平民生活的描写。国家乃至世界的和平繁荣,都是由每一个普通家庭的安宁幸福构成的,如果不去关注平民,那么国家太平也不过是一句空话。柳永的词能流行到“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地步,统治者也许亦能从中读出百姓生活的一个侧影。就他关注普通百姓这一点,我觉得值得钦佩。如果说苏轼作品中的豪放旷达是常人不能及的,那么柳永的词写的便是平常人都有的情感。这些,在许多文人眼中是不屑于写的,而柳永能将其写得细腻到极致。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将大部分人避讳的部分真实地表达了出来,使自己的人格变得更加完整,展现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