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2016-10-17 10:14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17期
关键词:成形术经皮椎体

廖 军

江西省德兴田氏医院,江西 德兴 334200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廖军

江西省德兴田氏医院,江西德兴334200

目的:比较分析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治疗中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的疗效。方法:收集6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PVP)与B组(PKP),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效果。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椎体前柱高度恢复率、椎体中柱高度恢复率以及后凸矫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选择。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推广,脊柱微创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及矫正后凸畸形。本研究主要对比分析了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中PVP、PKP的临床疗效差异。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选取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54~83岁,平均年龄(69.89±2.21)岁; 胸椎11例,腰椎20例。B组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55~83岁,平均年龄(70.12±2.18)岁;胸椎12例,腰椎19例。两组患者术前均接受体格检查并与影像学资料结合确诊,排除术前有脊髓或神经受损者及手术禁忌症者。上述两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1]本次所有研究对象均满足《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①采用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法对患者骨密度T值进行测量,正常人骨密度T值在-1SD以上(包括-1SD);低骨密度T值在-2.5SD至-1SD范围内;严重骨质疏松症T值低于-2.5SD(包括-2.5SD),且合并有骨质疏松性骨折;②患者接受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

1.2方法本次所有研究对象均给予局麻处理,经单侧椎弓根将骨水泥注入。术中患者取俯卧位,在C臂机透视下经椎弓根穿刺入路。A组:穿刺针至患者椎体前三分之一位置,将骨水泥黏稠度调制恰当后利用压力注射器将其推入患者椎体内(要求在侧位严密透视下注入骨水泥),骨水泥至椎体后壁时表示充填完成可停止注射,待骨水泥硬化后拔针。B组穿刺入路与A组相同,穿刺完成后更换工作套管,将套管前端置入椎体后缘,在椎体内用手动钻钻出一条通道,将球囊置入,在透视下进行球囊扩张,促进伤椎膨胀并恢复高度,该环节椎体内可有一个空腔形成,通过注入管将骨水泥注入对空腔进行填塞。

1.3观察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2]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周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价,分值在0~10分值之间,分值越低表示患者疼痛症状越轻。并计算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椎体前柱高度恢复率、椎体中柱高度恢复率以及后凸矫正率。

2 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疼痛症状改善情况对比治疗前,A组疼痛评分为(7.85±1.67)分,B组疼痛评分为(7.83±1.68)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A组疼痛评分为(2.08±1.02)分,B组疼痛评分为(2.11±1.17)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与同组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治疗后两组患者椎体前柱、中柱恢复率及后凸矫正率对比B组患者椎体前柱高度恢复率、椎体中柱高度恢复率以及后凸矫正率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例数治疗前疼痛评分治疗后疼痛评分A组317.85±1.672.08±1.02△B组317.83±1.682.11±1.17△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例数椎体前柱高度恢复率椎体中柱高度恢复率后凸矫正率A组3139.81±2.6847.93±2.6733.08±1.85B组3151.06±2.71*57.16±1.28*36.25±1.93*

注:与A组比较,*P<0.05。

3 讨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属于临床常见骨折类型,以往临床给予卧床休息以及局部外固定等手段治疗,易加重骨质脱钙疏松程度,出现恶性循环。近几年,经皮椎体成形术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常用技术,具有微创技术优势,都以稳定骨折、避免椎体进一步压缩、恢复椎体力学强度及缓解疼痛为主要治疗目的。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治疗后,A组与B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中两种术式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这可能是因为注入骨水泥后患者的椎体骨折固定效果明显,脊柱稳定性强。骨水泥均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能够聚合放射发热或利用自身化学毒性破坏椎体感觉神经末梢,从而可缓解患者局部疼痛症状[3]。但PKP技术与PVP技术不同的是,PKP技术经椎体内的球囊扩张来促进椎体高度恢复并实现后凸畸形矫正,这是PVP所没有的,另外在骨折椎体高度纠正方面也优于PVP技术;但对于急性或亚急性椎体骨折患者来说,利用PVP技术结合体位复位可有效促进患者椎体高度恢复,同时纠正其后凸畸形。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后,B组患者椎体前柱高度恢复率、椎体中柱高度恢复率以及后凸矫正率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中经皮椎体成形术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但在促进患者椎体前柱高度恢复、椎体中柱高度等方面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效果更理想,临床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恰当术式。

[1]罗绯,张姗姗,张安仁,等.低频脉冲电磁疗法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westry功能评分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31):3448-3450.

[2]董双海,田纪伟,王雷,等.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J].中华创伤杂志,2011,27(3):236-240.

[3]荆兴泉,杨双石.经皮椎体成形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13,53(25):81-83.

(编辑:刘斌)

2015-05-27

廖军(1972-),男,本科学历,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四肢创伤。E-mail:1424478323@qq.com

R683.2

A

1007-8517(2016)17-0111-02

猜你喜欢
成形术经皮椎体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MTA和Vitapex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内眦“Z”形赘皮矫正联合重睑成形术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