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钱林简介】
浙江瑞安人,副研究员,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校长,浙江省八届督学。曾任温州市建设小学校长,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校长。他构建的“尊重教育”和“尊重管理”理念体系和实践模式在学术界影响甚广,“尊重教育”成果获教育部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浙江省一等奖。曾获温州名校长、温州十大杰出青年、温州首批教育名家等荣誉,被聘为温州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专著有《尊重教育新理念》《新理念作文》《家教对了孩子就一定行》等。
陈钱林是一位知名校长、教育专家,对家庭教育也十分在行。他有一对龙凤胎孩子,儿子陈杲14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18岁获美国名校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女儿陈杳16岁入读南方科技大学首届教改实验班,20岁获三所世界名校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作为父亲,陈钱林有何家教秘诀?日前,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他。
教孩子自立,从尊重开始
记者(以下简称记):陈校长,您培养出了一对有出息的龙凤胎儿女,让许多家长羡慕。请问,您对家庭教育最大的心得是什么?
陈钱林(以下简称陈):1994年8月,我的一对龙凤胎孩子出生,儿子叫陈杲,女儿叫陈杳。我是一名中学老师,想到两个孩子以后要进入应试教育的大环境,每天有做不完的作业,连充足的睡眠都不能保证,不禁忧上心头。我决定对孩子施行自立教育,尽最大可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怪圈。现在想来,让孩子从小自立,就是我对家庭教育最大的心得。
记:您的自立教育,都包括哪些内容?
陈:所谓自立教育,包括自立人格、自主学习、自律生活三部分。我认为,孩子不能被大人牢牢地控制,应该有自己的主动权。下面分别解释:
自立人格,就是让孩子决定自己的事。比如带孩子出门前,我会跟他们讨论,制订一个计划,先去哪里后去哪里,碰到熟人怎么打招呼。如果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我就表扬他们有主见。出门后,我们按计划行事,如果与计划有出入,我也不会说什么,回家后我会跟他们分析,你刚才哪点做得好,哪点做得不好。再比如,孩子3岁以前,我家不开电视。孩子3岁时,我父母在我家住,电视解禁,孩子们就偷偷地看。我没有武断地禁止他们看电视,而是给他们选择的权利:“如果你们长时间看电视,爸爸妈妈就会不舒服,爷爷奶奶就会回老家去,没人煮饭。你们觉得是有饭吃好呢,还是看电视好?”孩子们马上说:“当然是爷爷奶奶在这里好,我们不看电视!”问题很顺利地解决了,因为这是他们自己决定的事。
记:给孩子权利,让孩子自己选择,这是对孩子的尊重。
陈:对。自立教育必须从尊重孩子入手,否则孩子不可能有自立人格。
记:自主学习指的是什么?
陈:所谓自主学习,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我认为孩子的自学能力应该从幼儿期开始。我儿子五六岁的时候对我说,他发现地球是圆的,证明方法是出门沿着小路走一圈,最后正好回到家。我不认为孩子可笑,毕竟他独立思考了,所以给予鼓励。
我儿子上小学以后,每天都要完成大量的抄写作业,我认为没有必要,就让他跳级,还向老师求情,为他争取少做作业,甚至不做作业。跳级后,他考试常常得90多分,这个成绩在班里是倒数几名。我觉得,他年龄小,又不做作业,90多分已经不容易了。后来,我发现儿子的自学能力越来越强。初中以后,他甚至上午去学校上课,下午在家自学。在14岁那年,他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录取。
记:对女儿,您也鼓励自学吗?
陈:当然。我女儿上小学时喜欢做作业,我也就鼓励。到初中时作业多了起来,有一天晚上她一边写作业一边哭,把写好的作业扔到地上。我想这样苦读不是办法,于是与老师联系,争取少做作业。老师同意了,但女儿的考试成绩下滑了。我坚持让女儿自学,慢慢地成绩上来了。上高一时,她也是上午到校,下午在家自学,高二是一周到校一周在家自学,后来考上了南方科技大学。大胆自学,让两个孩子拥有了他人少有的轻松的中学生活。
记:自律生活包括哪些内容?
