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健 ,阮卓芬,于润生
国内外优秀女子400m栏运动员栏间节奏特征分析与训练学思考
王健 ,阮卓芬,于润生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国内外优秀女子400m栏运动员的栏间节奏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女子400m栏间节奏如步幅、速度、步数与时间分配和变化等规律对成绩的影响,并据此提出通过相应的训练学方法与手段,改进与提高我国女子400m栏运动成绩。
女子400m栏;栏间节奏;训练学;思考
400m栏属于固定组合结构的周期性速度耐力体能类项目,以乳酸能供能为主。需要历经两个弯道、跨越十个栏架,既需要较快的水平速度和耐力又需要跑跨高度协调结合能力,同时还需要良好的全程节奏,对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机能与素质要求非常高。目前各国对该项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选材、训练水平、速度的发挥、栏间跑节奏跑等几个方面。而将中外女子栏间节奏上的差异进行对比、揭示其内在规律并据此提出针对性较强的训练学方法与手段,有着非常重要地现实需求与意义,同时对于我们训练提高女子400米栏运动成绩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
2.1女子400m栏栏间步数节奏分析
女子400m栏为弯道起跑,国内外优秀女选手从起跑到第一栏大都采用22-23步跑完45米,全程十个栏因为体力上的原因,一般都会在前6-7栏(15步)一个节奏,后3-4栏用16或17步跑完剩余距离栏架的节奏。我们将这种不同步数过栏的跑法区分为全程单步数型、双步数型和混合型三种跑法。从表1数据中可知斯捷潘诺娃、佩琼金娜、韩青采用的是全程单数步跑法;哈尔基亚、黄潇潇和王星采用的是全程单双混合跑法。造成运动员栏间跑步数不同的原因一般与她们的身高条件和训练水平有关,比如斯捷潘诺娃凭借良好的速度与耐力,全程栏节奏都采用15步,一气呵成,以 52.94s的成绩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而佩琼金娜,身材高大,力量好步幅大,起跑至第一栏仅22步,前七栏用15步,后三栏改用17步,以52.90s成绩获得世锦赛冠军(她的世界纪录是52.34s);再如希腊的哈尔基亚,前八栏采用15步,最后两个栏改用16步左右混合式攻栏夺得奥运会冠军(52.82s)。不难发现,不管哪种栏间跑步幅节奏模式都能创造优异运动成绩。
通过以上数据对比与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女子400m栏成绩与栏间跑步数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性相关。那种试图通过减少栏间步数、或者采用不同过栏节奏模式的跑法来提高成绩的方式并不可取,虽然400m栏成绩与栏间跑步数是随着步数的减少,成绩相应地提高,但都是建立在运动员个人综合能力基础之上才能实现,它涉及运动员的身高、体型、速度、力量、柔韧性、速度耐力等多种相关条件,仅仅只是通过减少步数就想提高成绩的方法并不科学,关键还在于运动员步频与步幅步数的配合以及过栏速度等的整体发挥上。那种后程体能下降采用增加步数加快步频的过栏跑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有利于后程速度发挥与成绩的提高的。因此,根据自身的条件与训练水平掌握合理的栏间节奏对400m跨栏跑运动员有着重要的意义。
2.2女子400m栏栏间速度特征分析
运动技术分析中,时间特征揭示运动性质,既通过生物力学中的运动学分析表明运动是如何发生的,以及运动时间内动作的空间特征存在什么样的状态。这种技术动作发生的时间、空间特征通常都被教练员用来对技术动作以及合理程度进行分析与诊断的手段,用以改进、提高技战术水平。400m栏栏间跑时间差值的大小可以看作是栏间跑体能分配的合理程度,时间差值的大小,说明体能分配的合理程度与过栏技术的合理性。
2.2.1各栏间的时间特征分析
表1 中外优秀运动员的各栏间步数如
数据来源:阮卓芬,国内外优秀女子400m栏运动员栏间节奏特征分析,《运动》,2015.4
表2 国内外运动员各栏间时间比较
表3 国内外运动员各栏间平均时间
表2中,国内外选手各栏间速度从最快的第1-2栏4.10s到最慢的9-10栏5.25s,时间呈现逐渐增加及速度逐渐变慢的特征。国外选手十栏间时间递增变化既速度减慢现象比较平缓,各栏间速度变化比较均衡;国内选手十栏时间间隔变化比较大,从最快的1-2栏4.14s到最慢的9-10栏5.25s.差值达到1.11s.比国外选手的1.00s要大许多,说明国内选手各栏间速度分配明显不及国外选手合理。
