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思维下的图书馆服务创新

2016-10-18 00:26翟永旭
科技视界 2016年22期

翟永旭

【摘 要】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应运而生。本文在对大数据内涵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中小图书馆应运用大数据思维,养成重视数据,分析数据的习惯,对自身拥有的数据以及可获取的第三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探寻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创新信息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能力。

【关键词】大数据;大数据思维;图书馆;服务创新

1 大数据思维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数据正以爆炸性方式增长,产生了大量的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大数据是继物联网、云计算之后流行于互联网的热门词汇。大数据目前虽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总体还是有一定的共识:大数据一般具有“4V”特征,即种类多、流量大、容量大、价值高。

大数据的意义不仅在于数量庞大,更在于提高数据的收集,存储,分析和使用能力,在于对这些具有高价值的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通过对数据的“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养成重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习惯,即大数据思维。正如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加里·金说:“这是一场革命,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进程,无论学术界、商界还是政府,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

2 图书馆与大数据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为学校师生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信息服务。从图书馆拥有的文献类型来说,有纸质文献和电子资源。从数据的来源来说,图书馆有门禁系统,自动化管理系统,自助借还系统,opac查询系统,远程访问系统,电子资源管理系统等等,又有qq群,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每天产生着大量的数据。如果按照大数据的定义,图书馆的数据难以达到PB级别,算不上大数据,但是从数据类型来看,图书馆的数据来源广泛,数据类型复杂多样。有结构化数据,如馆藏书目、借阅信息、自建数据库,又有检索历史、浏览历史等非结构化数据,也有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数据,呈现出大数据的特征。

目前,国内可以称得上大数据的也只有互联网中少数的巨头公司,如百度,淘宝等。据了解,“今日头条”为处理庞大的数据,为每个不同的人提供不同资讯,仅服务器就要4000台以上。对于中小图书馆来说,设备和技术目前都难以达到运用大数据进行管理的条件,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可以有大数据的思维,数据是图书馆重要的资源,数据即是客观的事实,养成重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习惯,通过对数据的深度分析和挖掘,可以对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调整,决策制定,服务质量提升有极大帮助。

3 大数据思维下的图书馆服务创新

3.1 纸质文献利用的挖掘指导纸质文献的采访工作

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纸质文献服务还是主要的板块,纸质文献采购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文献的使用和读者的满意度。如何采购到适合本校读者需求的文献,是采访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而运用大数据思维,综合图书馆各类数据,如借阅日志,按中图法分类统计的借阅情况,图书借阅排行榜,热门图书以及零借阅图书等,再结合qq群,微博,微信等媒体上读者的推荐信息,一些大型网上书店的图书排行,热门图书,年度推荐图书,书评信息等,就可以采购到高质量,符合本校读者需求的图书。关于纸质期刊的订购,根据历史阅览情况,可以发现读者对社科类期刊有一定的需求,而自科期刊几乎无人问津,因此图书馆做成决策,只保留阅览率较高的社科期刊,不再订购纸质自科期刊,推荐读者采用电子阅览方式获取。

3.2 电子资源利用的挖掘有助于资源建设的效益最大化

相对于传统的纸质资源,电子资源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在使用、传输、共享等方面优势明显,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但是电子资源价格动辄10万,20万,而中小高校图书馆总是存在信息资源建设经费不足的现象,如何将其效益最大化,图书馆应运用大数据思维来指导资源采购,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购买广大师生切实需要的资源。一般来说电子资源在采购之前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图书馆一定要宣传到位,然后收集,存储,整理,分析使用数据,为最终的采购决策提供事实依据。同时,在资源建设中要加强与其他同类高校图书馆的共建共享,将更多的数字资源加入到共建共享的范围,以弥补中小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不足的现状。

3.3 整理发布阅读报告,发挥图书馆文化阵地作用

近年来很多高校图书馆大都发布年度阅读报告,我馆自2015年开始每季度发布一次各院系入馆人次和借阅册次统计报告,每年发布2次图书借阅排行榜,1次年度阅读报告,通过网站及微信平台对外发布。阅读报告以数据的形式记录了过去一年内我校读者阅读情况。报告采用的数据来自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中的流通日志、书目记录、馆藏记录,门禁系统中的入馆人次、远程访问系统的下载量等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报告,能客观地反映读者喜好,各院系读者的阅读倾向,从而指导图书馆调整政策、创新服务模式,院系可以根据报告情况了解学风建设的关联性。近两年来图书馆的新举措有:调整教工和学生的借阅册次和借阅期限,每月评选借书达人,以“423读者活动节”为契机,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展览,立体阅读推广,超期豁免,你选书我买单,网上在线答题等等,营造良好的环境,引导读者热爱阅读,促进优良学风建设,发挥图书馆作为学校文化阵地的作用。

3.4 挖掘读者信息提供个性化服务

随着大数据时代相关业界对大数据的重视及应用,大数据的特性与优势在日常的生活中显示出其巨大的优越性,人们对服务的个性化需求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正如今日头条副总裁所说“今日头条的工作原理,如果用稍微哲学点的话说:我们认为,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都是独立的,都是唯一的,那么他阅读的资讯也应该是不同的、独立的、唯一的。”

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读者的借阅历史,搜索历史挖掘读者的兴趣和需求,通过相似文献,相关文献等关联数据,向其进行页面推荐和提供个性化信息定制服务。如在opac检索图书时,页面会显示借过此书的读者还借过哪些书,与此书相关的有哪些书,使读者易于发现感兴趣的信息。通过图书馆微信公众账号,读者绑定一卡通后,可以查看个人借阅信息,图书馆热门图书,根据读者偏好推荐图书;借还书,预约到书时,均收到提醒信息;收集整理读者信息,将读者分类管理,如新生入馆教育和毕业生离校时,可以通过微信群发功能,精准推送资讯到指定类型读者。通过这些方式,高校图书馆可以开展更有针对性的信息推荐推送服务,变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4 总结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图书馆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高校图书馆要运用大数据的思维,加强馆员的数据素养教育,养成重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习惯,借助图书馆已有的数据和可获取的开放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指导图书馆决策和创新服务模式,切实践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满意度,构筑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陆静.我国图书馆界大数据研究评述与展望[J].图书馆杂志,2014(01).

[2]林楚方.今日头条如何玩转大数据[J].新闻与写作,2015(11).

[3]黄维玲.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创新服务研究[J].情报探索,2016(05).

[4]何海波.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研究[J].现代情报,2014(12).

[5]和婷.大数据思维对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启示[J].图书馆建设,2014(01).

[6]孙鹏.大数据驱动下的图书馆服务创新———以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现代情报,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