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黎 沈中伟
乡土文化视野下成都平原传统场镇的空间意象探析*
刘永黎沈中伟
成都平原传统场镇蕴含着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本文归纳了传统场镇空间所具有的山水意象、街市意象与文化共生意象特征并以洛带古镇的更新设计为例,对构成空间意象的实体要素诸如街道、界面、区域、节点与标志建筑的可识别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探讨在乡土人居环境的建设中,如何营造具有鲜明乡土文化特色的传统场镇空间意象。
乡土文化;成都平原;传统场镇;空间意象
乡土文化是乡村居民在漫长的农耕实践中创造、形成并积淀下来的文化形态;也是居民文化素质、价值观、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等深层心理结构的反映[1]。费孝通认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2]。在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中,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造就了人面向土地,适应土地的“乡土性”。众多分布广泛的古村落作为一种聚族而居的人聚空间,在强调营造一种“可居可游”的理想生活环境的同时,因乡土文化的差异而表现出丰富多彩的内容,在空间意象上亦呈现出多样的景观特点。
对于“意象”的研究,凯文·林奇从感觉形式出发研究城市空间特征时认为一个城市对大众来说,应具有醒目的特征标志和鲜明的感觉形象,这种构成记忆空间的心理图像,即所谓的城市“意象”。刘沛林在中国历史文化村镇的研究中,引入“意象”概念,认为中国的古村落是极富“可识别性”和“可印象性”特点的[3]。可以说,这些特点是乡土文化在村落选址、布局、形态及规划等方面的思想理念与一定地域人群所创造的文化空间形象的直接体现。古村落景观虽然从共性的角度存在着不少同质的意象,但由于所处的地域位置不同,受自然、历史、宗族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各异,在空间意象上表现出各自的地方特色。
成都平原传统场镇作为中国古村落景观中的一种类型,不同于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皖南山区“山深人不觉,全村同在画中居”的景观意象,以其特有的平原聚居特色与文化融合的景观特征自成一体。在构筑“乡愁”记忆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对其景观空间意象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满足城镇化居民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对保护传统村镇文化遗产和风貌,传承乡土文化与打造特色城镇景观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具有积极的意义。
成都平原坐落在四川盆地的西北隅,地势呈扇形由西北向东平缓下降。平原内气候温和,土层深厚而富含矿物质和有机质,有利于农耕;河渠纵横,密如珠网,有利于发展自流灌溉。其悠久的垦植历史与丰富的物产,被誉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传统场镇是体现地域特色、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成都平原上,既有数千年的农耕与历史久远的古蜀文明,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和四方融合的移民文化,在独特的平原自然与生态环境的共同作用下,造就了这块土地上自成一体的乡土文化特色,也成就了平原上众多的特色场镇。在时空发展脉络中,这些城镇几经沉浮与演替。目前,平原上的大多数场镇格局主要成形于清末民国直至现代的百余年间,此地彼时,众多历史文化名镇如“民间收藏的国宝”以新的姿态散布在平原上。
从历史演进来看,随着“三星堆”遗址的发掘与深入研究,有学者认为古蜀文明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自然生长的原生文明,拥有吸纳众多外来文化因素,并将它们熔铸为一炉的文化气质[4]。成都平原优良的自然环境与人口的增长和聚居奠定了场镇形成的基础。据史料载,秦伐蜀后直至汉代,中原文化与古蜀文化逐渐融合,经历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低谷,到隋唐五代时期随着经济的繁荣,交通的发达,农村地区出现了一种谓之“草市”的定期交换商品的集市贸易,成都平原场镇的形式特点初步成型。宋代,场镇的繁荣进入一个高峰期,大大小小的场镇在成都平原地区构成了适应农业、手工业、商业平衡发展的网络,具有了现代场镇构架的粗线条,在此基础上,明末清初的移民潮为场镇的再度兴起与繁荣带来了转机,也构成了成都平原当代场镇及建筑特色的开端[5]。
