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思维发展的课堂教学
——以一次中学语文研究课为例

2016-10-19 11:06程红兵
未来教育家 2016年5期
关键词:思维语文老师

促进思维发展的课堂教学
——以一次中学语文研究课为例

专栏 自由教育

栏主程红兵

CHENG HONGBING

深圳市明德实验学校校长

教育学博士

特级教师

特级校长

出版《做一个自由的教师》《直面教育现场》《做一个书生校长》《程红兵与语文人格教育》等专著

有人说:“教育的成果就是所有知识遗忘之后剩下的东西,这就是教育成果。”这剩下的东西是什么?我以为除了人品之外,就是思品,即思维品质,也就是说我们通过教学要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2015年末,上海市语文名师培养基地到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开展语文教研活动,研讨的主题是“基于思维发展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第一节课是上海的谢红新老师上的课《一百个问号之后》,第二节课是上海的殷秀德老师上的课《记承天寺夜游》,第三节课是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杨金峰老师上的课《台阶》。下午是评课,包括执教教师说课,听课教师自由评课,专家评课,最后是我总结。整个过程持续了四个小时,很有冲击力,在场的人都很过瘾,收获很大,没有中途“溜号”的。以下就是我的即兴总结。

本次研讨活动的主题是“基于思维发展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这个主题是我和几位基地主持人一起商讨确定的。为什么确定这个主题?其实,也就是基于我们对语文教学的认识,把问题想透,语文课到底要培养学生什么?有人说:“教育的成果就是所有知识遗忘之后剩下的东西,这就是教育成果。”这剩下的东西是什么?我以为除了人品之外,就是思品,即思维品质,也就是说,我们通过教学要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不断改进教学的唯一途径就是把学生放在必须思考、促进思考、检验思考的情境之中。”他还说过:“困惑是思考的不可或缺的刺激。”而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有很多是无效的,或者是低效的,主要是因为没有把学生放在一个必须思考的情境之中,老师所营造的课堂环境不能有效激发并促进学生的思考。学生课堂中的相互讨论,老师的教学点拨,都不能有效实现检验学生的思考,没有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生的思维能力几无长进。于是,我们这次研讨活动意图就是探索语文课堂如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今天的三堂课课,三位老师的教学目标指向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三位老师教的东西各不相同。谢红新老师教的是质疑批判,殷秀德老师教的是文言文化,杨金峰老师教的是原型辨析。

谢红新老师教学生质疑文本,让学生进入必须思考的环境中。通过谢老师有效的调动和示范,学生慢慢学了一点文本质疑的思维方法,并积极尝试着进行有理有据的质疑。谢老师所引导学生的质疑不是纯粹的否定,他的批判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还有建设,他让学生在发现问题之后必须尝试着修改,让学生在修改中学会严密的表达、严谨的论述,在表达中学会表达,在论述中学会论述。谢红新老师的课,逻辑线索非常清晰,从课的整体结构来看,他是从观点到论述,研究文本,质疑探究,每一个环节教师的教学过程都是沿着“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如何改——为什么要这样改”这样一个逻辑线条依次讨论,把教师的教学思维可视化,让学生把握其中的逻辑,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但很可惜,谢老师在课堂的最后没有让学生将这个逻辑过程加以梳理,而是让学生比较笼统地谈论课堂收获,教师的要求指向不聚焦,学生的回答必然笼而统之,泛泛而谈。

殷秀德老师的课,教学生读课题,读句读,读注释,读人物,读关系,读情感,读主旨,这是一种比较好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也是一种思考文本、研究文本的方式,读出文言文的文化味道,而且,教师指导学生读的方法在不断变化,有学生自读,有齐读,有个人朗读,有老师导读。通过阅读思考,让学生走进文本;通过课堂讨论,促进学生思考,让学生走进作者所创作的精神世界。殷老师在说课过程中有所反思,觉得学生有挫败感,那么这种挫败感是怎么来的?我以为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指导过程出了问题,殷老师总是一发现学生出了问题就即刻打断,学生朗读出错,教师即刻打断,马上指出;学生在讨论时出错,教师即刻指出。正因为这样,学生总是有挫败感,学生的兴奋感建立不起来,连一段话都读不完整,更不可能有连贯的思维和表达了,很显然,殷老师操之过急了。教师应该耐心地让学生读完,再加以指出问题之所在;应该耐心地听学生讲完,再加以分析问题之所在。把即时打断,改为延时打断,否则学生兴味索然。

