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慧凡
美编究其实质便是书籍期刊等纸质出版物的外观架构者。一本期刊的整体形象、品质好与不足与美编有着直接关系。封面、封底、插页等都依附于美编实现视觉空间的排落,使之与期刊在选图、配图、色彩、版式等方面做到洽如其氛、洽到好处。初次接触一本期刊,读者对期刊的第一印象总是从整体外观获得的,这一印象可能会持续很久,并直接影响读者对期刊的态度、行为,最终影响阅读效果。因此,美编能否把握期刊的整体印象才显得十分重要。
如何在万千期刊中突出你的存在,要使读者一眼就被你吸引,我以为色彩的作用将使期刊整体印象以及影响力充分地显现出来。美编将色彩作为基准基调,对它进行比较、遴选,从而形成独到的色彩效果,强而有力的宣示着自己的色彩印象。另外,将色彩的整体感与局部变化融合于期刊的设计之中,从色彩的冷暖、基调、组合、对比的运用到色彩的特性:和谐性、情感性、时令性的把控,从封面到内页既统一又追求变化的色彩处理,让期刊色彩有一种层次变化和递进的韵律感,由此又可获得阅读快感,克服些许的视觉麻木和疲劳。色彩的作用千变万化,如果把握得当,美编就会在架构色彩的过程中给读者带来享受和美感。而有了这美感,让读者眼前一亮,被读者关注也就实现了色彩的目的和作用。
色彩的力量
美编作为期刊形态的把握者,关键是通过视觉感应力来吸引读者目光,常言道:色彩是视觉最响亮的语言。色彩作为诸多艺术形态中最为活跃的视觉元素,最容易感染人们的心理,从而形成喜爱与否。期刊直观面对的是读者,应从各个方面想方设法让读者产生好感,色彩的力量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从读者心理出发,合理地运用色彩,使之色彩富有特性、个性和张力,投其所好以求得读者感情上的共鸣,这一点是很值得美编进行认真分析和不断探索的。
读者往往将期刊与特定色彩联系起来,两者呼应,使人产生一种“符合逻辑”的视觉心理,这样会有助于记忆与识别。反之,如果色彩与期刊之间严重脱节,两者互不协调,则不利于核心理念的传播。另外色彩还具有极强的精确性和专一性特点,它必须符合企业文化性质,什么样的文化内涵就有什么样的视觉特性,就应该用什么样的色彩去体现。
色彩的专一性是在整体、简洁的特点下实现的,比如各国国旗均有这样的特点。当然色彩的专一性还为各行业所利用,它承载了大量企业信息和文化信息,形成了属于各行业自己的视觉符号,例如:邮政的绿色,粮油的黄色等等。利用色彩的专一性,突出期刊与企业的关系,也需要让色彩的属性和企业质地体现出来,而且要有足够的饱和空间,要让读者自始至终都因期刊色彩而感觉到氛围的存在,企业的存在。
总之,简洁明快,一目了然的色彩以及视觉感应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读者而言,过于复杂的色彩关系则容易引起视觉混淆而达不到突出醒目的效果,从而削弱色彩的力量。色彩的和谐统一总是要比眼花缭乱更能为读者所打动,试想我们在报亭前看到或感到的是:彩色比黑白醒目,大色块比图片醒目,这就是色彩的感染力,它会通过人们的视觉感受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和类似物理的效应,形成丰富的联想、深刻的寓意和象征。感染力既是色彩的力量。
色彩的魔力
期刊既是各种信息的物质实体,同时也是社会时尚、风格的表现载体。美编在设计并实现期刊传递信息等物质功能的同时,还必须有审美的精神感染力,一种足以影响读者心理的精神魅力,而这种精神魅力依然离不开色彩的支持。
期刊一般为定时性出版物,不同的阶段和时期就有不同的色彩影响力。冬季采用的暖色调使人感到温暖;夏季看到绿色使人感到宁静凉爽。许多封面设计者或者美编都不同程度地注意到了这一点,天寒地冻之时选用以暖色调为衬底背景,企业职工身着棉衣的照片作为封面,让人感到温暖稳定;酷暑盛夏则选用青年女工身穿裙装,再配以湖畔溪水作背景,看后给人以休闲、清纯、凉爽的感觉。总之,色彩不光可以给读者一种空间的存在,也可以令读者感到季节的变化,这也就是色彩的魔力。当然色彩的魔力细述起来还有很多,比如:同类色组合,将同一色相而深浅明暗有差别而又相近的颜色组合在一起,色彩会呈现出悦目而又有变化又协调的美感来。比如类似色组合,它们的色相虽不同但却相近,相差不远,组合起来也易获得协调感。
书籍和杂志是时代的函数,美编要时时追问为什么某些期刊会流行,美编必须架起好奇的天线感应四方。但是很多事物,尤其色彩是诸多设计中最为生动,最为活跃且最具流行性,一不小心便会逃脱无线的侦测,这时候就该马上去捕捉、去追、去学习,这就是美编。
(作者单位系五矿国际广告展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