陈:所谓自律生活,主要是对孩子进行习惯培养,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这方面很简单,不需要多解释了。
记:除了孩子们取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以外,您的自立教育理念还在哪些方面得到了验证?
陈:孩子自立意识强了,同学关系就很好,因为他们乐于帮助别人。我儿子在中科大读书的时候,有位美国著名数学家来中科大选苗子。美国老师说中国的教育犯了最大的错误,求同思维强调过多,求异思维培养不足,而陈杲的求异思维与众不同,正是做学问的好苗子。后来,我儿子就有了去美国名校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还获得了全额奖学金。我女儿在南科大也跟老师、同学交往非常好,收到了世界三所名校全额奖学金读博士学位的录取通知书。我认为,人生的路要让孩子自己走。孩子的成长正如爬山,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从哪一条路走比较好,这是宏观上的扶;孩子走路时摔倒了,我们把他扶起来,这是微观上的扶。但是,扶的目的是为了放。如果怕孩子辛苦,抱着他,走到山顶,即使走得最快,又有什么意义呢?我的家庭教育,就是在扶与放上做文章。
帮孩子追梦,别在乎圆梦
记: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有些家长很发愁,因为孩子胸无大志。问孩子有什么志向,有的孩子说想当城管,因为穿着制服很神气;有的孩子想做卡通片里的人物,因为可爱;有的孩子想当司机,因为自由。在帮助孩子树立远大志向方面,您有什么高招儿?
陈:小时候,孩子的志向会不断变化,有时候会有多个志向,还可能会有一些家长认为不好的志向。其实,志向不分好坏,即使是不好的志向,只要孩子喜欢,不妨先鼓励,反正过一段时间,孩子的志向会变化的。家庭教育要以志向激发孩子的动力,并不是给志向判断好与坏。
记:您的两个孩子小时候都有过什么志向?
陈:陈杲小时喜欢计算,志向是当数学家。但有一段时间,陈杳和陈杲常常玩过家家游戏,演历史剧,陈杲就产生了做导演的志向,希望能导出一大批电视剧在电视里播放。陈杳小时候想当画家,读小学时的志向是当作家,读初中后变成当科学家。有一天,我发现陈杳把自己手机通讯录的人名改成了包大人、王朝、马汉等。她问我:“缺了个谁?”我说:“好像是展昭。”她悄悄告诉我:“我就是展昭。”原来,那段时间,她的志向是当侠客。孩子们有什么志向,都会告知我。我的做法是,不管他们的志向是什么,我都赞同。
我发现有些家长太现实、太功利,当孩子说长大想做司机时,家长嗤之以鼻,打击孩子:“一点志气也没有,竟然想做司机!”当孩子志向远大时,家长又泼冷水:“想当科学家?别逗了,你天生就是出力气的命,不要好高骛远。”这些家长只会让孩子好好学习,掌握有利于升学的技能,当孩子进步缓慢时,又不断给予批评与指责,让孩子的自卑感与日俱增。有什么比毁灭孩子的梦想更可怕的呢?打击梦想,就是毁灭幸福。我的体会是,家庭教育的责任之一,在于让孩子做梦,帮助孩子追梦,但不要在乎是否圆梦。
记:那么,您是如何帮助孩子追梦的?