传统场镇空间是乡土文化的物质载体,空间所表现出的“印象”意味着乡土文化的图式化在头脑中的产物。乡土文化投影下的成都平原传统场镇空间特点,与众多传统古村落之间存在着异同。“同”在于乡土文化的核心理念,即人与自然环境共生共荣、“天人合一”的哲理思想,是普遍性特征,比如山水、生态、宗族与趋吉等意象[6]。“异”,同样来自乡土文化所表现的“个性、结构、意蕴”上的可识别性。
2.1山水意象
这是传统场镇选址与周围环境协调、适应的意象。《阳宅十书》对住宅选址的环境条件作了概括:“人之居之,宜以大地山河为主”,表明人类在建造居所时适应自然,追求自然的情怀。
图1 街子古镇空间意象Fig.1 the space image of Jiezi Ancient Town
成都平原上水系发达,岷江、沱江的大小支流构成的河渠网,不仅利于灌溉,而且便于交通,为成都平原的农业生产,贸易往来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也为场镇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基于生活及交通的需要,场镇择水而居成为一种共性,表现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典型的山—水—路的环境格局。成都平原上具有山水意象的场镇比比皆是,比如崇州街子古镇坐落于凤栖山下,临味江河而建,镇内“家家清泉流,户户兰花香”。这种山水相依的外部空间意象体现了古人在择居选址上的智慧,具有高度的“可印象性”(图1)。
同时,受农业文明影响,大多数传统场镇的布局以农业地理为基础。场镇上的商业行为围绕着农业展开,除农副产品的交易外产生了加工业和不同规模的手工业作坊[7]。为数众多的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业作坊成为成都平原场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是一种前店后宅,院落天井式的内向型居住模式,在场镇民居建筑中非常普遍。
2.2街市意象
川人“赶场”的习俗由来已久,据明李实《蜀语》载:“村市曰场。入市交易曰赶场,三、六、九为期,辰集午散,犹河北之谓集,岭南之谓墟,中原之谓务。”[8]“场镇”因市而兴,大多以街代市,虽规模不大,但沿街商店、客栈、茶馆林立。这种典型的街市空间意象,不仅构成了场镇的交通网络,也是人们从事商品交易、交流、聚会的重要场所,是人们日常生活的载体。如洛带镇的“一街七巷”、安仁唐场老街的龙形布局等,其街道空间肌理清晰,易于识别。
从街道界面来看,“檐廊”特征明显。这不仅因为湿热的气候特点,也因“赶场”需要舒适实用的全天候空间。“檐廊”的出现,在街道形成遮风避雨的过渡性半开敞空间,也与日常行为结合起来。这种步行化的出行方式与人性化的空间设计使得许多沿街行为成为可能,空间也因此丰富而生动起来。
除了线形街道空间,场镇的中心空间则是另一个富有生活趣味的节点。这里往往云集了茶馆、店铺、戏楼、会馆等建筑式样。它们不但具有多种功能,而且与住宅建筑有着相似的尺度和建造方式。既强化了场镇空间的整体感,又因个体建筑之间的差异而使场镇形态呈现多样化趋势,给人和谐而又丰富多彩的直观印象[7](图2)。
2.3文化共生意象
追溯历史,移民文化在成都平原场镇中的积淀古老而厚重。经历多次移民,尤其是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对成都平原场镇的格局影响深远。移民带来了人的流动和交流,也带来不同建筑形式和建筑技术的交流与融合。随着移民的增多,自然而然出现了同地移民聚居的现象,这是一个适应与渗透、异地乡土本土化的过程。这一时期,大量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会馆类建筑的出现,不仅影响了场镇的总体格局,对推动当时地方工商业经济的发展,繁荣乡土文化和促进社会安定团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果说宗祠是血缘结合的建筑,会馆则是地缘或志缘结合的建筑,那么成都平原传统场镇则囊括了上述所有因素,在地理、自然、历史等诸条件下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场镇空间形态[9](图3)。
图2 洛带古镇街市意象Fig.2 the street market image of Luodai Ancient Town
图3 洛带广东会馆、湖广会馆、江西会馆Fig.3 Luodai Guangdog Guild Hall, Huguang Guild Hall and Jiangxi Guild Hall
3.1洛带古镇改造概况
洛带古镇位于成都市东郊成都平原与龙泉山脉的交接处,西距成都18km,隶属成都市龙泉驿区。古镇一面临山,三面靠川,拥有浓厚的客家文化资源和保存完整的会馆建筑。2005年,政府开启了对洛带古镇的复兴计划。在借鉴欧洲古镇保护与发展的理念与方法基础上,通过对洛带自然、历史和人文资源的解读,提出了古镇保护与发展并举的策略。古镇规划和设计中,通过对古镇的形态、景观、公共空间系统、广场系统和绿地系统的全面梳理,提升古镇的环境品质,同时对古镇的老街进行完整设计,实现了古镇文物价值和艺术魅力的全面提升[10]。
3.2空间要素的可识别性
3.2.1街道与边界空间
街道构成了整个场镇的线形脉络,被认为是成都平原传统场镇空间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洛带古镇老街总长约1km,呈“一街七巷”的鱼骨型格局,沿街商铺林立,建筑以明清风格为主,街面受建筑形状左右,或宽或窄,或檐廊或挑檐,随形就势,自由而生动。穿梭其中,悠闲的街市生活在此上演,或吆喝买卖、或闲话拉家常,流动着场镇浓郁的风土人情味。
