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新学
[摘要]随着畜禽业的不断发展,养殖户的饲养规模和数量在不断提升,这就大大增加了疫病发生的概率,在饲养过程中一旦饲养管理不到位,将会严重影响饲养户的经济效益。畜禽免疫接种是预防疫病的重要手段,一些错误的免疫方法的应用会严重影响到免疫的效果。本次研究主要就影响免疫效果和抗体检测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地提高免疫质量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畜禽养殖 免疫效果 抗体检测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S8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2-0243-01
畜禽免疫接种是保证动物健康生长,控制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手段之一,免疫应答接种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畜禽对传染性疾病的抵抗能力。在实际免疫接种过程中,影响免疫效果和抗体检测效果的因素有很多种,疫苗从生产、运输到实际操作以及动物身体机能情况都会给苗裔效果产生不小的影响。
1.影响畜禽免疫效果的因素分析
1.1疫苗自身生产质量
不管是强制免疫疫苗还是非强制免疫疫苗,同一种动物疫苗都是由不同的生产厂家生产,其生产工艺和采用的毒株等具有不同的品质,从价格因素分析,市场零售一般比政府采购的要贵不少,进口疫苗比国产疫苗要贵很多。但是选择疫苗不能单单看价格,还需要考虑疫苗质量的好坏或者疫苗的免疫效果。
1.2疫苗运输存在问题
疫苗从生产到进入动物身体内会经过很多道程序,一些强制性疫苗因为需求量大,运输需要冷冻或者冷藏,但是有些生产企业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将需要冷藏和冷冻的疫苗全部放在一起运输。在疫苗运输过程中的各种记录登记无从考证。对于一些非免疫疫苗,从厂家到经销商多采用冷藏箱运输,很少会采用空运,因为时间较长,导致疫苗使用时已经失去了活性,使得免疫效果不高。
1.3畜禽自身原因
首先,母源抗体干扰。由于畜禽在生产前使用了免疫疫苗,畜禽出生后身体内会携带一定的母源抗体,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强制免疫的疾病。如果刚出生的畜禽尽早进行免疫会因为自身的体内的母源抗体而产生干扰,影响免疫应答,导致免疫失败;其次,药物使用问题。使用不是灭活的疫苗时,禁止畜禽使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对于敏感性细菌具有一定消杀性,抑制细菌生长,最终导致免疫失败。所以在活细菌疫苗注射后应该禁止使用抗生素。
2.影响抗体检测的因素分析
首先,免疫时间。疫苗注射后,需要經过一段时间免疫应答后,才能产生相应的免疫效果,同时,畜禽身体内的抗体水平也会随着时间延长而呈现高度含量的区别,不同疫苗所产生免疫抗体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一般说来活性疫苗所产生的免疫效果要快,灭活的疫苗产生抗体的时间要长一些,并且其免疫时间也比较短,一般为半年左右;其次,采样过程。对于畜禽身体内抗体检测,一般是采取畜禽血样用于实验检测。而血液样品的采集后还需要做血清分离并要做好冷藏工作,否则时间一长会影响到血清的质量。同时血清采样应该随机选择,这样采样才能具有代表性;最后,实验室检测。通过进行实验室检测可以查看畜禽免疫的效果,现阶段畜禽检测一般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技术、血凝一血凝抑制检测技术、试管凝集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技术等进行畜禽免疫检测。在畜禽抗体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以及选择抗体检测测试剂计量的合适与否都将给抗体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结语
通过分析影响畜禽免疫效果和抗体检测的影响因素,需要我们在日常免疫接种过程中,选择正确的疫苗,按照规定对疫苗进行运输和保存,保证免疫取得了应有的效果,切实保护好畜禽免受疫苗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