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辉++郑堃
据发改委公开消息显示,2009年中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每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水平。在西方国家,输液仅是对急救患者、重症患者和不能进食的患者使用的“最后给药方式”;而在中国,输液已然成为一种就医文化,好像不输液就治不了病。
国人盲目输液
输液成为中国独有的医疗文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跟注射的药物多为抗生素有关,可以说,输液在中国的普及是跟抗生素的滥用分不开的。
在中国,购买和使用抗生素的门槛非常低,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了把抗生素当作家庭常备药,以至于稍有头疼脑热,人们就要使用抗生素。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生素医院内使用率为30%。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医院内使用率为22%~25%,而前几年在中国的医院内使用率高达67%~82%。
抗生素加输液,确实能带来一时的快速和减少痛苦。这让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吃药、肌肉注射等治疗手段,更有甚者在医院就医时,会直接指定医生开抗生素输液用药,这往往让医生陷入容易被误解的处境。
输液作为一种持续的静脉注射,和口服药及皮下注射相比,确实有疗效快、疗程短的优势。口服药物进入胃部后,有一个人体吸收接纳的过程,最安全;打针则是将药水注射到肌肉里,逐步流到血液,产生药效;而用输液方式,进入体内的药液直接经由血液进入心脏,没有被人体接收的过程,不像口服药物起效缓慢。此外,由于肌肉针又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例如对青少年来说,其臀肌发育不成熟,如果打针次数越多,就越容易导致肌纤维坏死、挛缩,严重者将会影响骨骼发育。所以,在考虑治疗方案的时候,医生往往会选择输液这种既能快速起效,又看上去相对安全的疗法。
输液之所以快,就在于药物可以直接进入人体血液,但也正是这种优势,成了病人并不知道的风险。
感冒输液好得并不快
很多人只要生病,特别是感冒、发烧后,都期望通过静脉输液能够早些治愈疾病。
“药物通过静脉输注,确实能在很短时间内使药物达到一个有效浓度,让人们以为好得快,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河南省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秦玉花说,静脉输液和口服药物的最终效果是完全一致的,比如首次口服抗菌药可以加倍,这样药物很快就能达到有效浓度,丝毫不比输液效果差,然后再按常规药量维持即可。
郑州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于洪涛说,有一半以上的感冒可能都是因为病毒引起的,这时就不应该给患者输一些抗菌药物,因为抗菌药物只对细菌引发的感冒有用,对病毒性感冒起不到作用。从治疗上看,一般提倡非药物疗法,像休息、加强营养、应用物理疗法退热等,“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即使用药,一般也要差不多一个星期才能缓解。”
“输液是为了纠正或补充体液的不足,是为了静脉途径给药,绝不是治疗常见发烧、感冒的方法,否则如果使用不当,会带来不该有的负面效应。”郑州人民医院药物科副主任药师李楠介绍说,如不是急危重症或者吞咽困难等问题,最好口服用药;如果不得不进行注射时,要减少联合用药,因为药物品种越多,产生的不良反应风险越高,“如果真是需要静脉输液时,要由专业医生确定输液的种类、速度、时间,并根据病情及时调整。”
预防性输液难防脑血栓
63岁的陈大爷早起解大便时用力过大,结果出现脑血栓,幸好及时被家人送到医院,经过抢救才化险为夷。让他疑惑的是,入冬后刚刚输了“通血管”,为什么没用呢?
“秋冬季最突出的现象就是老年人排着队到医院输液,觉得这样能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脑卒中、心梗风险。实际上,这个观念危害很大。”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陶海龙说,学术界公认的脑卒中的最重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它可使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栓塞或造成出血,降血压是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而输液根本降不了血压。
“作为预防用药,药物在身体内只做短时间停留,随后很快就代谢掉,一年输两次液怎么能保证一年的血脂不高呢?何况,输液停药后还有一部分人病情会反弹。”陶海龙说,血脂高也不是一天形成的,是体内物质代谢出了问题,只有不断地靠药物来调节,才能对血脂进行最佳控制,从而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此外,输液治疗本身还可造成感染和增加药物反应的机会,一旦感染,就可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损伤之处可形成新的栓塞……”
“预防脑血栓的关键在于积极控制和治疗原发病。”陶海龙说,老年人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宜过多食用高糖食物,防止血液黏稠度加重,饮食不宜过咸,平时荤素搭配要合理,多吃些含维生素的食物,如各种新鲜蔬菜及水果,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保持情绪的稳定。
静脉输液的风险最大
“输入体内的液体虽然纯度很高,但仍不可避免存在不溶性微粒,一般的精密过滤输液器可以把5微米以上的微粒过滤掉,而人的肾脏只能排泄3微米以下的微粒,介于这两个数值之间的微粒就只能滞留在血管内。”秦玉花说,近几年我国发生的重大药品不良事件几乎都是静脉输液造成的,这是因为不溶性微粒通过输液进入并残留在人体血管内,轻者可能会造成血管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重者可造成血管局部堵塞,供血不足,并导致组织缺氧,产生水肿和静脉炎。
“对血管造成伤害的是不溶性微粒。”李楠说,不溶性微粒有些是输液本身自带的,如药液在生产过程中或出厂前未严格把关,达不到药典规定的限量标准,就可能造成微粒污染,输液器具的生产环节也可产生微粒污染;还有多种药物的配伍造成的结晶性微粒。
另外,输液操作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微粒,比如加药过程及输液器针头插入橡皮塞瓶口时产生的橡皮微粒,加安瓿类药物时产生的玻璃屑微粒,棉签消毒瓶口、安瓿时遗留在瓶塞或安瓿颈上,通过加药过程进入瓶内的棉纤维微粒,加药过程中污染药液产生的细菌微粒等。
“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常常有专家这样解释科学用药的常识。
“肌肉注射日渐冷落,静脉注射盛行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用药问题。”秦玉花说,有些静脉注射液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有害成分超标的现象,会给患者带来很多危害,“由于静脉注射液直接进入血液,因此其导致的负面结果往往很难挽回,而肌肉注射时血管壁就像一道天然屏障,可将有害物质阻挡在外面,不会出现这些情况”。
“从医学上来讲,在药物治疗中,不同的药品都有可能出现一定的副作用。”秦玉花说,当人们口服药物时,药物通过消化系统进入血液,这个过程相对比较缓慢,造成的不良反应也相对比较轻,一些容易引起过敏的杂质可能在消化道里就被分解掉了,即使出现过敏反应,也可采取催吐的方式进行补救,“而输液是一种侵入性、有创伤性的给药方式,药物通过针管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救治起来很麻烦。”
“输液器具在生产和储藏过程中如果受到污染,或者输液部位的皮肤没有经过完全消毒,或者配药的时候操作不规范,输液的过程还会成为一道桥梁,让病毒、病菌能够轻松进入人体,轻则引起局部发炎,重则病原体随着血液扩散到全身,引起败血症,会有生命危险。”李楠说,即使消毒、操作都合格了,也存在着不溶性微粒残留体内的风险,所以,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原则之一就是“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