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卫民/北京市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校长
让学习真实地发生
林卫民/北京市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校长
林卫民
人们常常认为,设计出好的、可供选择的课程,就会使学校、学习变得更好,然而,事实远非那么简单。不知何时起,教育系统流行起这样的观点:教育之所以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学质量之所以不高,是因为学校的课程出了问题,个别学校在高水平的校长带领下、在特殊政策关照下,课程创新取得了成功,便被误认为所有学校都有这样的学校能力,似乎只要把“课程革命”做得完全、彻底,学校质量就会赢得“革命的胜利”。
毫无疑问,课程是学校的运营核心。一所学校的质量以良好的课程结构和具体实施的措施作为保障。同时,学习和教育的稳定增长,需要一种个性化的过程,这是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一方面,要求学校教育提供选择的可能;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自主地承担责任,提供那些对每位学生个体而言“绝对正确的选择”,并实现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成功。
信息社会、开放的学校、大学先修课程、走班学习……催生了大量的学生主动选择的学习,虽然能够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并促进学生的发展,但同时也会构成一种强烈的紧张。因为对于学生而言,“选择性学习”也隐含着无限的疑惑和不安全的挫折感。当学校热衷于设计各种个性化课程时,意味着学习需要跨越更艰难的障碍。
对于学业落后的学生而言,他们自尊水平低、素质和能力不足、学力不足、行为表现不佳,与其说选择了某些课程,不如说是被“安置”到某个教室,被彻底地边缘化了。还有一些学生被家长或老师安排到某门课程的学习中,这些家长或老师的期望与学生自己所希望成为的样子并不一致,学生也不清楚自己内心的坚持是否正确,所以相比较而言,听从家长和老师的安排,安全性会更大。这些情况,给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复杂矛盾心理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影响深远的那些不确定性,加上不太情愿的现实心理,变成了学生内心坚实的“矛盾防御”,显然这是属于“学习防御”型的障碍,原因在于过多的课程选择。在极端的情形下,学生还会出现“身份认同”方面更为强大的防御,以维持宽松的心理平衡,所有力不从心的学习或厌学行为,都归因于“被安置在那里”。因为既要推翻现存的身份认同,又要构建一个新的身份认同,在很多情况下,确实令学生难以承受。
课程创新如此忙碌的“革命行动”,使我想到了匈牙利科学哲学家欧文·拉兹格《世界走入混沌点》一书中的例子:某个人因为喜欢大自然,每天至少花上半天呆在林子里,他很可能被认为“游手好闲”;但是,如果他整天劳作,将树木砍掉,让土地提早光秃,他会被认为“勤劳而且有进取心”而得到尊敬。学校为了课程创新而奋力推进的“革命”,相当多的忙碌只是在应付一个又一个“让你忙碌的阴谋”,有些忙碌甚至是对学校基本教育秩序的破坏。一所学校的成功,不只在于(请注意“不只在于”)有多少好的课程、有多少教师在加班加点地上课,而在于学生的学习有没有真实地发生。
当学生的学习没有真实地发生,学校、教师忙得再多也是白忙乎。
丹麦国家学习实验室主任克努兹·伊列雷斯在《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一书中指出,学习包含三个维度:内容、动机和互动,与学习相关的环境在本质上具有绝对的社会性。
内容维度。学习的内容维度是指学习“什么”。传统意义上,内容被视为知识、技能,在某些情境下也包含态度,但在现实情况下,学习的内容还必须在更为深远的范围内加以理解。目前,学校“课程地图”的设计之所以变得如此复杂,与学生应当学习“什么”的一系列争议和困惑有关,当然也与学校学习环境有关。
内容维度的复杂性表明,学习不只是“同化学习”的简单方式,深度学习必定涉及特定程度上的“顺应学习”和“转换学习”。教学质量的提高关涉到理解、洞见、连贯性和概括等,很自然地,在教学中应当不断地引导学生试图用知识创造意义。无论微信、电视、网络平台带来多少“指尖上的知识”,那些未被理解的知识对人的成长日益显得不足,而且带来了对正式学习的干扰。
内容的另一个获得是文化获得,学校中的“塑造”任务与内容维度相关。在今天文化多样性和变革不断的情况下,用一种描述性的表达保持“自上而下”的文化传承的态势,已经很难说有多大意义,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理解、追随和批判性地联系传统与现代的某种准备,在这种联系中,“反思能力”是评价学习日益增长的重要方面。
学习逐渐显露的非常紧迫的内容是“元学习”,即学习关于学习者自身,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反应、倾向、偏好、优势和弱势等。“元学习”作为一种课程选择和有意义的、决定性的先决条件,学习者应当主动参与管理自己的生活,并主导自己的人生历程,这对其生涯规划管理呈现出特别的价值。
动机维度。学习的动机维度是一种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学习要素,在讨论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上,学习动机至少与学习内容同样重要。几乎所有水平的学习都存在着压力,都要面对挑战,这显然与动机有关。挑战和压力既不能太小,以至于不能对学习产生任何意义;又不能太大,以避免让学生感到面对的学习挑战无法忍受,以至于最终采取逃避的办法。
