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政府在中小企业主导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016-10-15 03:45张刚民
财讯 2016年34期
关键词:鄂州市政府服务

张刚民

鄂州市 中小企业 作用 问题 原因

鄂州市政府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扩大和市域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鄂州市各级政府认真履行职责,全面贯彻国家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出台税收和金融扶持政策,调节个人、地方和其他经济体之间形成非有机结构,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改革措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搭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平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和省、市全面简政放权,推进各个领域、各级各层面深化改革,市委、市政府多方面人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鼓励支持各级人士创新创业,引导民间资本扩大投资、转型发展,推动企业主动适应新形势、努力和国内外市场接轨,降低入围门槛,大力削减政府干预,放开放活,让企业的一切生产和经营活动围绕市场这个轴运转,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全部是由市场的需求来调节的,真正为市内各类企业营造独立经营、盈亏自负、自我发展的良好环境。

(1)完善政策体系

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成功举办了全市中小型企业工作会,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工作会、中小企业政策大讲堂等一系列活动,出台了鄂州市《融资性担保机构日常监管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意见。二是为了拓宽融资渠道,有效解决瓶颈,搭建融资平台,制定了鄂州市《关于促进融资担保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全市各类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软环境。三是制定出台了鄂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企业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向各级主管部门落实了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责任,明确了发展重点、范围和工作目标,为各级各类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在政策扶持方面给予了有力的保障。

(2)加强规划引导

紧盯与全国、全省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和建设小康、和谐、生态、文明鄂州的战略目标,坚持依托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反哺农业的基本原则,以金刚石研发、煤炭开采、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现代服务业拓展为重点发展中小企业,加强规划指导,并加大项目支持力度,结合市情实际和企业发展现状,筛选确定了一批优先发展企业,详细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出台了具体的扶持政策措施,加强政策扶持,鼓励转型创新,引导多元化发展。至2016年底,共实施各类科技项目改革170余户,实施的技术资本为17.36亿元,有效拉动了政府财政收入增长。

(3)落实帮扶措施

制定了《百户小微型企业培育帮扶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实力,加快中型和微型企业发展步伐,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示范作用,在全市范围内筛一批开发潜力强、具有良好生产和管理基础、符合政策导向、科技含量高、对区域经济具有引导示范作用的民营中小型企业作为重点培育扶持的骨干对象,按照分类指导、梯次推进的原则,分阶段规划,滚动实施结对帮扶的方式,实施管理改进、技术升级、扩大产能,有序推进企业转型跨越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推进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制定了《鄂州市小微企业重组培育实施方案》。

(4)搭建服务平台

依托现有资源和各级政府公共服务机构,高点定位、高标准建设,着力打造长江中下游经济带节点城市,积极引导建设省级城市和区、乡公共示范服务平台,全面开展中小企业窗口服务平台的认定工作,多方筛选确定法律援助、审计服务、投资评估、软件服务、技术孵化、信息服务、环评能评等方面的市级示范平台26个,区级示范平台41个,申报省级中小企业服务“窗口”平台9个。鄂州政府在中小企业主导发展中存

在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鄂州市上下也认识到了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和突出贡献,也做了大量支持其发展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就政府主导发展这一方面来讲,也存在不少问题。

(1)宏观多头管理

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所有制体制机制类型根深蒂固,集中管理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就市、区级层面来看,参与中小企业管理和发展服务的单位多达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比如一个企业在金融服务上有财政、工信、商务等部门和单位,在建设用地上有住建、国土、工商等,还有环保、物价、统计、审计等方面的部门和单位,这样宏观管理系统,导致政出多门、推诿扯皮,不能形成一个集中高效的管理体系,使企业与政府的沟通渠道仍然没有全面畅通,很大程度上给各类企业健康发展和迅速壮大带来了不小阻力。

(2)市场秩序欠佳

就目前全市中小企业发展秩序而言,市场还不能完全主导企业发展,利益导向、地方保护性比较明显,公平竞争环境不良。中小企业准入门槛和政策执行失衡,同一地区不同类型的企业执行不同的税收标准,同一类型的企业在同一地区政策执行不尽相同,严重影响了企业间的公平竞争。“背后手”和“资格论”等现象依然存在,仍然不能保证公平竞争、良性发展。最典型的是在市场准入方面,计划经济政策因素长期存在,如在中国石化、中国电信、航空、电力等工业部门,国有大财团几乎垄断了整个行业,中小型企业很难进入。在当前经济条件下,虽然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力度空前,但前置审查审批依然繁杂存生,许可证过滥。

(3)支持力度不够

近年来,国家日益加强技术转让服务支持和指导,服务机构得到快速发展,全国各地的服务机构已达到5万多个。但一般来说,这些服务机构的硬件设施比较薄弱,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管理松散,常常独自经营、各自为政,创新服务体系应该有的抵押融资、可行性研究、争议的规定、专利代理等功能得不到正常发挥,所以很难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全面的服务。鄂州市内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规模小、实力弱,难以建立企业范围内的信息收集、人員培训、产品研发等机构,目前缺乏为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性服务的机构,也就是缺乏支持企业发展、引导科技创新、提供信息服务和产品宣传推介的专门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发展道路上缺乏“旗帜”和“风向标”。

(4)社会负担沉重

政府部门对于辖区内中小企业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现象依然存在,部分中小企业成为主管单位评估各种成本的对象,一部分费用变相的成为解决地方财政困难的主要渠道,像鄂州市内的企业,大部分本就财力不雄厚,销售收入又有限,这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给企业的发展在资金上带来了致命的打击。据对全市500多家中小企业开展的一项调研显示,有超过130家企业承担过乱罚款;有将近260家企业接手过乱摊派;有超过110家企业承担过筹集资金;有超过350家企业反映社会负担较重,希望减少各种来自政府的费用,占调研比例较大。鄂州政府在中小企业主导发展中存

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在中小企业发展方面,政府做出不懈努力,有效助推了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也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少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些是客观的方面的,有些是主观方面的,归根结底,主要有三个方面。

(1)制度的约束

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原因,也是最深刻、最具影响力的原因。国有企业无论是政治资本还是产权界定上,企业机构与政府之间交叉联系、权责不清,政府直接或间接影响、干预企业自身行为是一种常态,统一、公平、自由的社会市场还没有完全形成,市场机制的导向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中介服务组织发展极为缓慢,政府组织依靠行政力量参与资源分配的行为依然存在。因此,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下,中小企业在发展上或多或少的受体制机制的束缚和影响。

(2)理解的偏差

这是一个主观存在的原因,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政府和市场一样,都有一定的短处、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作用发挥是有限的、有一定的前提条件的,它是不可能包办一切、主导所有。政府机构的一些决策人员本身由于自身理論水平的限制,在加之一些“潜规则”的影响,对市场研判不可能万无一失,错误显现时有发生。例如,认为市场建设就是市场基本体系建设,依据政策干涉或者使用权力干预,是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有力举措,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了市场作用发挥。

(3)利益的驱动

这是最现实、最直接的原因。一些国家或者地区地方政府缺少长远打算和发展眼光,没有功成不必在我期的胸怀和气度,热衷于眼前利益、片面追求政绩,一旦目标确定后,就将市场经济规律置于一边,滥用行政手段进行主观调控干预,有的甚至出现实施地区封锁政策,表面上支持公平竞争,实际上实行地方保护,出现企业与市场不能直接呼应,有市场的不能生产产品,有产品的没有销售市场。

猜你喜欢
鄂州市政府服务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多规合一”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基于惩罚型变权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及障碍因子分析
对鄂州市特色养殖的考察与思考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鄂州市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模式分析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