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安石《明妃曲》中的加密与解密

2016-10-17 13:05哈雪英
戏剧之家 2016年17期
关键词:王安石解密加密

【摘 要】本文立足亚里士多德“加密”与“解密”之诗学观,以王安石的《明妃曲》(其一)为本,探究王安石在这首诗中通过明妃初出汉宫—君王回宫—明妃入塞—家人传书的叙事线索、明妃形象的塑造、汉元帝形象的塑造、细节的打磨完成“加密”过程,并通过劝告式议论法和一语双关的技巧来完成“解密”过程。

【关键词】加密;解密;王安石;明妃曲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9-0293-01

“加密”和“解密”源自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亚里士多德在《悲剧诗人的其他规则》一章中论述了“加密”与“解密”的含义:加密由情节外或者情节内的事件构成,指故事从开头到转入顺境或逆境的部分,剩下的就是解密,指从转变开始到结束的部分。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明妃曲》(其一)前七句描述情节,写了明妃昭君处在逆境的生存状况,隐喻性地说明了自己在官场上际遇不佳,不受重视,是“加密”的过程,末句劝告之语笔锋一转,揭示了明妃逆境的普遍性,一种人生失意的无奈与悲凉跃然纸上,是“解密”的过程,恰好印证了亚里士多德的“加密”与“解密”观点。那么王安石在《明妃曲》(其一)中是如何“加密”,最后是如何“解密”的?详细论述如下:

一、王安石《明妃曲》中的加密

首先,王安石通过明妃初出汉宫—君王回宫—明妃入塞—家人传书的叙事线索完成《明妃曲》中加密的第一步。

王安石通过描写明妃初出汉宫时的神态与动作、汉元帝回宫后责怪丹青手,并杀了毛延寿、明妃入塞一去不回头,天天思念家乡、家人万里之外向明妃传递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昭君出塞的情节。

其次,王安石通过明妃形象的塑造完成《明妃曲》中加密的第二步。

自古诗词咏佳人无不极写其秀丽外形或温婉内蕴,王安石塑造明妃形象时却独辟蹊径,写她以泪洗面、鬓角不齐,开篇便从主人公非常态的情况下描写其初离汉宫时的失意与悲苦,紧接着是“低徊”、“顾影”,垂首逡巡而不前,顾影念家犹自怜,表现明妃离别故土、眷恋祖国的真挚情怀,恰如其分。这两个动作使明妃的形象更鲜明,更具感染力。

但是,在明妃形象的塑造上,王安石并不止于此。她敢于同命运抗争,自请出塞和亲,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刚毅女子。王安石这样描写明妃对故国的念想:“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哀凉中透着壮美,明妃虽在塞外形单影只,不得与家人团聚,却以一己之力维系汉匈和平稳定。王安石以政治家的视角和思想家的气度将明妃从一个悲剧的宫廷女子升华为一位深明大义的民族英雄。

第三,王安石通过汉元帝形象的塑造完成《明妃曲》中加密的第三步。

史称汉元帝是个政治低能、生活放荡的君王,在他的统治下,汉朝事业走向没落。王安石在诗中塑造汉元帝三个性格特征:不识才、残暴与好色。王安石认为汉元帝不识丽质,不会发现美,才让明妃受冷落多年,也寄寓了作者自己不被赏识的苦闷。昭君出塞悲剧的始作俑者是汉元帝,而非画工毛延寿,但是汉元帝却在恼怒之下杀了毛延寿,正所谓“当时枉杀毛延寿”,可见其残暴。而明妃固然美丽,在她即将和亲时汉元帝看到她却“不自持”,这不是一个君王该有的姿态,显现了他好色的本性。

最后,王安石通过细节的打磨完成《明妃曲》中加密的最后一步。

诗中有两处细节描写,一处是“可怜着尽汉宫衣”一句中的“着尽”,一出是“只有年年鸿雁飞”一句中的“年年”,明妃虽为匈奴王后,穿的却是汉衣而不是胡服,并且是“着尽”,汉衣是她对故土的唯一执着了,说明了她对故国深沉而持久的眷恋;明妃迢递家书,热切关注着天际的鸿雁,并且是“年年”关注,可见其对故国的一往情深。

二、王安石《明妃曲》中的解密

首先,王安石借劝告式议论法完成《明妃曲》中的解密。

末句“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作者以奉劝的口吻,用陈阿娇的典故发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议论,借用陈皇后虽获金屋藏娇之宠爱,失宠后依然被幽禁在长门宫的历史事实,说明无论是否得皇帝青睐,无论身在汉庭还是身在匈奴,无论是失宠后幽禁还是因幽禁而不得宠,命运并不会有所改变,正所谓“人生失意无南北”,告诫明妃不幸是相同的,是不分天南海北的,希望她平安地在匈奴生活,不要过多思念与不甘。这里王安石采用劝告式议论法,议论自然,丝毫没有为议论而议论之感。

其次,王安石利用一语双关的技巧完成《明妃曲》中的解密。

王安石有着乘万里风破万里浪的宏伟理想,但是却不受当朝统治者重用,郁郁不得志。末句的“人生失意无南北”一方面劝告明妃,另一方面也是作者对自己不幸遭际与失意现状的无奈感叹。这种感叹不仅是一个政治家、文学家发出来的,更是一个思想家发出来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类的共性心理体验。人的一生多不是风平浪静的,因而“人生失意”的滋味是每个人都会尝到的,因为悲剧的发生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每当读者读到这句诗时,总会结合自身的经历生发出无限的感慨,也就与作者达到了心灵、思想共鸣的高潮。

作者简介:

哈雪英(1995-),女,汉族,甘肃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王安石解密加密
初夏即事
炫词解密
解密“一包三改”
炫词解密
一种基于熵的混沌加密小波变换水印算法
王安石的坏习惯
认证加密的研究进展
基于ECC加密的电子商务系统
解密“大调解”
基于格的公钥加密与证书基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