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杰,何岩莉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河南郑州450000)
超声造影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评估价值
王伟杰,何岩莉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河南郑州450000)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探讨不同性质斑块新生血管的情况,并判断斑块的稳定性。方法:选择脑梗死和非梗死患者各28例,均经超声证实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行超声造影,应用声学定量分析软件分析颈动脉粥样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特点,并比较。结果:脑梗死组斑块的增强强度及密度高于非脑梗死组(P=0.008 4,000 79);软斑造影增强率最高94.7%(18/19),混合斑次之85.0%(17/20),硬斑最低35.3%(6/17)。结论:实时超声造影能客观评价颈动脉粥样斑块中新生血管的情况,从而评估斑块的稳定性。
超声检查;斑块,动脉粥样硬化性;新生血管;稳定性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脑缺血发作的一个重要因素,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形成及发展与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密切相关,新生血管可促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甚至诱发斑块内出血和斑块破裂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是导致斑块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1-2]。实时超声造影技术(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可评价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多少和分布,进而判断斑块的稳定性,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指导意义[3]。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6月至2014年3月我院脑梗死患者(脑梗组)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46~78岁,平均(63.2±15.8)岁。均有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脑梗死的诊断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诊断标准[4],并经头颅CT和(或)MRI证实;超声常规检查颈动脉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且斑块厚度>2 mm者。其中近期脑梗死(发病2周以内)8例,陈旧性脑梗死
1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例。选择在我院常规超声检查甲状腺或颈动脉时发现有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患者28例(非脑梗组),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
56~68岁,平均(61.4±11.6)岁。与脑梗组性别、年龄相匹配。所有患者既往无心源性脑梗死、急性脑出血、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无心绞痛、心肌梗死、糖尿病等病史,无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史或已停药超过2个月。
1.2仪器与方法应用GE Logiq 9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0 MHz,内置低机械指数,反向编码造影成像技术。使用Bracco公司的SonoVue对比剂,用0.9%无菌氯化钠注射液5 mL稀释、振当摇匀后备用。
患者平卧,头偏向对侧,充分暴露检查侧颈部,纵向扫查颈动脉的长轴,测量颈动脉内径和内中膜厚度,观察斑块的形态及表面光滑度,并根据回声把斑块分为软斑、硬斑、混合斑3种[5]。测量斑块的大小和最大面积,记录相关数据,并留取图像。后进入Cadence造影模式,探头输出功率为-21~-15 dB,机械指数为0.35,嘱患者平静呼吸。选用19G注射针于上臂肘静脉内快速团注对比剂SonoVue 2.4 mL,开始同步记时和图像动态存储。观察时间大于2 min,直到斑块处对比剂完全排空。
1.3声学定量分析先肉眼观察造影后颈动脉腔内及斑块显影情况,在斑块内或动脉外膜处观察到移动的高回声信号即判定为斑块内或外膜处的对比剂增强回声信号。参照李超伦等[6]分级方法,根据斑块增强程度分为4级。0级:斑块内及外膜处均不增强;1级:外膜增强,斑块内未见增强;2级:斑块内少量散在点状增强或见一短线样增强伸入到斑块内;3级:斑块内弥漫增强。
启动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软件对图像进行在机分析,得到斑块的增强强度和斑块的增强密度。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5.0软件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对比剂到达时间及达峰时间比较(t/s,±s)
表1 对比剂到达时间及达峰时间比较(t/s,±s)
?