高明的教师一定会懂得从学习的视角来设计学习挑战的程度,从最轻微的挑战开始,逐步转向戏剧化的学生与学习挑战的冲突,目的是为了引发更多的冲动,产生学习困境中的矛盾、问题甚至混乱等挑战,可以非常巧妙和适时地将学习推向深入。为此,我们需要设计这样的挑战递进程序,通过与学习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同化过程为标志,通过平稳、渐进的方式出现学习挑战,适时地将正常的学习环境改变成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以此推进“学习的飞跃”。此时,顺应或者“转换学习”占了主导地位,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学业发展中,决定性地、深刻地进行“深度学习”。逐渐递进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具有关键意义,因为混乱、挑战和冲突像作用于对学习内容的洞见和理解那样,同样作用于情绪和动机。
互动维度。学习的互动维度包含活动、对话和合作。互动对于师生所处的课堂教学环境中的联系和交流非常重要,提升了在相应的社会情境中学生个体与共同体整合的习惯,为学生社会性水平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逐渐提升学生能够恰当地参与社会互动的能力。
美国纽约大学哲学研究所所长保罗·博格西昂在《对知识的恐惧——反相对主义和建构主义》一书中提到,“知识是一种信念”,而信念是一种心灵状态。我们或许可以这样理解,融入了学习动机的知识会形成强大的信念。
“用实验或事实证明的信念”是真实的,例如,通过实验证明“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水”,或者由实际测量所得“地球是圆的而不是平的”,这样的信念就成了“科学知识”。信念成为科学知识,仅仅合理是不够的,还必须是真实的。对于真实的、客观的科学知识,教师才懂得如何去教,因为这些知识是具有逻辑的、可观察的或者能够推理证明的。
还有一些信念是非认知的,例如,西方教育中“相信上帝存在”的理由是非认知的,并非科学方式可以证明,这样的知识需要社会建构。除了事实、科学知识和可见的现象外,还有梦想、兄弟情谊、关怀、良知、集体主义等都需要社会建构,教师常常忽视了其中的奥秘和重要性。
“知识是社会建构的”,这一观点更加凸显了学习的互动维度的重要性。说某个东西被建构,意味着它不是被发现的,而是被建立的,例如,一块石头被人合力推到山上,这就是社会建构的;一块石头自然地立在山上,被人发现了,这就不是社会建构,而是被发现的。社会建构是有组织的建立,不是偶然的建立。为了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学校教育有很多需要建构的东西。学生生命成长中的许多知识,需要以社会建构的方式进行传授。
教师如果没有社会建构之道,很难提升教学质量之术。
显然,这一切关于“学生是怎样学习”、“教师应当如何促进学生学习”的研究和实践,并不是“课程结构”创新或更大的关于“课程革命”的行动,就能够创造某种质量奇迹的。
令我感到困惑的是,目前谈论学校培养目标等事项,变得越来越抽象,而本该属于很深奥的课堂教学问题却被描述得非常简单。学校教育不仅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宏大的目标,更要有可测量的、能够指向学生成功的短期目标。学校教育不是抽象的教育,而是具体的、针对学生的教育,教育的出发点,首先不在于上级发布的文件,不在于课程和教学的社会功能,而在于“学生的当下”。
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最基本的出发点,在于“教师对学生的关注”。
提高办学质量,不仅指培育了多少精英,还要有“帮扶甚至拯救了多少孩子”的质量指标;优质的教育,不只是鼓励所有学生都要去做强者,而更需要培育所有学生都具备一种关于生活、生命的积极情绪。这是作为学校教育的“良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总会看到学生对知识的误解。一些学生虽然置身于教学情境中,而思维却跟不上,对知识的感知、理解或运用出现了偏差,并没有充分理解或掌握。互联网、多媒体带来了过多的信息和过快的信息流动,这对于想努力超越学习障碍的学生来说是致命的,它会将一个简单的错误学习导向另一个错误学习,于是,大面积和错综复杂的正确与错误的矛盾建立起来,以致于学生强烈地感知到学习的困难,并处于无法突围的状态。
错误学习的本质在于,对知识的判断产生了障碍,这需要在学生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判断,而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总是有差异的。因此,大多数的课堂教学需要共情、对话和宽容,教师要精心地设计教学路径,关注学生的变化并随时进行必要的指导。
在我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和经营学校的几十年里,始终坚信一条真理,那就是“绝对没有马到成功的教育故事”。课程结构设计好了,“关于课程革命的行动”开始了,并不意味着教学效果就好了,质量就提升了。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的,“教育从来就没有捷径,更没有‘亩产万斤’的神话”,教育的成功并非要有不断创新的课程结构,更不能强求每一所学校的课程结构都有所不同,更需要的是,教师要认真地研究教学,不断地改良课堂。教育就是每天认认真真地上课,认认真真地和孩子们谈心……每天用心地完成那些平凡的事情。
总之,在讨论课程创新与课堂质量这一话题时,我们需要有一种对课程的冷静,还要有一份对于课堂学习和做学问的专心和宁静,做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淡定一些,也许才会走得更为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