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浓
摘 要:有人评价梁漱溟的学说具有普世价值和现代意义,无疑把梁先生的学说片面地局限在了特定的历史范畴;同时以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理解梁漱溟的学术,就会降低梁先生学术本身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梁漱溟作为现代新儒学的奠基人之一,其开山鼻祖的地位更是不可撼动的。胡适曾评价梁漱溟的学说,认为“新孔学”将纷繁复杂的人类文化简括得过于简单,犯了“笼统”的毛病,把人类文化主观地放进了三个公式里,表面上整齐好玩,实质上闭眼瞎说。而我只想说,不可否认,当代中国的环境造就了梁先生独特人格特质和学术思想,作为现代新儒学的早期思想,虽然有不足之处,但梁先生随感而应的学说已经超越了时代本身,对后世的意义和价值不可估量。
关键词:梁漱溟;直觉;随感而应
中图分类号:B26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22
梁漱溟作为新儒家思潮的开山鼻祖的地位不容置疑,而他的直觉理论是其早年所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在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认同陷入危机,受到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的时代背景下,梁漱溟比较东西方文化之异提出了直觉理论。直觉理论是梁漱溟将中西文化融合的一个很好的证明,是在符合儒家“仁”学的基础上,能让人修身养性的一种体悟方式。
一、直觉理论的主要内容
梁漱溟的核心思想“随感而应”,简单来说就是生命随着我们对世界千变万化的感知而变化。随,从也,带有时间性;但是为逻辑上的在先,即是根据对生命的体验,因不同的生命状态而变化。所以随应感而应,是生命对万物的应答。感和应本是对生命体悟的同一状态,且万物在自我的感受中已然是吾心的涵养,但不得已而需要世俗的语言来理解,所以我们说是逻辑的在先。主体的感,是感于自身与外物的关系,是生命之感,是一体性的。梁先生认为万物是主观的心所派生的事物的方法——直觉,亦是心之所法,分为“受蕴”和“想蕴”。受蕴是指人心随感而起的苦、乐、喜、忧等情感;想蕴是指人心的想象作用,或想象的能力。因此,我们以直觉之法,主观所增于客观,自觉声音之妙、绘画之美,感而遂通,通宇宙生命为一体,将生命一以贯之。任何概念都是活的,生命之魅力也在于以一而变化,变而为一。生命本身在不断地旋转,概念通过我们的感觉定义,而感觉取决于生命,因此,生命一旋转,概念就变了。超越于肉体的生命是无限的, 那么随感而应,从头至尾都带有生命无限的旋转,带有生命的张力。
梁漱溟学说的出发点是:建立大我的存在状态,从人类生命本质状态出发。我认为,随感而应的前提,就是我们需要遵照我们原样生活,即冯友兰先生所说的变化气质,因为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和状态已经和随自己本身生命状态呈现的方式而不同。人们会因习惯或是认知影响我们对事物的直觉,使我们与原样的生活背道而驰。比如,我们习惯了不公平,习惯于随波逐流,习惯于从小社会灌输的行为和道德准则,这使我们变得麻木,所以我们通过直觉的方法,以直觉为导向,不断体验自己每一段生命的存在状态,建构万物,同时就是在修炼和提升我们的德行,完成人格之名。感性和知性共为一体造成直觉,直觉形成万物一体就是不变之易,即产生万物的力量,具有决然一体性。
二、梁漱溟直觉理论的重要意义
1.直觉的道德实践——生命
只有通过直觉的方法才能体认出宇宙的生命,我们能说梁漱溟人性本善和直觉的概念来源于孔子顺应自然的思想,而批判地接受泰州学派的自然主义和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认为认识不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而是对人心的独特体验。这种反省内求的认识路线,决定了梁漱溟对世界本源的独特探索,世界是生命即人心的发用流行,宇宙万物是生命本体所衍生出来的表象和意志的世界。
直觉能呈现生命是因为其存在意义上体现生命的本性。宇宙的核心是人的生命,只有直觉能够体现出生命本体的本性。
直觉作为不变之易,体现出生命本体的本性。生命有几方面的意思:其一,“生”不仅表示着生活,也表示着生命,需要肯定生命在此世的意义,即体即用,需要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体证。“吾日三省吾身”,省,“视也”“察也”; “从眉者,”未形於目也。 译注:即省是并未通过眼睛而成形。省即体验, 亦是直觉。所以省只认识而无判断,遇事知识当下随感而言,全凭体悟。身,并非就是单纯的肉体,还承载着生命。就是我们依靠体证实现生活与生命、小我和大我的融合。
其二,生命具有创造性,天道变化,就是说万物存在状态就是不断变化的,万物皆备于我,体现在生命就是不断地超越和不断地创造自身的过程,达到了更高的阶段。生命存在的目的就在于创造,不断地翻新,超于个体生命的有限,终达视天下无一物非我之境,达到对天命的自觉。感通即是为了知命,表现为精神主体的挺立,强调其顽强的生命力,因而除了要向内求助于己,还要具备不断奋进的精神。
其三,生命具有主体性。生命是自在自为的,不同于动物属性,生命只能以其自身的形式存在而非对象化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与亲民,诚然就是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内圣是小生命到大生命的过程,外王就是与百姓的交融,明德意义在于经验中的人的自明中使大都本有的德行,破其遮蔽,不拘气凜,得以开显发扬。
2.直觉内在修养——儒家的仁