而从栏间跑最快的时间间隔来看(见表2、3),我国优秀选手4.14s与世界优秀选手4.10s无显著性差距,但在平均栏间速度以及最大速度保持跑过栏间的数量两方面差距明显,可见,国内运动员全程匀速跑的能力方面以及合理调控最大速度的能力方面不及国外运动员。一般来说栏间跑时间差值的大小表明栏间跑体能分配的差异程度以及过栏技术动作的好坏,时间差值越小,说明栏间跑的体能分配越趋向均匀合理,过栏技术也就愈好,各栏间跑的速度波动幅度也就越小,越体现出“匀速跑”方式的时空特征。
另外一点,从起跑到一栏的时间,国内与国外选手恰好相反,国内选手平均时间比国外选手快了0.11s,说明起跑过快消耗的体能也就越大,越不利于后半程跨栏速度的发挥。
从表3进一步得出,我国选手与世界选手前5个栏以及第8栏后进入直道开始加速到第9栏速度与世界选手大致相同,时间差值不大,但是在5-8栏之间,差异变化显著,差值达到了0.2左右。世界优秀运动员前7栏都能保持相对稳定的跑速,随后3栏速度才有所降低,国内选手从6栏开始到第8栏速度下降非常明显,差值也达到最大,这说明我国运动员最大速度的维持能力不好,速度耐力储备差,过栏技术与节奏不好,稳定性差。所以,我国运动员应提高400m平跑能力水平和栏间匀速跑能力,增强其专项速度耐力。
2.2.2前、后程200m时间差值的分析
前后程速度差值的大小也是评定运动员体能储备状况与体能合理分配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评定不同距离时间段内过栏技术好坏的因素。世界优秀女子400m栏选手前后程200m栏成绩差值一般约为2.0~3.0秒,大于这个差值,说明全程体能分配不够合理,速度耐力水平储备差,过栏技术与体力分配不合理。
表4 400m栏运动员前后200m栏时间对比
前、后 200m 时间差(即后 200m 时间与前 200m 时间之差=总成绩-(前5栏总时间+ 6分栏时间×3/7)与400m栏成绩呈高度显著性相关(见表4),该项指标反映了运动员前、后程时间与速度分配的总体特征。从表4可以看出,国外优秀选手前后200m时间差的差值都在3S以内,而国内运动员都在3S以外,其中差值最大的王星前后程达到3.4S,差值比明显大于世界选手,相差整整1.3S。说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速度以匀速跑为主,后段无明显减速现象。我国选手则是先快后慢,速度分配不均,起伏较大,后段减速明显。造成这种情况主要
原因是速度分配不合理,开始阶段速度过快、体能消耗过大,导致后程疲软,无法保持原有速度。
综上所述,合理的分配速度是产生良好节奏的前提,没有处理好全程栏间速度的合理分配,也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成绩。所以,平时训练中注意前后程强度的控制,多采用匀速跑方式的训练提高运动成绩。
3.1提高女子400栏运动员的栏间节奏的训练
跑道上采用布置低矮或者能见的标志物来训练400米栏节奏,既能提高训练的积极性,又能有效地预防因疲劳产生跨越栏架的损伤,还能增强运动员训练的自信。采用前6或7栏(标志物)一个节奏,后3或2栏(标志物)一个节奏,弯道上过栏采用左脚作摆动腿攻栏这种技术模式与节奏,通过强化并与全程栏结合起来形成跨栏定式,可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速度损失与体能储备。训练措施主要有栏间跑步数与节奏变换的训练,站立式或蹲踞式起跑过8~10 栏,起跑至第一栏,后半程身体疲劳时增加栏间跑步数和变换节奏,要求增加步数越少越好.反复练习,以固定适合个人特点的栏间距步数与节奏。
3.2合理地分配前后程跨栏速度与体能储备
人体活动的能量是通过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过程提供的,对于400米栏运动来说,能量供应中的约10%靠有氧代谢,约20%为非乳酸能供能,其余大部分是乳酸能供能。而非乳酸供能仅仅能维持很短的时间,如果起跑到第一栏时间过快,能源物质消耗过大,势必影响后半程其它过栏时间。这就要求起跑训练时尽可能放松大步跑,同时兼顾起跨点、步长、步数以及距离的调整等。
3.3提高长时间承受氧债能力的训练与急速提高抗氧债能力的训练以及二者的结合
采用提高承受氧债能力的训练方法来发展400米栏速度耐力,有助于成绩的提高。教练员在平时的训练中,应根据运动员年龄、训练年限、个人特点以及不同的训练阶段等来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种练习方法。准备期的训练侧重提高长时间耐受氧债的能力,采用多次数、强度不大的400米全程跑来提高乳酸耐受能力;比赛期则采用大强度、次数少的急速提高氧债能力的训练发展速度与速度耐力,提高400米栏专项跑能力。