图1 女,64岁,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维超声显示颈总动脉近颈内动脉起始后壁可见一混合斑,造影后显示无增强图2男,70岁,脑梗塞。二维超声显示颈总动脉中段后壁可见一混合斑,造影后对比剂呈点状、短线状向斑块内充填(箭头)提示斑块内有新生血管生成(CCA:颈总动脉,ICA:颈内动脉)
2.1CEUS结果分析(表1)CEUS显示斑块内对比剂到达时间迟于颈动脉,达峰时间较颈动脉延长(P<0.05)。颈动脉粥样斑块内可见对比剂从斑块外周(即外膜处)或颈动脉腔内呈点状和(或)短线状向斑块内充填,以外周向斑块内充填为主,同一斑块的基底部、纤维帽层及内中膜的增强强度并不一致,斑块的肩部增强明显。软斑、混合性斑块表现为周边向内部增强,尤其是软斑内膜表面及纤维帽处清晰显示增强效应,硬斑周边均不显影,仅少数表现为斑内少许点、线状回声增强。
2.22组斑块类型及超声造影参数比较脑梗组中软斑的检出率50%(14/28),其次是混合斑35.7%(10/ 28),硬斑最少,仅14.3%(4/28);非脑梗组混合斑最多,为46.4%(13/28),其次是硬斑35.7%(10/28),最少的是软斑17.9%(5/2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26,P=0.027)。
脑梗组的斑块增强强度及增强密度分别为(16.38±6.05)dB、(22.15±10.73)dB/mm2,均高于非脑梗组的(12.09±5.67)dB、(15.46±7.04)dB/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37 4,P=0.008 4;t=2.758 5,P=007 9)。
2.3斑块类型与超声造影增强分型的关系(表2)软斑造影增强比例和增强强度最高,增强比例占94.7%,以2级和3级增强为主;混合斑次之,造影增强占86.9%,以1级增强和2级增强为主;硬斑增强比例和增强强度最低,占35.7%,以0级和1级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16,P=0.000)。
表2 斑块类型与斑块造影增强分型的关系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人类死亡的三大病因之一,也是致残的主要原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及不稳定栓子脱落是引起脑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几年的研究[7]证明,脑梗死与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生成密切相关。对比剂能通过毛细血管到达斑块组织,新生血管表现为对比剂的增强。CEUS能很好地显示动脉内壁的轮廓、斑块表面特征及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从而判断斑块的稳定性。临床可针对性的应用药物治疗,把不稳定性斑块转变成稳定性斑块,从而有效预防不稳定斑块的脱落,减少心脏病和脑中风的发生。
研究[8]证实,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组织学密度与半定量分析的造影增强程度有较强的相关性。斑块增强程度不同,斑块内新生血管分布情况及炎症活跃程度也不相同。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与临床症状关系密切,新生血管密度越大,斑块稳定性越差,危险性越高[9]。本研究发现,脑梗死患者的斑块增强强度及增强密度均高于非脑梗患者,提示脑梗死患者斑块中的新生血管较非脑梗死患者丰富,说明斑块增强密度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对斑块的声学类型来说,软斑和混合斑超声造影强率明显高于硬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软斑以2级、3级增强为主,硬斑以0级、1级增强为主。软斑块内的新生血管数量和分布密度相对较多,这与软斑的性质有密切关系,软斑的主要病理特点是纤维组织增生、斑块内出血、炎症反应及周边的肉芽组织(由新生血管构成)。斑块内出血会使病理性新生血管更加丰富,而这种病理性新生血管是衡量斑块进展标志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诱使斑块破裂变为不稳定斑块。因此,软斑块极不稳定,而硬斑表面脂质成分较少,主要以钙盐沉积为主,炎性反应及新生心血管较少。软斑在三者中最不稳定,混合斑块次之,最后是硬斑块。
综上所述,CEUS能够对斑块内新生微小血管进行实时追踪显示,根据造影增强情况对斑块的易损性进行定量评估,为临床指导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1]Feinstein SB.Contrast ultrasound imaging of the carotid artery vasa vasorum an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neovascularization[J]. Am Col Cardiol,2006,48:236-243.
[2]Owen DR,Lindsay AC,Choudhury RP,et al.Imaging of atherosclerosis[J].Annu Rev Med,2011,62:27-40.
[3]魏立亚,何文,张红霞,等.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超声造影研究[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2009,6(6):1095-1102.
[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CD].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0,2(4):50-59.
[5]Zwiebel WJ,Pellerito JS,温朝阳译.血管超声经典教程[M].5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97-98.
[6]李超伦,何腕媛,郭大乔,等.超声造影颈动脉斑块内增强强度与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29(2):106-109.
[7]熊莉,邓又斌,毕小军,等.超声造影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显影程度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关系[J].中华医学影像技术,2008,24(10):1583-1585.
[8]孙海燕,黄品同,黄福光,等.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初步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7,16(3):219-221.
[9]张莹,黄品同,杨琰,等.超声造影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评价[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9,25(1):16-19.
2015-12-08)
10.3969/j.issn.1672-0512.2016.04.025
王伟杰,E-mail:zyxyyfy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