图4 洛带古镇“一街道七巷”格局与节点广场图Fig.4 “one street seven alleys” patterns and nodes in Luodai Ancient Town
图5 洛带古镇广场节点空间Fig.5 square node space of Luodai Ancient Town
基于步行系统的街面,在保持原石地面的同时引水入街,形成了清泉石上流的空间意境,伴随水流“逶迤而行”,“赏水、嬉水”为场镇凭添了几分乐趣。作为界面的民居建筑采用传统技术与材料和修缮、改建、复建、改造等结合的方式,展现了古镇保护上原真性与补充性的原则,从而整体上维系了古镇原有建筑的整体风貌。前店后宅,窄面宽、大进深的四合院民居式样特征明显。建筑立面轮廓虽错落有致,但总体上与街道形成1:1左右的高宽比,给人亲切宜人之感(图4)。
3.2.2区域与节点空间
古街宽窄有致,路随屋转,指向明确。在营造连续线性空间的同时,通过强化节点空间增强街道的序列与节奏感。整条街分为上街、下街两段,以洛带镇街口牌坊、四方塔为主要公共建筑物,形成序列中的第一个开敞节点。穿过牌坊,行至主街与两条巷子的交汇处,形成一个小广场,以清代遗留下的字库塔作为中心建筑,此为第二个节点。沿街而下,至中部位置,依托江西会馆打开的南北两个开敞空间,形成以会馆广场和凤文化广场为主体的序列主节点。再往下至街端部即是下街,在此以古门楼和水井广场收尾。总的来说,街道在起、承、转、合中形成了连贯的空间与节点序列,移步换景中,方向感清晰且便于识别(图5)。
3.2.3标志性会馆建筑
移民会馆是清代以来成都平原场镇复兴的标记,也是点缀其间的一道亮丽风景。洛带古镇人称“客家名镇、会馆之乡”,广东、江西、湖广等会馆坐落其中。一方面,各地移民将原籍文化中的建筑思想、理念渗透到场镇建筑中;另一方面,又适应地理自然环境而沿袭巴蜀古典建筑的基本格局。二者有机融合,构成一份精美画卷,映衬出彼此的文化印记和丰富的移民文化痕迹[11]。
从特性上来说,广东会馆的风火墙建筑风格在四川绝无仅有,其气势巍峨,是洛带古镇的标志性建筑。江西会馆中后殿之间的天井里的小戏台,可谓构思独特,无论从整体布局还是从建筑美学来说都颇有价值。而湖广会馆其内天井虽无下水道,但无论下多大雨,即使街上洪水大涨,这里的水都不会淌水漫延,为该馆一大奇迹。三大会馆作为镇内代表性的公共建筑,交相辉映,提高了洛带古镇旅游资源的美学、文化、历史与科学价值[12]。
3.3场所的归属与领域感
洛带古镇的空间肌理以会馆为核心节点向周围空间展开,由于客家先民在社会生活中的血缘和地缘关系,使得整个聚落具有内向型特点。这是一种来自乡土社会所形成的宗族观念与社会组织在乡村聚落物质空间上建立的默契。我们说,一个好的环境意象通过物质空间环境的建构和其丰富的文化内核,能给它的拥有者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并被广为接受。
从古镇的格局来看,一街七巷所构成的交通系统,同时也是一个完备的防御系统。上下街中各立一个栅子,每条小巷与大街的连接处也有一个栅门,各栅子一关闭,就成一个封闭的古镇,可有效防御外来袭击,具有典型的客家建筑特征[12]。古镇内,作为居住单元的民居建筑表现出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些共性,大多围绕院子或天井呈向心性构成,这种由外而内,从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到私密空间所建立的领域层次,具有强烈的“方向感”与“认同感”,也是一种“归属感”的确立。
乡土社会滋养下的传统场镇是人们利用环境、改造环境的典范。成都平原传统场镇所承载的乡土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个“不断容纳和吸收外来文化逐步形成的一种极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兼容、开放性是它能够不断自我完善、弃旧图新的重要原因”[13]。洛带古镇延续至今仍保留着“客土同籍,习性熔铸混合”的文脉特点,其空间意象既有传统场镇的共性,也有别具一格的特色,具有强烈的可印象性。作为个案来分析,对传统场镇在城镇化建设中如何取得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平衡;如何传承和塑造空间的文脉意象可窥见一斑。但是,从中我们也看到,传统场镇作为活化的遗产资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保护与更新中要保持活力与特色而不至于被淹没于历史洪流中,仍是一个漫长的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14]。
[1]刘豪兴. 农村社会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82.
[2]费孝通.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7.
[3]刘沛林. 历史文化村镇景观保护与开发利用[M]. 北京: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2:79-86.