1.在确定栏间步数结构时,不仅需要结合自身的条件以及身体机能能力状况,还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1)所跑的节奏变换不宜过多,对于每个栏间节奏步数要相对固定,对保持体力与自信非常重要;(2)要考虑体能的合理分配以及后半程时的身体疲劳,应及时调整栏间跑的步幅,为保持跑的速度应适当的增加跑的步数来弥补速度的损失。
2.减少栏间跑的步数,并不一定是最佳栏间跑节奏,而应该是根据运动员的身高、体型、速度、力量、柔韧性、速度耐力等相关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栏间步数以及节奏模式;其次在平时训练中应经常训练运动员用左右腿交替过栏的变换能力,熟练地掌握左右腿过栏技术;最后通过训练和比赛让运动员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节奏模式,既最大限度发挥自身机能特点与运动能力的模式。
3.合理的体能分配是400米栏运动员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的先决条件,围绕400米栏各个技术环节而进行的训练方法与手段,主要是解决400米平跑速度和提高左右腿轮流起跨过栏技术以及栏间跑步数与节奏的变换。
[1]徐向军,谭政哲,刘智勇.400m栏运动员的专项能力及训练对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4):114-116.
[2]宋晶晶.掌握和控制400m跨栏跑的节奏探析[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10(3):106-108.
[3]郭洁民,张凯.400m栏跑的成绩与跨栏节奏相关关系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7,26(3):285-287.
[4]张聃.浅谈女子400m栏的栏间跑节奏[J].福建体育科技.2003,22(4):14-16.
Hurdle Rhythm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and Athletic Training Consideration for Domestic and Foreign Outstanding Female 400m Hurdle Athletes
Wang Jian, Ruan Zhuofen, Yu Runsheng
This article uses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logic analysis methods to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rhythm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hurdles of outstanding women's 400 m hurdle athlet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reveals the influence of pace steps such as stride length, speed, and time distribution and change rule to performance, and accordingly puts forward ways of improving the women's 400 m hurdles performance through corresponding training methods and means.
female 400m hurdle; hurdle rhythm; athletic training; consideration
王健(1973-),男,湖南南县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田径运动训练与教学。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
School of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Wuhan 430205, Hubei, China.
G852
A
1005-0256(2016)010-0069-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6.01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