我在阅读梁漱溟的相关文献时发现,很多人是从柏格森的直觉主义来论证直觉作为本体论对宇宙的本质和实在的意义。即只有靠直觉才能把握生生不息、运动不已的宇宙万物的生命。梁先生是在批判地继承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因为,柏格森对宇宙的创造是随心所欲的,而梁漱溟更是在后期为直觉加了理性的因素。直觉没有框架和教条, 遇事随感而应,与理性结合,谋求中庸。
随感而应以生命为基,以直觉为生生不息的力量,仁就是其最终通达状态。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因而通过道德实践的方式,才能使人进入“本体”的境界,即“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或“天人合一”的境界。梁漱溟认为锐敏的直觉就是仁,仁就是从本体里面流露出来的直觉。我的理解是直觉是认知能力和实践功能的结合,即对生命的认识和实践。孔子的仁的学说就是直觉的道德实践。仁,即本能,情感,直觉。《论语》中记载的都是仁的存在状态,仁(寄)为体,而人的感为用。爻辞:“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感即为知性直觉,所谓直觉,为不易之变,通,即一体性而为。作为敏锐直觉的仁本身也兼具体用,因此能寂其体而感其用,即求助于内心。梁漱溟认为 “心静无欲”为“仁”,想合天理,就听凭直觉,活动自如。更关键的在于可“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做学问就应该静默观察,反求诸己。孔子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这个率性就是指直觉。正是王阳明所说“良知”的道德本体,正是梁漱溟“一任直觉”“反求诸已”内省式修养方式之所在。
其一,梁漱溟强调儒家的仁作为直 觉,首先是一种情感表现,反映现在回归于其本能生活,对周围世界纯任自然的随感而应和敏锐感通。大的生命(宇宙)里流行自然之理,《四书》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指万物,位就是指万物最本真的存在状态,都是充分表现生命自然的意思。
其二,反映在直觉的存在意义上的体用一如,儒学是以生命为其根本的,“直觉是从生命发出的,直觉之所以能尽其用,因为生命合乎生命自己顶合适的理,是在生命顶不受妨害的时候,故能合乎生命之理”,生命为体,生活为用,“我欲仁,斯仁至矣”的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那要如何做到,即是人心的静的状态,感通生命的存在就是良知之体的发用流行。生命就是宇宙的本体,凸显宇宙自身的流动性,儒家讲发用流行,即生命生生不息的流动状态。
三、对直觉理论的反思
很多人指责梁漱溟将理智和直觉对立起来,说梁先生对科学主义的反对带有浓厚的反功利主义和非理性主义色彩。科学主义本以主客二分的观点看问题,而梁先生所述,认为直觉中我与所处的宇宙自然是浑然不可分的,其以主客合一的角度来想问题,为求的不是生命之长短,而是生命所依,安身立命之所,并不可同一而论。这就涉及理智和直觉本身方法的不同。理智是科学的方法,是静止的,机械的,割裂了知与行、情与理、内省与外求的关系,其形成概念的方法是分析。而直觉形成概念,认识事物是对生命对象的直接体悟,将自身置于对象之中,直觉的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夹带着同一,因而主体和客体的矛盾在这里得到了圆满的解决。直觉强调体悟功夫,以生命的本质当作出发点时,生命即本体,不认定确切的事物,全凭生命感受,以此贯通宇宙万物。
金岳霖批判梁漱溟的直觉主义认为:“梁漱溟自称是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这是危害性特别大的行动,不管思想正确与否就本着它去行动,从辩证唯物主义者看来,这简直是罪恶。”这是从唯物主义的观点批判梁先生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我们且不说能否有立场,单从这句话本身存在着对梁思想的误解,梁的直觉学说确实包含对生活负面的东西也报以肯定的态度。因为生命本能之中存有欲望,我们将宇宙贯穿于生命本体的体悟中更可能会有所懈怠,造成主客顿息其位兮。而作为道德实践方法的直觉即功夫即本体,而没有即本体即体用。若没有梁先生后期对理性的添加,那么寂体通感达到心静无欲,必然是不完善的。因而梁漱溟提出将慎独作为防恶和不仁的一个具体措施,作为修养功夫以达无对,慎独之慎就是对宇宙生命的不懈,独就是无对,从而在克服生命的欲望之时,能用生命得以不断地填充。
四、结语
梁漱溟学术思想以“随感而应”为核心,直觉就是能还感万物,构成万物的核心。直觉的核心是儒家的仁,其主要目的就是把直觉归结于人的本能,道德良知和道德情感,这使直觉有了本体论的意义。而在“感”的过程中,直觉与生命的体验相辅相成,宇宙万物也随着大生命之成而得以彰显。之所以说梁漱溟早期的直觉思想存有缺陷也是因为梁先生虽以主客合一来分析问题,但是直觉并无体用,后期对于理性的添加,使直觉上升为慎独,真正使随感而应达到寂体通感,心静无欲。这对中华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良发.全面评价梁漱溟:从学术思想到人格特质[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6).
[2]梁漱溟.梁漱溟先生讲孔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陈奇娟.梁漱溟“内圣外王”思想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 2011.
[4]郭齐勇,龚建平.梁漱溟哲学思想[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