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林龙优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15年的数据,韩国连续11年居成员国自杀率之首。孔子曰,“不知生,焉知死”,认真地死过一次才能思考人活着的意义。近年来很多韩国机构纷纷推出“临终体验”,让民众近距离感受死亡,从而体会到生命的宝贵。《环球时报》特约记者近日在首尔Hyowon治疗中心参加了一次自己的“葬礼”,其间种种感动和感悟令记者仿若重生了一次。
看遗照,心里很不是滋味
一个周五的下午,笔者来到位于首尔永登浦区的Hyowon治疗中心。中心的大堂设计简约而庄重。正前方播放着“临终体验”的宣传片,讲述参加者怎么通过这种体验,更认真面对死亡和思考人生。左侧角落是摄影棚,供拍遗照使用。
当天下午,有大概40人参加体验活动,有结伴而来的女学生,有中年男女,也有公司统一组织过来的员工。当天来参加体验的只有笔者一个中国人,可能是因为中国人比较忌讳死亡,觉得参加这样的体验非常晦气吧。
下午2时,工作人员宣布葬礼开始,请大家排队去照遗照。活着的时候拍遗照是一种很奇怪的体验,坐在镜头前,笔者都不知道该笑还是不该笑。在笔者还在纠结怎么让表情自然的时候,只听见咔嚓一声,遗照就拍好了。
拍照过后,体验者被安排到另外一间教室,听中心负责人郑永门讲述生与死的意义。郑永门表示,自己之前在一家殡仪馆工作,看到很多人选择自杀去解决问题让他很痛心。他介绍说,韩国各个年龄层次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难题和压力,年轻人在校园承受着课业和升学的压力,甚至被欺凌,在家里也经常处于高压紧绷的状态,情绪无法宣泄,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好不容易走出校园参加工作,由于近年来经济低迷,年轻人的失业率创历史新高,也给他们增加了心理压力。据韩国媒体报道,近年来老年人自杀率也不断升高,其中疾病和贫困是主要原因。他对大家说,每个人都有烦恼,但死亡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他通过三丰百货店惨案、韩国“世越”号沉船事故等等给体验者们讲述生命的宝贵。
关于生与死的课结束后,体验者们的遗照也已经冲洗出来。笔者在一堆照片里找到了自己的“遗照”,表情特别别扭,遗照是彩色的,上面系了黑色的丝带,看着心里很不是滋味。
写遗嘱,泣不成声
这时候,工作人员穿上黑色的袍子,装扮成死亡天使,引领大家走进“阴间楼梯”。顾名思义,楼梯一片漆黑,如同在阴间行走一样,耳边还传来空灵的音乐。
终于到了死亡的那一刻了。体验者们穿上韩国传统的黄色麻制寿衣,坐在自己的棺木旁边,前面的桌上放着自己的遗照和写遗嘱的纸。笔者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靠近棺木,比想象中的要小很多,看起来很干净,也没有什么异味。
灯慢慢暗下来,蜡烛燃起,大家开始书写最后的遗言。最开始是一片死寂,然后陆陆续续从身后传来哭泣声。写遗嘱是技术活,刚写了开头,我的眼泪就不争气地流了下来,幸好工作人员在桌子上准备了纸巾。最难受的是当主持人郑永门让体验者读出刚写下的遗言时,很多人声音哽咽,时断时续,有的哭得都读不下去。
睡棺材,整个世界消失了
写好遗嘱以后,主持人示意“该走了”。笔者打开自己的棺木,虽然犹豫了一下,还是按照指示踏进去,躺下。棺木比想象中的要窄,笔者那么瘦小,也不能随意翻身。突然想到人真的睡在里面也没有翻身的必要,这样想着一下子就笑了出来,也就不紧张了。没得意多久,突然听见“啪”的一声,工作人员利索地盖上棺木,熄灭灯光,整个世界就像在你眼前消失了似的。死亡大概就是这样吧。
睡棺材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意外的平静。没有一丝声响,没有一丝焦虑。在漆黑中,笔者尝试回顾了自己短暂的一生,那些曾经执着的事情,那些曾经伤心的事情,都似乎变得不再重要了。
好像过了很久,耳边传来主持人的声音,“你们已经体会了死亡,但你们还活着,活着就必须奋斗!”灯亮了,棺木打开,睁开眼睛那一瞬间,整个世界都亮了。短短的10分钟,貌似一生那么长。能活着回来真好。
没有忌讳的韩国年轻人穿着寿衣在棺木里各种自拍。很多中年人都哭红了眼睛。“我算是死过一次的人了,今后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一位体验者拍拍笔者肩膀说,“要怀着感恩之心活下去。”
目前这种临终体验由首尔市政府资助,是免费的。需要先在网上预约。整个过程持续大概2个小时。特别提醒有幽闭恐惧症的人慎重参加。这种体验活动已经从首尔扩散到周边地区,公司和学校集体组织体验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