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简·爱》看十九世纪英国的寄宿学校教育

2016-10-18 02:57屈涵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简·爱教育

屈涵

摘 要: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主要关注了十九世纪英国教育的现实,特别是关注了十九世纪英国带有慈善性质的寄宿学校,充分体现了夏洛蒂·勃朗特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对教育问题的认识与思考。在《简·爱》中,作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十九世纪生活在底层的孩子们在寄宿学校受到的“教育”,表达了作者对当时英国教育的不满。

关键词:《简·爱》;寄宿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8C-0075-02

夏洛蒂·勃朗特是英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女作家。她的小说《简·爱》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社会的不平等,勇于争取独立、自由、平等的女性形象,同时她在小说中较多地关注了当时英国教育的现实,特别是更多地关注了十九世纪英国带有慈善性质的寄宿学校,充分体现了夏洛蒂作为一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对教育问题的认识与思考。教育的意义是通过培养人,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最终使每个人都能充分、真实地生活。但是,由于社会悬殊的贫富差距,在教育上必然会出现不平等的现象。十九世纪的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在那个拜金时代,资产阶级为了获取利润,残酷压榨工人,掠夺农民,造成了底层人们极度贫困的现状。上层人物理所当然会接受良好的教育,而下层民众则不得不为生存而拼命地在困境中挣扎,何谈接受教育呢?在《简·爱》中,夏洛蒂·勃朗特为我们描绘了十九世纪生活在底层的孩子们在寄宿学校受到的“教育”,表达了作者对当时英国教育的不满。

一、英国寄宿学校的发展

早在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英国在公学上就采用了寄宿制度,它的主要性质是大学预科性质,主要目的是升学。英国教育史上也有公学,公学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私立学校。而私立学校是由当地的富商、地主私人投资,为地方的孩子们创办的学校。他们为这所学校建教学楼,建设学生住宿处,进行雇佣教师,管理人员等工作,私立学校的管辖权力在它的创办人手中,这位创办人就是最高握权人。也就是说私立学校不受政府制约,完全脱离于政府的管辖权。私立学校学生一般是住校的,也就是寄宿。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学生的背后有着经济实力不同的家庭,但它还是会受到那些家庭的关注。因为在英国,每所私立学校(寄宿学校)之间有设备的差距、待遇好坏的评价,也有不同资历的教师,这些都是吸引学生的条件。

除了那些家财万贯的富贵人家行善而办理公学,牧师也可以办理私立学校。英国基督教教育的影响非常大,英国早期的学校最初建立在寺院或教堂里,那时候既没有学生住宿的地方,也没有专业教师,主要由主教本人或其他传教士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进行教育。后来,它们渐渐地成为独立的学校,也有了自己的课堂、学生宿舍及工作人员。

二、条件恶劣的洛伍德寄宿学校

《简·爱》中提到的简·爱被舅妈送去的洛伍德寄宿学校,是一所慈善学校,来这里学习的都是穷孩子或者是像简·爱这样的孤儿。这所学校地处树林密布的山谷,而山谷是雾气和它滋生瘴疠的发源地,天气的变暖使这些病毒成为斑疹伤寒发作的主要原因。因为学校的设备不足,饮食和住宿条件极差,学生的身体健康达不到标准,无法抵抗斑疹伤寒的病毒,葬送了一半学生的性命。斑疹伤寒事件使洛伍德寄宿学校受到公众的谴责。夏洛蒂·勃朗特对这所学校环境以及孩子们生活条件的描写,有着痛苦的回忆,因为她的姐姐就是在条件恶劣的寄宿学校里得病离世的。这清楚地表明了作者对底层阶级教育环境的不满。

作品还提到了简·爱的表兄圣约翰·里费斯的建校。圣约翰·里费斯是一位牧师,他是英国古老家族里费斯家族的成员,因为他父亲死后他发现了父亲给他留下的债务,他变得穷苦。作为上帝使臣的牧师们通常认为越艰苦越难担任的工作越显示荣誉的高尚,圣约翰·里费斯也不例外。他是一位宗教信念崇高的信徒,他坚定地去传播救世主耶稣普度众生的信念,即使他没了钱财。在莫尔顿乡村他看到了穷人家的孩子希望上学,同时也看到了这里没有一所学校的现实,他要给穷人家的孩子谋一条出路,于是,他办了一所男子学校和一所女子学校。圣约翰·里费斯的学校是乡村学校,学生都是一些穷苦的孩子,生活在茅屋里的孩子,他们不识字,不会算数,说话口音是满口浓重的本地乡音,他们是一些衣着粗陋的小农民。从对这所学校的描写可见,作者深深地感受到穷苦孩子是多么渴望接受教育,但是残酷的现实剥夺了他们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三、枯燥的学习内容

简·爱十岁被送到了洛伍德寄宿学校,在那里,她穿着褐色的呢子罩衫,系着粗麻布长围裙,围着木桌点着蜡烛学习。他们学习法文、地理和历史,学习算数和写字,还学习缝纫和背诵《圣经》。《圣经》一直以来对英国的教育有着重大的影响,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科目。在每天的早餐前背诵短祈祷文,朗诵《圣经》,感恩祈祷。祈祷完才可以吃早餐。星期天他们还到附近的教堂去做礼拜,可以说乏味的宗教祈祷深深地侵入了他们的生活。

四、冷酷的学校管理者

洛伍德寄宿学校也像其他学校一样有管理人员,在我的理解中管理人员是全面管理学生生活,建立学校制度的服务者。但是这里的管理者只表现在如何减少食物,虐待学生,给他的上级创造财富这一方面。在他们眼里教师跟学生的身份一样卑微。他们不考虑学生和教师的冷暖温饱,铁面无情。在作品里,谭波尔老师想给简·爱跟彭斯一点儿点心却被总管太太拒绝了。面对这样一个总管,谭波尔无能为力。她们之间的关系是雇主跟雇员的关系,是上层跟下属的关系,只有服从。

因为,除了服从,她们根本没能力反抗,她们的心声得不到回应。虽然她们当了教师,有钱可以拿,但是在我看来那只不过是拿了钱的仆人。她们也可以选择离职,但是换工作需要原单位允许和他们的介绍信,只有这样才能再次就业。这些制度紧紧地抓住了下层人的人身自由,强迫她们不得不遵守上层的管理。人们都说学校是一个小型的社会,这样看来那些管理者代表着社会的强权,体现了阶层的存在。这个阶层不仅仅出现在社会上,它在学校里也普遍存在,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反思英国十九世纪的寄宿学校暴露出来的弊病,对我们现在的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历史是一面镜子,透过小说,我们会反思我们的教育有没有不平等,有没有扼杀孩子的天性,学校的管理者有没有因过于教条而失去人文关怀等等,所以,认真研究《简·爱》中对于教育的思考,对我们的教师和教育都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严亚男.英国《1870教育法》的历史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3.

[2]于湛瑶.历史视角下英国近代初等教育的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简·爱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浅议《简·爱》中罗切斯特的蜕变之路
从《简·爱》中的男主人公形象看女性意识隐现
《简·爱》中生态主义伦理观视角解读
从自我认同角度对比《简·爱》和《呼啸山庄》中的女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