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露露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干预、破坏也越来越多,雾霾、水污染、固体垃圾等破坏自然环境的生态问题严重降低了城市人的生活质量,因此为扭转人类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这种失衡关系,设计界涌现了一股绿色设计思潮,这一思潮将艺术设计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更多可能。本文从推动城市发展的角度出发,探究绿色设计思潮的基本内涵,及其对现代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启示。
【关键词】绿色设计;城市建设;公共环境设施;启示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9-0196-01
“绿色设计”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自然环境,并尽可能地将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具体到城市公共环境设施建设中来,这种理念不仅要求公共产品的建设要尽量运用环保型材料,同时还要保证产品生产中对废弃物的回收与利用,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人类的活动被限制在一定的生态标准内,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绿色设计思潮的概述
绿色设计思潮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它既表现着人们对工业文明中掠夺性发展的反思,也体现了设计师社会责任感的回归。绿色设计思潮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将每一个设计决策都纳入到环境效益的考量范围内,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减少、回收、再生是其设计行为的核心。其中减少是指设计过程不仅要减少能源、材料的使用,还要减少对环境的废弃物排放;回收指的是设计垃圾以及使用垃圾在形成过程中要遵循便于分类回收的理念,以提高城市废弃物的利用率;再生是指设计产品要在内部形成一个可循环的体系,从而保证其能够在自我生产和自我消化中形成新的发展动力。
二、绿色设计思潮对现代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启示
(一)对材料选择方面的启示。在绿色设计思潮的启示下,设计师在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的建筑材料选择上应尽量坚持环保理念,例如设施的主体设计应尽量选择无毒、无害、不污染的绿色材料,以减少甲醛、苯类有害人们健康的气体的释放;在材料使用的过程中,应根据设计的最初规划,在保证材料用量的情况下减少对材料的浪费,进而缓解环境对废弃材料的消化压力;同时在材料选择上应尽量少用或不用稀有材料,以防止人类环境对这些材料的掠夺性开发。除此之外,当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达到一定使用年限时,城市管理者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其进行回收,对还有利用价值的部分进行拆卸、分解、利用,对于不能利用部分要进行妥善处理,从而减轻对环境的负担。
(二)对外观设计方面的启示。绿色设计理念对产品材料的运用秉承着节约的原则,因此,设计师在设计公共环境设施时应尽量保持产品外观的轻薄,例如某设计师在设计垃圾桶时借用了折扇的概念,将传统圆形垃圾桶超过半圆的部分设计成了可以开合的扇面结构,这样,它可以通过折叠变换角度,尽量使垃圾桶贴近方形和圆形柱子,并使垃圾桶“咬”在柱子的拐角处,这样的外观设计不仅美观,也很人性化,更重要的是由于材料的轻薄,使得原来笨重的垃圾桶也变得轻巧灵活,进而拓宽了室内空间。
(三)对能源利用方面的启示。绿色设计理念不仅注重节能,更注重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例如英国设计师汤姆·罗顿制作的Firewinder灯,在外形上模拟人体DNA的螺旋形状,并附有14个高亮度LED灯,这样不论风从哪个方向吹来,灯体都会旋转起来,进而为灯泡发亮提供所需的电力,随着风力的加大,灯泡的亮度也会不断上升,而这样的创意设计不仅有效地利用了清洁能源,还提高了风能的利用率,使其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了最小化。
(四)对工艺流程方面的启示。设计师在利用绿色理念对城市的公共设施产品进行工艺设计时应将减少工艺流程与提高工作效率作为工作的重点。其中减少工艺流程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加工的环节,有效限制生产废弃物。而提高工作效率就是将产品生产的时间压缩在最佳范围内,以避免工作时间过长,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必要的破坏。
三、结论
总之,绿色设计思潮是人类在反思自己的发展行为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而这种理念代表着未来设计的发展方向,因此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师们应该主动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将可持续理念、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到产品设计中来,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目标要求自己,从而让城市在为人们提供多元、优质服务的同时,也能够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张小燕,孙凰耀.绿色设计思潮对现代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启示[J].艺术教育,2014,(08):266.
[2]彭瑗.绿色发展理念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的具象化[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5,(02):212-214+218.
[3]龚力,杨文.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5,(10):71.
[4]陈天,臧鑫宇,王峤.生态城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J].城市规划,2015,(07):63-69+76.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城市公共设施艺术创作特色与绿色改造研究”,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5]第5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