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音 祁昌炜
摘要:文章在总结青海省整装勘查现状与经验的基础上,从政策、技术、效益、科学等不同层面分析了制约全省整装勘查突破的主要问题;结合青海省地质勘查工作现状,围绕实现找矿重大突破,提出了全省整装勘查工作建议。
关键词:青海省;整装勘查;主要勘查经验;建议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perience of the intergrated mineral exploration of Qinghai Province,The paper analyses the main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province's breakthrough of intergrated mineral exploration from policy, technology, efficiency and scientific concepts. Finally, it offers some specific methods for the province's work of the intergrated mineral exploration based on the status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Key words: Qinghai Province; the intergrated mineral exploration;the main prospecting experience;recommendations
1. 前言
矿产资源整装勘查是指在具有一定工作程度、资源潜力较大的地区,同一构造成矿区带上,对同一构造单元的成矿集中区,按照科学规划、统一部署的原则,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等诸要素,强化矿业企业和地勘单位联合,找矿与开发相辅相成,打破传统的勘查阶段划分模式,以资源开发利用为最终目的,将区域找矿、预查、普查、详查、勘探一条龙系统的总体设计,地、物、化、遥、工程、采样测试、综合研究等多种方法联合施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力争实现找矿重大突破,发现和评价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型或特大型矿产地的有效勘查形式(吴文君,2011)。是一种超常规、创新性的找矿模式,是实现找矿突破的主要途径、重要手段和有机平台(张立,2013)。
首批国家级整装勘查区于2011年由国土资源部公告设立,共47片;2012年第二批设立了31片;2013年第三批设立了31片,截至目前我国整装勘查区已达到109片,总面积约50.55万平方千米(张立,2013)。随着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深入推进,全国整装勘查区地质找矿工作全面有序开展,铀、铁、铝、铜、金、钨、钼、镍等实现找矿重大突破,发现一批世界级大矿,取得重要阶段性勘查成果(张福良,2012;韩振哲,2014)。整装勘查区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显现出愈发明显的龙头作用。与此同时,不少省份也依据各自所处不同的重点大地构造位置及重点成矿区带,对未申报国家级整装勘查区的重点成矿区设立了省级整装勘查区,并实行动态管理实施,为国家级整装勘查区提供接续储备(魏东,2015)。
为加强青藏高原地质勘查工作,2008年国土资源部启动了“青藏高原地质矿产调查与评价专项”(以下简称“青藏专项”)。“青藏专项”实施以来,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以地质找矿突破为核心,积极探索地质找矿新机制,根据青海省矿产勘查的进展情况,筛选出成矿条件好、找矿潜力大、具备大型—超大型规模的矿田、矿集区确定为整装勘查区,明确了各整装勘查项目的主攻矿种、重要成矿类型及找矿方向、阶段性目标任务等(中国地质调查局等,2012)。通过精心组织实施,基本实现了中央、地方、企业资金的有机衔接和大规模投入的局面,青海省地质勘查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地质找矿整装勘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2013)。
2. 整装勘查现状与主要经验
(1)积极响应,组织有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下发后,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召开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动员部署会议,率先出台《贯彻落实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实施意见》,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宏观指导、落实找矿新机制、建立找矿激励机制、完善矿业权管理、加强地勘基金引导、发挥地勘单位找矿主力军作用等方面,全面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启动和实施。
(2)出台政策,激发活力。近年来,青海省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地质勘查实现重大突破的实施意见》、《地质成果奖励办法》、《青海省地质勘查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同时,也制定了《关于鼓励省外地勘单位在我省从事地质工作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关于鼓励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有关规定的通知》等鼓励省内、外地勘单位找矿和社会资金投资矿产勘查开发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这些举措极大地激发了青海省地勘工作的活力与动力,对地质找矿产生了强大的推动作用,地勘单位找矿积极性空前高涨。
(3)统筹规划,统一实施。认真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藏高原地质工作的备忘录》精神,将青藏专项实施和省部合作机制创新相结合,并纳入青海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编制了《青海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全省地勘工作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工作部署和保障措施。对中央、地方、社会各类渠道的地勘工作实行“统一工作部署、统一组织实施、统一工作进度、统一质量要求、统一成果验收”的五统一管理,达到了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目的。加强与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央地勘基金管理中心、西安地调中心的密切合作和相互沟通,各方面积极努力,形成合力,共同研究,科学规划全省地勘工作部署,有力地推进了青海地质勘查工作。
