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卫计委党委委员、副主任雷海潮(左)与北京市食药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唐云华(右)在活动现场启动北京市食品安全标准大课堂
本刊讯(记者 房志雄)2016年6月14日,北京市卫生计生系统2016年食品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食品安全标准走进老字号企业暨2016年北京市食品安全标准大课堂在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基地成功举办。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雷海潮,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唐云华等领导及北京市食品安全标准管理部门的相关负责人,焙烤企业的负责人出席了这次活动。
活动中,来自北京市卫计委、北京市食药监管局、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食品国标”在当前环境下的整合归类历程,分享了烘焙标准的出台背景及修订环节,对烘焙标准的重点内容进行了解读,并解答了公众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此外,本次活动还现场发起了“食品安全标准模范遵守”的倡议,并启动了2016年食品安全标准大课堂。
北京市卫计委党委委员、副主任雷海潮在致辞中说,随着食品生产领域中的标准、规范越来越健全,一方面要继续完善这些标准和规范的体系,另一方面要把已经出台的标准和规范贯彻到食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当中。而要完成这两个要求,更需要社会各方的理解、参与和支持。
北京市食药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唐云华表示,本次活动与2016年食品安全宣传周“尚德守法 共治共享食品安全”的主题深度契合,在宣传了食品安全标准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的同时,还动员了全社会多元主体积极有序地参与食品安全工作,有利于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制度体系。她也希望,与会代表能在本期食品安全标准大课堂中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全面掌握授课内容,把所学的知识转化到实际工作中去。
针对公众关心的“食品国标”问题,北京市卫计委食品安全标准处处长郭子侠表示,食品安全标准是唯一强制执行的食品标准,2015年底已全面完成近5000项食品标准清理工作,已经公布了683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全部公布完毕后将达到1000项左右。整合归类后的“食品国标”将是一套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框架体系,涉及食品安全基础标准、食品产品标准、食品生产经营规范标准、食品相关产品标准、检验方法与规程标准等5个方面,基本覆盖了所有食品类别,解决了长期以来食品标准间相互矛盾、交叉、重复的问题。他还强调,市民如果想了解已公布的食品安全标准,可随时登录国家卫计委等相关部门的网站查阅。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食品地方标准的清理及备案工作也在顺利进行。截止到2015年,北京市食品地方标准清理工作全部完成。自2013年4月1日起,北京市卫计委开展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工作,截至2016年5月30日,全市共备案食品安全企业标准1209项,注销151项。
针对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恐慌,郭子侠解释说,“瘦肉精”、“三聚氰胺”、“毒豆芽”等添加物,都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国家明令禁止的非法添加物,只有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名单的才能称为食品添加剂。制定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过程非常严格,专业人员要对添加剂的安全性进行科学地研究和评估,再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才能公布实施。只要食品添加剂能按照标准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使用,是可以保障公众健康的,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活动最后,2016年北京市食品安全标准大课堂如期开课。本次大课堂由标准起草专家为与会焙烤企业的负责人全面解读即将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糕 点、面 包》(GB 7099-2015)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饼干》(GB 7100-2015),并对食品生产企业执行标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疑释惑。同时,利用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现场,对该标准执行过程的关键环节进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