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外交成果

2016-10-14 12:11陈晨
求知导刊 2016年24期

陈晨

摘 要:当今社会,文化外交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软实力资源和外交手段。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外交使命任重而道远,成为我国展现自身独特文化价值理念、开辟特色发展道路和树立大国形象的有效方式。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外交就受到我国领导人的重视,在国际周边环境对我国不利的情况下,毛泽东主席运用文化外交打开了我国外交新局面。因此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外交成果不仅是对我国开展文化外交工作经验的总结,更会给我国今后的文化外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文化外交;外交成果;外交举措

中图分类号:D82;G12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7-13

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实行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和外交上不承认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于摇篮之中。面对不利的外部环境,如何打开中国外交新局面,树立新中国的国家形象成为外交工作的重点。毛泽东主席巧妙运用“文化先行”战略打开了新中国外交新局面,增进了中国同目标国家之间的理解和友谊,在我国外交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新中国成立初期灵活运用文化外交形式多样的策略,不仅积极参加国际文化活动,如派遣艺术团出国演出交流、文化人士互访、乒乓外交、围棋外交等,而且还积极筹备举办各种国际文化活动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如举办纪念世界文化名人活动,为非洲国家培训杂技演员、扶植建立杂技团,在英国、德国等地举办画展,这些举措为新中国走向世界开拓了广阔道路,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首先,积极塑造了新中国的大国形象。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局势紧张及不利的情况下,为冲破外交封锁,文化外交成为我国外交工作和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外交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独立自主的新兴大国形象,向世界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当家做主。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外交举措形成了新中国文化外交事业的优良传统,给尚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留下了较好印象,获得了对象国家的好感,而对已经建交的国家,则更加巩固了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使世界重新认识中国。改变了许多国家对中国存在的偏见和疑虑,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更多的尊重和支持。

其次,成为政府外交的“开路先锋”。文化外交作为传统外交的有益补充,对政治外交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在当时对外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处于紧张、非正常状态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外交无疑取得了政府传统外交起不到的良好效果。如打开中美两国人民友好往来大门的“乒乓外交”,中日建交之前两国互派艺术团访问等半官方的文化交流,这些举措使我国同一些国家暂时搁置下领土和社会制度等历史遗留问题的争议,传达了与各国建立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关系的意愿,在传统外交陷入尴尬境地下,打开了双边关系的新局面,为我国的建设事业争取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最后,为同世界人民的友好交往架起了桥梁。周恩来在1956年6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发言中指出:“各国人民在文化上的交流,正如经济上的合作一样,也是促使各国之间的和平、友谊和合作得到巩固的一个重要条件……作为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促进国际合作的一个方法,文化交流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就。”毛泽东主席通过派遣艺术团出国演出、派遣留学生、交换影片和广播节目、相互代办电影周、举行画展等民间文化交流活动,不仅为当地民众展现了灿烂瑰丽的中华文化,使之深深折服,更在文化交流中加深了两国人民的友谊,促进了相互之间的理解和认识,形成了友好的国际氛围。正如1955年7月17日美国《纽约时报》介绍的当时中国艺术代表团在巴黎参加艺术节的情况:“在舞台上出现了来自美国、共产党中国、芬兰、波兰、东德的演员们,他们开怀畅饮,谈笑风生,好像铁幕只是薄纱一般的东西。”文化外交作为“外交的先行官”对我国发展对外友好关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外交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对我国的建设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党和国家外交工作的宝贵财富载入人类和平、进步事业的史册,给我们接下来的文化外交工作以指导和借鉴。继承和发扬新中国成立初期关于文化外交事业的优良传统,能开创新时期文化外交工作的新局面,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影响力和国际地位,实现“中国梦”“强国梦”。

参考文献:

[1]周恩来.周恩来总理兼外交部长关于目前国际形势、我国外交政策和解放台湾问题的发言(之二)[N].人民日报,1956-06-29.

[2]葛慎平,范中汇,龚道全.金桥新篇: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5年纪事[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