(4)依靠科技,快速突破。“青藏专项”、省地勘基金每年安排一定资金专门开展与地质找矿紧密相关的地质科学及方法技术研究。一是开展了适应青藏高原冻土带的物探、化探、钻探技术试验和推广应用;二是在祁漫塔格和中-南祁连地区开展了1∶5万航空磁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勘查效果;三是针对影响全省找矿突破的重大疑难问题开展了综合研究,为勘查工作部署提供了理论指导。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加快了找矿突破的进程。
(5)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强化对地勘项目技术质量、成果提交的监管和考核,保证地勘工作质量。一是进一步加强全省地勘工作技术监管。二是与西安地调中心共同督导检查等形式,进行了严格的野外检查验收和跟踪管理,及时指出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提高了项目工作质量。对地勘项目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了通报、整改,极大地提高了地勘工作质量意识和管理意识。三是出台《青海省探矿权合同管理暂行办法》,率先在全国实行商业性探矿权合同制管理,对履行合同不到位的探矿权人采取约谈、警告、列入不良行为记录、收取违约金、缩减勘查区块面积、收回探矿权等措施,进推了商业性勘查进程。四是每年对各地勘单位的野外工作质量、提交成果、项目执行率、报告编审和资料汇交等方面进行业绩信誉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每年立项论证、项目安排、找矿奖励、矿权登记等的依据,从而推动了地勘工作质量的提高。
3. 制约整装勘查的主要问题
(1)地勘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全球经济形势持续低迷,矿产品需求减少,价格大幅下跌,矿业投资明显下降。部分整装勘查区和重点矿区的矿业权人近几年几乎没有投入,严重影响了全省矿产勘查进程和目标任务的完成。同时,中央财政地勘专项资金的投资方向、方式也在发生着重大调整和变化(韩振哲等,2014),“青藏专项”今后将更加偏向于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而中央基金也正在重新调整定位,有可能要实行真正的矿业投资基金式运作。这些都对青海省这种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建设差、引进商业性勘查资金困难,而且地质工作历史欠账很多、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及预查工作程度很低的西部地区极为不利。
(2)科技工作引领地质找矿的作用发挥不够。随着地勘工作的深入开展,地勘单位只注重于地质找矿对地质科技工作重视程度明显不足,使地质矿产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滞后,对地质找矿工作的支撑不够。主要表现为:一是很多影响找矿突破的重大疑难问题尚未开展研究,部分科研项目没有围绕找矿突破工作安排部署。很多找矿重大疑难问题尚处在攻坚阶段,如东昆仑斑岩型铜矿、沉积变质型铁矿找矿等。二是科研工作中呈现出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相互脱节的现象,其研究成果往往难以应用到找矿实践中或对找矿指导不够。使科研工作与找矿实践相结合的人才、队伍缺乏。三是科研工作收集资料难度较大。对科研成果的考核只停留在科技论文、科技研究水平方面,缺乏对实际工作指导作用的考核。
(3)地质矿产勘查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在财政投资加大、大规模投入、大兵团作战的当前,部分地勘单位存在技术人员少、年度工作量完不成、地勘工作质量不高、综合研究跟不上等问题,影响了找矿成果的提交。财政出资地勘项目成果的编审严重滞后,地质资料不能及时汇交及提供共享。特别是已完成的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立项、矿产勘查工作部署、探矿权设置的依据。需要加强地勘项目的资料汇交管理。
(4)实现找矿任务目标难度加大。一是找矿成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差距仍然较大。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刚性需求进一步增加,我们的找矿成果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资源配置的需求。二是继续实现找矿突破的难度加大。通过近年来的加大投入和加速勘查,全省地质工作程度大大提高,主要地区的资源潜力和找矿前景已经基本显现。很多整装勘查区主要矿区已经基本定型,转入详查、勘探阶段后增储空间很小、难度较大,能够预期并能够大规模部署的新的重要成矿远景区和重点找矿有利地段尚未完全显现,新的矿产资源勘查接续基地匮乏,继续实现找矿突破的后劲不足。
4. 建议
通过近年来的工作,我们体会到:第一,只有创新找矿机制,才能激发找矿动力。目前出台的政策,对地质找矿产生了强力的推动作用。第二,只有依靠科技,才能实现找矿快速突破。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加快了找矿突破的进程。第三,只有加强技术管理、完善监管体系,才能保证工作质量和找矿成效。通过加强项目质量、进度、资金和成果的管理,促进了地勘工作速度、效益和质量的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韩振哲,王春女,路玉林,等.2014.全国整装勘查现状思考与建议[J].现代矿业,554(8):91-94.
[2] 韩振哲,袁慧香,王春女,等.2014.全国整装勘查重大进展与主要勘查经验[J].中国矿业,23(9):12-34.
[3] 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2013.全国整装勘查年度报告(2012)[R].北京:国土资源部.
[4] 吴文君.2011.关于地质找矿整装勘查工作的几点认识[J].中国矿业,20(2):64-73.
[5] 魏东.2015.影响整装勘查进展和成果实现的问题及思考[J].陕西地质,33(1):93-101.
[6]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海省国土资源厅.2012.青海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2011-2020年)[R].青海:青海省国土资源厅.
[7] 张福良,路玉林,郭艳红.2012.关于推进整装勘查配套政策的思考[J].中国矿业,21(8):1-4.
[8] 张立.2013.整装勘查,一个明媚的找矿符号[J].国土资源,2013(12):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