杨金峰老师的课重在原型辨析,这是较高级别的思维训练。杨老师事先让学生提问题,全班同学一共提了67个问题。老师让学生先行思考,学生的思考产生在课堂教学之前,那么,杨老师的教学伊始就基于学生,教学问题源于学生,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必须让学生有所长进,就是高于学生。杨老师运用了变异理论,试图让学生通过正例、反例、旁例的对比,来准确把握文章的内涵。有两个细节对比设计得非常精彩,一个是将课文的散文句子改写成诗行形式,让学生加以对比,体会文章的诗意,体会作者的情感,体会文章的主旨。这个对比非常贴切,因为本文确有诗意,将文段改为诗行阅读丝毫不会有突兀的感觉。还有一个对比是文章的最后,父亲问:“这人怎么了?”杨老师将之改变为“我怎么了?”这个变化也是很有意思的,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父亲地位的缺失,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村里,体会父亲所处环境的变化。

《台阶》这篇课文,有三个关键要素:阶、位、心。“阶”即台阶,“位”即地位,“心”即心理,就是父亲的内心感受。课文围绕这三个要素展开,在父亲心里,地位低是因为台阶低,于是要建高台阶;建了高台阶之后,地位并没有提高,父亲心里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失去了生活的目标,精神为之萎靡。这堂课设计非常精到,但课堂效果却不够理想,问题出在杨老师的问话不够简洁,学生回答起来有些散,有些泛,不对路;教师问话必须简洁明了,相对聚焦,这样讨论的思路就能理顺,对话就能很好地建立起来。

统观三堂课,我认为还有必要就共同的问题加以归纳。

第一是相信学生。这是教师教学的基本要义,古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杠杆,我能撬动地球。”我们要相信学生,只要路径正确,指导有方,学生一定会还你一个奇迹。我曾经在深圳百仕达小学听课,听的是四年级学生的语文课,学生在课堂里反映出来的质疑反思能力,令我刮目相看。我一直以来都是教高中的,以为小学生的学习一定是很简单的教学内容,但我没有想到,如果对小学生加以训练,他们也能做到逻辑严谨地相互质疑,也能做到话语严密地批判论述。进一步了解,百仕达小学的语文教学依据的是国际教育PIRS评估理论,该理论已经对小学语文学习质疑批判能力有所规定。换句话说,谢红新老师在初中教学中所体现的质疑批判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就有学校已经实现。

第二是重在教师。教师教学重在引导,重在搭台,重在对路。引导就是教师在学习方向上给予学生引导,明确学习思考的目标,并在思维方法上给予引导,同时给学生以案例样板;搭台就是给学生搭上脚手架,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工具或者资源,让学生有可能进入文本的核心,能够思考并解释相应的问题。所谓对路,就是教师的引导、搭台针对性要强,要切合学生实际,源于学生,适度高于学生。低于学生、等于学生的当下水平,学生则毫无收获,过度地高于学生,则导致学生消化不良。

第三是思维简洁。一方面表现在语言上,语言是思维的直接外化。课堂本质上是师生之间的即时性对话交流,教师的问话需要简洁聚焦,否则学生答非所问,泛泛而谈,教师问得含含糊糊,学生回答一定是笼统的。另一方面表现在课堂的整个思维流程上,课堂的部分和部分之间,环节与环节之间,一定要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思维的逻辑线条清晰,思维可视化度高,有助于学生把握脉络,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

最后说说我们的评课研讨。既然是探索,我们的研讨就需要有一种自由言说的氛围,只有自由言说才能充分研讨,思维才能碰撞。评课要基于事实——课堂上实际发生的事实,重在说理——谈出自己的观点,分析要讲逻辑。我们的研讨氛围非常好,大家自由言说,各自发表观点,摆事实,讲道理,不是一味赞美,当然也不是一味打压。我们听到听课教师陈小英的评课,她的话不慷慨,也不激昂,非常平和,非常淡泊,但说出了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所在。我经常跟大家说,我们看人家的东西,听人家的话语,不但要看表面上的东西,而且要看出它背后的东西。小英老师背后的东西是什么?小英老师在干什么,其实她在寻找共同行为,上午三节课都是语文名师的课,她在寻找这三位老师上课共同的东西,我以为名师的共同行为一定是课堂教学的规律,比如她看到了三位语文老师的课都有很好的价值取向,不但重视语言训练,而且重视思维品质的培养,重视人文教育;三位老师都非常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思考;三位老师共同的教学方法:诵读法、比较法、图示法。这些都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把这几个要素做到位了,那一定是好的语文课。陈小英老师的直觉力是非常突出的,她刚才说到从《台阶》的“父亲”身上看到了鲁迅笔下“闰土”的影子,这是一个跨越时空的准确类比。

评课就事论事,实事求是,只要是真诚表达,都在肯定之列。有意思的是,这次评课的男教师理性色彩浓一些,批评的力度和冲击力大一些,但紧接着就是女教师评课,感性色彩浓一些,女教师肯定的多一些,言辞更温和一些。男女教师交叉评课,“冲一冲”“揉一揉”,搭配和谐,整个评课既自由,又温润;既批判,又和谐。批判不是纯粹的否定,批判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了建设,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水准。

猜你喜欢
思维语文老师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