陈:两个孩子小的时候,我学他们含混的温州方言,把中科大说成“蝌蚪大学”,把清华大学说成“青蛙大学”,把哈佛大学说成“打哈欠”,把诺贝尔奖说成“牙杯盖奖”。孩子们很喜欢,常做青蛙大学、蝌蚪大学的游戏。这是我对他们的期望,也在无形中引导了孩子们的志向。孩子们常做获得诺贝尔奖的梦。有一天家里吃鱼,他们正经八百地讨论,为什么把鱼骨头丢掉?也许骨头更有营养。我鼓励说,如果鱼骨头真的更有营养,那全世界都会震惊,说不定还可以办厂用鱼骨头生产食品。孩子们立即着手查阅资料,最后发现不可行,自然就放弃了。尽管这些梦不会成真,但父母的支持与鼓励,让孩子们的远大志向得到持续地激发。陈杳报考南科大时,我陪她乘火车去北京参加笔试。路上,她仿照毛泽东《沁园春·雪》填词,先填了上阙:“独瞰深冬,北龙南驰,昆山内外。看苍穹酣眠,大地辗转。月洒银辉,灯戏旷野,万类雪天竞逍遥。怅生灵,问茫茫宇宙,孰梦孰醒?”她说,现在研究科学的人太少了,好像人都睡着了。言外之意,自己有可能会成为大科学家。我很高兴,一时兴起,填了下阙,以示鼓励:“幸哉陈家儿女,为真理一路壮志酬。弟深谙数学,才惊科大。姐好物理,乾坤在手。刚赴南京,又进北京,泛舟科海心自由。我陈家,数创新人才,还看杳杲。”
总之,我对家庭教育的心得,是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激发孩子的志向,引导孩子自学。志向会产生引力,自学会产生推力,如果具备了这两种力量,普通的孩子都有可能成大才。
艺术必须学,别起功利心
记:现在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绘画班、乐器班、舞蹈班,原本应该渗透审美教育的艺术教育,被简单粗暴地带向生硬的技能培训,成了一块升学的敲门砖。您对此有何看法?
陈:对孩子的生活而言,艺术就如阳光、雨露一样,不但必须,而且会让孩子受益终身。所以,我赞同让孩子接触艺术,但目标不应该是培养特长。能不能培养成为特长,要看孩子的兴趣与天赋。功利性的教育,一谈艺术,就要培养特长,这是教育的误区。
记:陈杳和陈杲小时候参加过特长班吗?
陈:我很重视艺术教育。陈杳和陈杲小的时候,我引导他们唱歌,但没有对声乐的拔高要求。两个孩子也曾对乐器产生兴趣,跟着音乐课进度学了一段时间竖笛,但终究对乐器的兴趣不如对阅读与科学的兴趣浓厚。两个孩子也都没有参加过美术类培训班,他们画画完全是凭兴趣。我认为,艺术只有从陶冶情操的角度植入儿童教育,才有育人的价值。艺术的陶冶,在孩子的精神世界种下了真、善、美的种子,当这些种子生根、发芽时,审美教育、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等也就水到渠成了。
记:您认为艺术教育需要花费高额学费吗?
陈:在不少人看来,艺术属于高大上,离普通人的生活很远,不管是艺术消费还是艺术教育,费用都很高。实际上,家庭艺术教育资源很多,只要能培养孩子对艺术这一形式的兴趣,能体验、感受到艺术之美就足够了。比如,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听、唱还是演奏,都与情感关联。多听音乐,既利于孩子情感的发展,也有助于亲子间的情感互动。陈杳和陈杲的成长过程总是伴随着音乐。两个孩子还是婴儿时,仿佛对音乐节奏有特别的反应,当哭闹时,我一放轻音乐,孩子们就会安静地听。搬到瑞安市区后,我家里配了音响,一家人常一起唱歌。我有时也卖弄一下,唱些《涛声依旧》《送别》之类的歌。陈杳曾说:“听爸爸唱‘长亭外,古道边,就情不自禁地特别感动。”虽然我唱得不好,但孩子感受到了歌曲的意境,这样的艺术教育就达到目的了。
再比如美术,我认为让孩子涂鸦比任何培训班的专业学习都重要,因为那属于创作。小时候,陈杳和陈杲都喜欢画画,经常把自己置于画面的情境中,与诸如外星人、机器人,或拟人化了的小动物们在一起。儿童画对于开发智力很有益处,当孩子画画的时候,大脑和手无疑都得到了锻炼。我就买来一些绘本给他们阅读,配备了一些彩笔供他们涂鸦。
总之,我认为艺术教育从来不是也不应该是一块升学或者获得某种资格的敲门砖。如果硬要说它是一块敲门砖,但愿这扇门是艺术之门、真善美之门,孩子通过基础的学习和了解,能推开这扇门,在艺术生活的殿堂里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就能拥有幸福人生。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