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安徽马鞍山243011)
(马鞍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安徽马鞍山243011)
通过对青弋江泾县流域水质的全面调查,进行环境质量现状的评价分析,进一步制定污染防治措施,对青弋江泾县流域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好泾县人民的母亲河提供技术支持。
环境质量评价分析防治措施
青弋江源出中国安徽省黟县黄山北麓,源头主河为清溪河,经石台县、黄山区,于周家坦注入陈村水库(太平湖),出陈村水库流经泾县、宣城、南陵、芜湖等地,于芜湖市区入长江。青弋江全长约275公里,有大小支流30余条,流域面积8178平方千米,是安徽省境内,也是长江下游最大的一条支流。
泾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宣城市境西部,处长江南岸平原和皖南
山区交接地带,属皖南丘陵山区,南依黄山,西临九华山,襟抱太平湖。全县总面积2059平方公里,辖9镇2乡,人口约36万。青弋江为境内主要河流,也是最大的河流。在泾县,舒溪、麻溪合流后称青弋江。自西南向东北斜贯县境,汇合溪、渣溪、濂溪、夏浒溪、徽水、幕溪、孤峰河、琴溪诸水,流经11个乡镇,于马头村北1公里处出境。县境内流长75公里,河道宽150~250米,深2—10米。河床深潭为泥沙型,激水滩为卵石沙型。青弋江属雨性河流,水位、流量随降雨量变化而变化。
2.1 点位布设及监测项目
依据《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对青弋江泾县段地表水进行监测点位布设,见表1(附点位图)。
表1 青弋江监测点位布设一览表
图1 采样点位布置图
监测项目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表1基本项目(pH、水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氟化物、六价铬、硫化物、粪大肠菌群、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氰化物、挥发酚、铜、铅、锌、镉、砷、硒、汞、总氮、五日生化需氧量、石油类),共计24项。
2.2 水质评价方法
水质评价方法按《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试行)》(环办[2011]22号)进行。河流断面水质类别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即根据评价时段内该断面参评的指标中类别最高的一项来确定。
评价指标为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水温、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
2.3 断面水质现状评价
通过对青弋江七个监测断面的21项指标的近期数据分析表明:
青弋江(泾县段)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类标准的断面有桃花潭大桥,符合Ⅱ类标准的断面有金水大桥,符合Ⅲ类标准的断面有溪口大坝、城关上游、纪村渡口、赤滩渡口、泾南交界。
参考指标粪大肠菌群,青弋江(泾县段)七个断面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七个断面水温均达到标准限值要求。
青弋江(泾县段)监测断面数为七个,采用断面水质类别比例法评价(见图2)。该河流水质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类标准的断面数量占14.30%,达Ⅱ标准的断面数量占14.30%,达Ⅲ标准的断面数量占71.40%。青弋江(泾县段)河流水质状况良好。
图2 青弋江(泾县段)水质类别比例
通过对近两年青弋江泾县段各断面水质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导致水环境流域类别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工业点源、农业面源和生活源污染。工业点源污染主要有造纸废水,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工业企业规模日渐扩大,企业的排污量也随之增加,集中在丁家桥镇沿线宣纸造纸企业及县城经济开发区一带工业生产污水对青弋江水源水质直接产生了影响,受纳水体的负担日渐增重。畜禽养殖废水和采矿废水等污染源于上游来水;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农灌、施肥等分布于沿线两岸大量的农田和经济林地,农田施肥采用粪便和化肥,导致大量的化肥、农药和粪便最终进入水体。生活源污染主要成因是青弋江沿岸的人群居住,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尚未得到有效的收集治理,直接排放对水体水质造成了影响。
总体来说青弋江泾县段水质情况良,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以下水污染防治措施与对策:
(1)对自来水厂备用取水口城关上游断面,完善水源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工程,防止人类一切不合理活动对水源保护区的水质、水量造成的影响。加强城区生活污水管网及开发区污水管网建设,确保生活污水能全部进入县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达标外排。
(2)针对农业面源、养殖业污染问题,一方面加大省级生态镇、村的建设力度,充分发挥部分乡镇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的示范效应,积极推动乡镇、村建立污水处理厂。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有机、绿色和无公害农业。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减轻农村面源污染。开发和推广畜禽粪便及沼气池综合利用技术,不断提高农业废物资源化水平和综合利用率。严禁在河道两岸露天焚烧稻草、垃圾和固体废弃物。
(3)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惩破坏水体环境的违法行为,定期对重点断面进行检查,及时排除污染隐患。持续开展流域水质调查监测,及时掌握水质情况,并逐步健全监测项目。对影响水质的重点区域重点监控,逐步完善青弋江泾县段水域的应急能力体系和设施建设,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4)通过明确各方责任,加强流域水环境质量信息公开,宣传教育等措施,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从而保护好泾县人民的母亲河,打造“清清静静、魅力泾县”。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HJ/T338-2007),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3]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91-2002)
青弋江泾县流域水环境质量调查
■徐刚
X8[文献码]B
1000-405X(2016)-10-3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