[4]沈长云. 论古蜀文明的起源与其特征[J]. 中华文化论坛, 2010(03): 35.
[5]傅娅. 成都平原传统场镇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03: 9.
[6]刘沛林. 历史文化村镇景观保护与开发利用[M]. 北京: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2:80-83.
[7]童辉. 成都平原场镇民居形态研究[D].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 2003: 13-17.
[8]季富政. 巴蜀城镇与民居[M].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
[9]季富政. 采风乡土——巴蜀城镇与民居续集[M].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18.
[10]陈可石, 王波, 焦杰. 城市设计与古镇复兴:成都洛带古镇整体设计和建设工程简述[M]. 北京: 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12.
[11]季富政. 巴蜀城镇与民居[M].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
[12]季富政, 杨振之. 成都市洛带古镇旅游开发规划策划及实施方案[R]. 成都: 四川大学, 1999.
[13]侯幼彬. 中国建筑美学[M]. 哈尔滨: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14]杨春燕, 王红. 基于认知地图的四川小城镇公共空间布局研究——以成都郫县团结镇为例[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30(05): 59-62.
图片来源:
图1-3、图5:作者拍摄
图4:陈可石, 王波, 焦杰. 城市设计与古镇复兴:成都洛带古镇整体设计和建设工程简述[M]. 北京: 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 12.
The Space Image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Town in Chengdu Plai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Vernacular Culture
LIU Yongli, SHEN Zhongwei
The traditional town of Chengdu plain contains the rich vernacular cultural resourc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image of the traditional landscape, the town space and the cultural symbiosis of market street t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age. Then it takes Luodai Ancient Town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entity elements of space image from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and other aspects: streets, interface, area, nodes and landmarks that can be identified so as to explore how to build a distinctively traditional town spatial imagery with loc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vernacular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Vernacular Culture; Chengdu Plain; Traditional Town; Space Image
TU983
B
2095-6304(2016)04-0107-05
10.13791/j.cnki.hsfwest.20160417
2016-02-02
(编辑:申钰文)
* 西南交通大学青年教师百人计划资助项目(2682014BR082)
刘永黎: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讲师,48655215@qq.com
沈中伟: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永黎, 沈中伟. 乡土文化视野下成都平原传统场镇的空间意象探析[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6, 31(04): 1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