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
摘要 利用吉林省50个站1961—2010年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吉林省1961—2010年寒潮天气的时间分布特征以及空间分布特征,最后对影响寒潮天气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提高寒潮天气的预报准确率有所帮助。
关键词 寒潮天气;时间分布;空间分布;特征;原因;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 P458.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247-01
1 寒潮天气的时间分布特征
1.1 年际变化特征
吉林省在1965年和1997年出现的寒潮次数最高,平均达到了22次,1995年是出现寒潮次数最少的年份,只有7次,寒潮最多的年份和寒潮最少的年份相差了15 d。可以将吉林省1961—2010年间的寒潮天气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1961—1984年之间无明显变化,第二阶段1985—1993年之间逐年增加,第三阶段1994—2008年逐年减少,第四阶段2009—2010年显著增加。
1.2 季节分布
通过对1961—2010年吉林省寒潮过程的季节分布进行统计表明,吉林省寒潮过程主要出现在冬季,是总寒潮的79%;其次是春季和秋季,春季和秋季出现寒潮的次数还没有冬季的1/2。冬季出现寒潮次数最多的达到18次,分布在1965年,而最少的只有6次,分布在1995年,冬季寒潮最多的年份是寒潮最少年份的3倍。
1.3 月际分布
吉林省在年内出现寒潮最多的月份主要是1月和2月,年平均寒潮次数超过3次,其次就是11月和12月,分别为2.3次和2.9次,9月是寒潮出现最少的月份,1961—2010年间仅有1次寒潮天气过程出现在9月。一年中差不多有9个月都可能出现寒潮天气,发生的时间尺度差不多是暴雨季节时间尺度的2倍。由于寒潮天气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对其进行预报时也有较大的压力。
1.4 年代际分布
吉林省的寒潮天气过程在20世纪60年代较为集中,共有156次,70年代和80年代的寒潮次数没有太大的变化,维持在150次左右。进入00年代之后,寒潮天气过程明显呈现出减少的趋势,为130次。其中20世纪70年代的春季出现寒潮次数最多,达到了29次,90年代最少,只有15次,60年代、80年代以及21世纪之后寒潮过程出现的次数均达到了22次。20世纪80年代,秋季出现寒潮次数最多,到了90年代之后,寒潮次数不断下降,00年代秋季寒潮次数只有6次,还达不到20世纪70年代的1/2,由此可以说明近些年秋季冷空气出现的强度较弱。各个年代在冬季寒潮次数均超过了100次,其中冬季寒潮次数出现最多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了126次,00年代最少,只有102次,两者相差了24次。
2 寒潮天气的空间分布特征
寒潮天气在吉林省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总体上呈现出东南部多,中西部相对较少的特征。东南部和中西部之间的寒潮次数有较大的悬殊,其中靖宇的年平均寒潮日数最多,达到了23次,洮南的年平均寒潮日数最少,只有3次,靖宇的年平均寒潮日数是洮南的年平均寒潮日数的7倍以上。
3 影响寒潮天气的原因
3.1 东部地区长白山的地势作用
吉林省东南部地区出现寒潮天气的频率较大,特别是在长白山山区冬半年出现寒潮的次数是最多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由于长白山在冬季的温度较低,使西南方向的暖湿空气较弱,盆地的暖湿气流很难阻挡西北来的冷空气,导致从西北方向向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流过的冷空气在到达长白山西北坡山麓之后,随即影响吉林省东南部以及吉东山地地区,此时的冷空气由于受到长白山西北坡的地形坡度影响,导致其运动速度变慢,而大興安岭下坡的风速却不断加快,两者呈现出相反的状态[1-2];二是在长白山山区的地形摩擦降低了冷空气的前进速度;三是在松辽平原向长白山山地的过渡地带具有特殊的地形地貌,造成一部分冷空气在移动过程中被肢解;四是在夜间辐射的作用下加大了山地下垫面的降温幅度。综上4个原因,造成吉林省东南部的寒潮天气次数最多。
3.2 来自大兴安岭东坡的冷空气下坡加速作用
来自内蒙古东部或西伯利亚东部的冷空气影响东北地区,而寒潮天气必须要经过大兴安岭,在大兴安岭南面与燕山山脉相连,从大兴安岭以北到黑龙江,平均海拔较高,再加上地形都为山地,造成大兴安岭的温度较低,经过大兴安岭的冷空气迅速进入到东北地区,这也是吉林省出现寒潮天气的原因。冷空气的密度越大,会增加其移动的速度,在较短时间内很难对白城和松原地区造成影响,这也是这2个地区寒潮天气出现次数最少的原因[3-4]。
4 结语
(1)1961—2010年,吉林省寒潮天气趋于减少,可以将吉林省寒潮天气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1961—1984年无明显变化,第二阶段1985—1993年逐年增加,第三阶段1994—2008年逐年减少,第四阶段2009—2010年显著增加。
(2)冬季吉林省出现寒潮天气较为频繁,其次是春季,秋季寒潮天气出现的频率是最小的。冬季寒潮出现的次数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
(3)吉林省在年内出现寒潮最多的月份主要是1月和2月,其次就是11月和12月,9月是寒潮出现最少的月份,年内有9个月会出现寒潮天气。
5 参考文献
[1] 周福然,何传洋,冯雪君,等.近40年辽宁地区寒潮气候特征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5,27(12):94-95.
[2] 阮蔚林,马志强,章志芹.近44年无锡寒潮天气变化特征分析[J].暴雨灾害,2007,26(2):45-49.
[3] 阎琦,陆井龙,田莉,等.1971—2011年辽宁寒潮时空分布特征[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4(4):63-69.
[4] 赵玉广,于长文,何丽华,等.河北省寒潮的气候特征与冬季增暖[J].干旱气象,2012(2):24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