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有家长问:我按照专家的各种指点,对孩子苦心教育、引导,却还是培养出了一个熊孩子。如,晚上9点让孩子上床睡觉,放催眠音乐,调暗灯光,孩子却还是要闹到11点才睡。又如,为了不让孩子看电视,我定时给孩子读绘本,可在商店看到开着的电视,孩子还是赖着不走。再如,陪孩子一起抄古文、读名著、周末逛博物馆,但孩子依然对语文毫无兴趣,一写作文就头疼。
为此,家长深感痛苦:跟着专家学了那么多育儿术,却依然感觉在教育上很失败。
前不久,有个电影叫《垫底辣妹》,讲述了一个叫沙耶加的高中生学渣,在老师坪田的教育下完美逆袭,考上日本庆应大学的故事。
很多人都赞扬老师教育得法,比如用答错一道题目就要卸妆的方式让沙耶加学数学;用“虽然错,却充满创意”来回应她的零分卷;用她最喜欢的漫画《幽游白书》来讲解历史……似乎这就是完美的教育术!
没错,老师因材施教当然是对的。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坪田老师把教育工作做得再完美,也是外因。是什么让沙耶加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从喜欢终日吃喝玩乐到立志要考上好大学呢?
沙耶加之前自我放弃,是因为父亲重男轻女,只一心想把弟弟培养成棒球手。当然,他也会鼓励沙耶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沙耶加无动于衷。因为她知道那不是真诚的。好在沙耶加有个好妈妈,无论周围人如何嘲笑,母亲都坚信沙耶加能考上好大学,虽然她嘴上说“考不上没关系”,暗地里却增加了打工的时间,为女儿上大学做准备。沙耶加拿着妈妈拼命赚来的钱眼圈红了,她知道妈妈对她的那份感情是真的。
这就是专家讲得头头是道的育儿术,被家长照搬使用后却不能立竿见影的真正原因。因为孩子太聪明。任何一个孩子包括小孩子,都能够凭着感觉分辨出,什么是真诚的建议,什么是狡猾的诱导。
父母让孩子晚上9点上床,自己却想12点打游戏聊微信,孩子是能感觉到的,他当然不肯去睡。父母每天给孩子读绘本,自己开了电视却关不上,孩子当然还是会对电视充满渴望的。陪孩子抄古文也好,读名著也好,如果父母只把这当成一项任务,难以享受其中乐趣,孩子也不会对此着迷的。
孩子的世界,讲直觉讲感受讲信任;大人的世界,讲规则讲方法讲目的。
在孩子面前,如果我们不付出足够的真诚,光想用一些简单的育儿术蒙混过关,就好比在大师面前玩低级魔术一样,很快就会被看穿。
所有大概率、有共性的育儿术,如果家长缺乏对孩子真诚的了解、平等的交流和爱的基础,就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所有的术都是外因,而外因必须建立在内因有所触动的基础上才会生效。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教育部展开了一项大规模的早期儿童纵向研究。他们遴选了不同家庭背景、从幼儿园到小学五年级的2万名孩子作为对象,收集各方面细节,就为了搞清楚一件事: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孩子们的学业成绩?结论让人大吃一惊,对孩子学业影响不大的因素如下:家庭和睦、经常带孩子去博物馆、每天给孩子读书、母亲在孩子上学前不工作……
这份调查让很多父母既惊讶又愤慨:以上种种,不都是父母重视孩子的体现吗?不都是父母为孩子做出的努力吗?不都是父母之所以身为父母的意义吗?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经济学院终身教授史蒂芬·列维特用一句话回答了这个实验的意义——只有父母本身的特质,即“父母是怎样的人”,才能影响孩子的学业表现;而父母针对孩子的行为,即“父母为孩子做了什么”,并无意义。也就是说,父母说出来的那部分,没有意义;父母做出来的那部分,才影响深远。而父母做出来的,往往是他们下意识甚至无意识的行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父母根本无法教育孩子,只能做到影响孩子。而影响从来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事情。影响是个大数据,纯粹的技术手段只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其核心构成还是父母本身。
如果想培养爱读书的孩子,父母每天晚上留出半个小时,一杯清茶一本书,安安静静地读,比任何说教都有效;情绪平和的孩子,他的父母基本不暴烈、不纠结、不反复。因为在别人看来马上要失控的事情,在他的父母看来只是人生常态。
如果想培养高素质的孩子,父母本身的道德底线和举止规范就要高于常人:深夜街口的红灯前,自觉等待;看到流浪猫狗被虐,内心疼痛;在非理性争执中,选择避让。他们的孩子会把一些高于常人的精神当成本能。
而这一切都是浸泡,是漫长岁月的积累,是被经历洗礼后最终的样子,是父母自觉自省不放弃自我的姿态,是潜移默化,是化骨无形。
现在回到最初的问题上,为什么很多家长学了无数育儿术后,却依然教不好孩子?答案只有一个——从来没有一种育儿术是灵丹妙药。所谓的育儿术,不过是你日常的各种素养在育儿这件事上的展现而已。
如果你学了无数育儿术,却依然没有养出一个好孩子,要先问问自己:你是不是一个好家长?因为育儿从来都只是育己而已。
【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