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货郎

2016-10-18 13:08唐博
看历史 2016年7期
关键词:美好记忆几代人莫道

唐博

“莫道双肩难负重,乾坤尽在一担中”,几代人关于“货郎”的美好记忆,并不会因为“无人机”的进入而淡忘,反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我们心里,开成一朵“明艳而生动,温暖且温情”的岁月之花。

近期农村电商竞争加剧,据说“无人机”即将加入送货行列。农村市场会对此作出怎样的反应,目前尚无法作出准确的预判。惊奇、新鲜、刺激之后,电商留给人们的,或许只有冷冰冰的机械化和程式化。和真实可感的“货郎担”比起来,“无人机”总是少了几许人际互动的期盼和乐趣,而已然消失的“货郎”已成为逐渐远去的一段历史光影,留在几代人的记忆之中。

最早关于“货郎”的文献记载出现在宋代。周密的《武林旧事》对“货郎儿”这个词条作了专门的解释:“叫声,自京师起撰。因市井诸色歌吟、卖物之声,采合宫调而成也”。他们沿途敲锣摇鼓,唱着物品的名称以招徕顾客,其所唱的腔调不断被加工定型而称为“货郎儿”或“货郎太平歌”。从一种小商品贸易行为,转而成为流行曲艺的表现题材,再而成为盛世清平的宫调。

李嵩的《货郎图卷》和《清明上河图》《太平春市图》等众多传世画作的图像记载,是证明货郎兴旺于宋代的又一有力佐证。《清明上河图》中的两架货郎担,虽然描绘细腻,但比起专画“货郎担”的《货郎图卷》来,在活泼生动上,还是略有不及。从这一图卷中可以看出,货郎的到来,给寂静的山村带来了巨大的欢乐,儿童们奔走相告的喜悦之情跃于纸上。

和唐朝对商品经济管制的严肃和规整相比,宋代官府对商业活动的干涉和管制减少了很多,这对小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一种良性的刺激。在这个背景下,一些大城市的商业活动率先突破了市与坊的界限,营业时间也不再受限制。与此同时,农村集市出现了固定的市镇,一些走乡串巷补充市镇贸易不足的“货郎”在这一时期出现并壮大,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相对宽松的商品经济发展政策,是货郎担在宋代得以快速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

由宋至元、再由元至明清时期,货郎担的内容和模式在不断丰富和变化中,不独贩卖物品,后来还逐渐补充进废物兑换、修制器具、杂耍卖艺等各行各业,如裁缝担、剃头担、木工担、铸瓢担、酱油担、修伞担、磨剪子担,涉及底层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货物的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的需求而变化。上世纪70、80年代,行走在中国农村的货郎,大多挑着妇女用的雪花膏、木梳、镜子、针头线脑,也有日常生活所需的火柴、卫生球、剪子,当然,也有小孩用的铅笔、作业本、橡皮擦等学习用具以及糖果等零食。经济不太宽裕的家庭,也会拿鸡毛、鸭毛、牙膏皮、烂鞋、碎布头之类的废品,进行“以物换物”。

在这段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货郎”和“货郎担”已成为中国传统农村市井生活非常重要而温暖的一部分。随着现代商业模式的确立,城乡差距的逐渐缩小以及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货郎”和“货郎担”终究未能逃脱被淘汰的命运。“莫道双肩难负重,乾坤尽在一担中”,几代人关于“货郎”的美好记忆,并不会因为“无人机”的进入而淡忘,反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我们心里,开成一朵“明艳而生动,温暖且温情”的岁月之花。

猜你喜欢
美好记忆几代人莫道
LARDER THAN LIFE
Larder than Life
深秋
石磨
几代人的扶贫路
一线天
老来心事
回忆积木小屋
游惠安崇武古城
张火丁:莫道染尘烟火气,依然春闺梦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