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琳 暴迎春 朱妮妮
摘要 通过对陕北枣树绿盲蝽的危害特点、生活习性、发生规律、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基本掌握了陕北枣区绿盲蝽的发生规律,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枣树绿盲蝽;发生规律;综合防治;陕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436.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145-01
绿盲蝽(Lygus lucorum Meyer-Dur)属半翅目,盲蝽科。近年来,在陕北枣区大面积发生,是陕北枣区出现的一种新型虫害,由于枣农不掌握该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在2013—2014年造成枣树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成为红枣生产中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1 危害特点
绿盲蝽是危害枣树嫩芽、花蕾、幼果的一种害虫,嫩芽生长点被绿盲蝽象危害后,不能正常发芽展叶,嫩芽枯干;幼叶危害后,随着叶片的长大,叶片变成不规则的孔洞;花蕾受害后;停止发育枯死脱落,危害严重时,造成枣树绝产。陕北榆林佳县在2013年在枣树萌芽期受到绿盲蝽象的危害后,全县5.33万hm2枣林减产60%,特别是2014年在枣树盛花期遭到大面积危害,近10 d内大部分花蕾脱落,全县枣林减产近75%。幼果遭到绿盲蝽象危害后,受害部位逐渐出现色斑,枣果萎缩,引起幼果大量脱落或畸形果,严重影响枣果产量和品质。
2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5~5.0 mm、宽2 mm,体黄绿色或浅绿色,前胸前缘广,上有细微小刻点,触角丝状,前翅基部革质,绿色,端部膜质,灰色。卵:长1.0 mm,长形,稍弯曲,端部尖,中部尖,黄绿色。若虫:初孵若虫短而粗,体长0.9~1.2 mm。虫体浅黄色,取食后变为黄绿色。3龄后有翅芽,体长3.8 mm左右。5龄虫体色鲜绿,翅芽端部黑色。
3 发生习性
绿盲蝽在陕北1年发生4~5代,以卵在枣树的剪口、枯死枝和多年生老枣股处越冬,根据调查,在剪口、枯死枝和多年生老枣股处越冬卵数约占调查总数的90%。该虫各代历期不同,一般卵期6~10 d,若虫期15~30 d,成虫期35~50 d。绿盲蝽象的发生与气候条件特别是相对湿度有密切的关系,4月中下旬平均气温10 ℃以上,相对湿度达60%左右时,越冬卵开始孵化若虫,早期若虫在枣树萌芽前先危害作物和杂草,2龄后上树危害枣树,晚孵若虫随枣树萌芽即危害嫩芽及幼叶。第1代发生盛期在5月上旬,为害枣芽。第2代发生盛期在6月中旬,为害枣花及幼果,是为害枣树最重的一代。3~5代发生时期分别为7月中旬、8月中旬、9月中旬。6—8月日平均气温达20~30 ℃,相对湿度80%以上时,易引起该虫大发生。成虫喜阴湿,有趋光性,早晨和傍晚比较活跃,飞翔能力较强,第4~5代羽化成虫迁飞到园外湿度较大的地方,危害其他作物。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最后一代成虫迁回枣树危害裂果和嫩叶并在树上产卵越冬。
4 暴发成灾的原因
4.1 食杂性强,寄主范围广,迁移能力强
由于绿盲蝽寄主范围广,属食杂性昆虫,在陕北的杂草、蔬菜等农作物上也发生为害。造成虫口密度大,繁殖快,由于迁移能力强,防治比较困难,是枣树绿盲蝽大发生的一个因素[1-2]。
4.2 合适的气候条件为绿盲蝽的大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雨量多,湿度大,再加上寄主嫩绿,生长旺盛,绿盲蝽产卵多,繁殖快,虫口密度增加。日平均气温达20~30 ℃,相对湿度80%以上时,很易暴发成灾。
4.3 认识不足、防治不到位
绿盲蝽在2010年陕北佳县有所发现,但未大面积发生,未能引起枣农的重视,加之由于枣农不掌握其生活习性、发生规律、防治技术等,忽视枣林内作物及寄主的防治,等到发现危害严重时,已无法控制,导致2013—2014年大面积的发生,造成红枣基本绝产。
5 发生预测
根据残留虫量,结合当地发生时的历史资料和气象预报情报,综合分析,做出绿盲蝽发生趋势的预测,也可用色板诱集监察,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案。
6 防治策略
由于绿盲蝽具有直接危害性和较强的迁移扩散能力,因此采用局部或零星的防治,对绿盲蝽的控制作业不大,必须采取集中连片,联防联治,其次,越冬期和早春寄主阶段是绿盲蝽生活史中的薄弱环境,是控制发生的关键时间。
7 防治技术
一是清除园内杂草。5—6月及时铲除树下杂草和根蘖,切断绿盲蝽的食物来源和寄主。二是结合修剪,剪除树上枯死枝、病残枝,尤其是对前一年夏剪剪口部位和蚱蝉产卵枝进行重点剪除,开春刮树皮,可减少越冬虫卵。三是悬挂诱虫板。绿盲蝽成虫发生开始期,园内树枝中部悬挂诱虫板600张/hm2,能较好地起到诱杀效果。四是化学防治。枣树萌发前对树体喷3~5 °Bé的石硫合剂,可杀死部分越冬卵。在枣树生长期,根据虫情预测,在若虫发生时,用10%吡虫啉1 500倍液与4.5%高效氯氰菊酯1 500倍液的混合液进行喷施[3-4],由于绿盲蝽白天在树下杂草及农作物上潜伏,夜晚上树危害,所以喷药时间一定要在8:00以前,18:00以后,同时要做到树上树下全喷。
8 结语
通过对陕北枣树绿盲蝽的调查研究,采用农业、人工、物理、生物等综合防治,既保护了天敌,又有效地控制了绿盲蝽的发生和危害,保证了红枣的生产,2015年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实践证明,综合防治必须根据测报,以保护天敌,科学准确用药,尽量减少用药次数和计量,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案,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主,提高自身对虫害的调控能力,有效控制虫口密度,才能确保生产优质丰产的安全红枣。
9 参考文献
[1] 龙斌,杨志新,莫泽东,等.枣树绿盲蝽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術[J].现代园艺,2013(17):87.
[2] 范金庆.红枣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J].河北果树,2008(1):57.
[3] 张锋,陈志杰.枣树绿盲蝽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J].西北园艺,2011(1):125-126.
[4] 姜玉松,姜奎年,刘硖,等.枣树绿盲蝽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J].落叶果树,2006(3):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