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小明
【摘要】 短波通信有多方面的优点,在通信领域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短波通信固有的缺点,严重影响了系统性能。本文首先介绍了应急通信系统,然后从短波通信技术手段着手分析短波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分析短波通信技术应急通信的可行性。
【关键词】 应急通信系统 短波通信技术 应用
现阶段自然灾害和恐怖事件时有发生,考验着政府及其相应职能部门的工作能力和办事效率。灾害一旦发生,补救措施及时得当,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的危害。目前,国内外都在为预防灾害以及灾害发生时的实时通信传输而努力。
一、应急通信简介
1、应急通信的定义。在出现自然或人为的突发性紧急情况时综合利用各种通信资源,保障救助救援和必要的通讯所需的通信手段和方法,实现通信机制就是应急通信[1]。应急通信不是独立存在的全新技术,而是多种通信技术在紧急情况下综合运用的通信措施。应急通信的核心就是在紧急情况下的通信。由于灾害的不确定性,对应急通信系统也提出了一些特殊要求。包括两个方面,首先需要从网络和技术设备上保障通信技术顺利进行;其次要求建立完善的应急通信管理体系,针对不同情况建立快速应急响应机制。
2、研究应急通信的目的和意义。中国由于地质地貌结构复杂,自然灾害时有发生,这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例如,汶川地震。血泪的教训使我们逐渐意识到完善应急通信体系的必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突发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规模无法确定,相应的应急通信时间、地点以及使用设备也不确定。应急通信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战备通信、抢险救灾等方面。在战略地位上,应急通信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就从根本上要求我国必须建立和发展自己的应急通信技术。短波通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应急通信手段。
二、短波通信技术概述
短波通信可利用地波方式传播,但是主要是利用天波远距离传播信号[2]。短波通信的优点包括:通信设备体积小,灵活性大,成本低廉,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的应急通信系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其次是短波通信设备的构架能力强,受地面障碍物的制约性小,在自然灾害突发的地区,弥补了大型通信设备由于障碍物太多而导致的无法正常工作的缺陷;最后是短波通信设备拥有一定的抗击打能力,可以抵御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对其造成的影响。短波通信的缺点包括:传输的稳定性较差;通信的容量和数据传输速率有限制;短波通信的种类相对单一。
三、短波通信技术的应急通信系统设计
1、系统组成。目前来说短波通信技术在应急通信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前方应急现场:后方指挥中心。后方的指挥中心相对固定,不像前方的应急现场机动灵活,后方的指挥中心必须依赖前方的应急现场将事发现场实际情况上报后才可以进行重大的决策。后方指挥中心由三部分组成,包括大功率短波电台、语音终端和计算机终端。大功率短波电台的组成部分是大功率发信机、收信机和天调系统。后方指挥中心同样可以接入有线IP网络,通过计算机终端与IP网络及路由设备实现互联;前方应急现场的用户连接方式与后方指挥中心稍有不同,后者是通过短波无线信道与前者接入IP网的计算机终端实现互通。
2、前方的应急现场。前方的应急现场由应急单人系统和应急指挥通信车两部分组成。其中应急单人系统可以与应急指挥通信车和后方指挥中心直接联络。相较于其他短波电台,应急单人系统能够达到自动调试。应急现场的另一组成部分—应急指挥通信车,是由车载平台、电子信息和综合保障组成,其中电子信息又主要分为终端和通信。语音终端采用普通的送受话器或含有多种功能的送受话器来发送和接收语音。数据终端在适应野外颠簸环境的同时进行信息数据的发送和接收。车载短波电台一般处理信号的收发和调制解调。
3、短波通信技术在应急系统应用中的关键技术。(1)实时信道估值技术。短波信道具有不稳定性,所以对于短波信道质量的实时评估是实现应急系统畅通的一个关键技术。通过实时信道估值技术,及时探测噪声对于短波通信的影响情况,可以自主选择最佳的信道,有助于提高短波通信的质量,和应急通信系统信息传递的畅通性。(2)短波通信数据的传输技术。最新的短波通信网络目前可以提供的数据业务传输包括两个,分别是低速数据传输协议和高速数据传输协议。可以根据情况不同选择不同的传输协议方式,其中在信道质量较好时可以进行较大规模的、高速的数据传输,在信道条件恶劣时可以进行对传输速度要求较少的低速数据传输协议。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各种公共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这需要健全的应急通信系统作为保障。建立健全的应急通信系统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短波通信技术在应急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置效率。
参 考 文 献
[1]曾宪云,唐爱军.现代应急通信系统的接入技术[J].硅谷,2014,(08)62-63.
[2]苗运平.短波通信系统发展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5,(1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