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秧歌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演变

2016-10-14 04:08潘鑫
科学与财富 2016年28期
关键词:起源发展

摘 要:海阳秧歌是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其古朴的表演风格、严谨的表演程式、恢弘的表演气势而闻名于世。本文将就海阳秧歌的起源与发展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海阳秧歌;起源;发展

一、历史渊源

海阳秧歌是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海阳秧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比较明确,据凤城镇建设村赵炳书家藏《赵氏谱书》记载:“二世祖(赵)通,世袭(大嵩卫)指挥镇抚诰封武略将军。弘熙一年欣逢五世同堂,上赐‘七叶衍祥金额悬匾。谷旦,诸位指挥偕缙绅光临赐贺。乐舞生闻韶率其创练之秧歌,舞唱于庭,其乐融融。”[2]弘熙一年为公元1425年,这是有关海阳秧歌最早的的记载。据此,海阳秧歌已有587年的历史。

鞠春山在其《海阳秧歌初探》一文中写道:“据大辛家村辛悦生老人讲:明末该村辛璋光去江南嵩山少林寺学武功,归故后,于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教本村后生将少林武功架式用于秧歌鼓舞中。”[3]由此可见,海阳秧歌在明朝初期就已存在。

也有人对海阳秧歌在明朝就已存在的观点提出了疑义,詹仁中、蔡惠铭所写《海阳秧歌—宋代乐舞的影响》一文中,认为《赵氏谱书》中记载的 “舞唱于庭”的乐舞岂非是一般的平民百姓所能表演的,亦不可能是民俗秧歌了。宋代乐舞中有参军一角,据宋孟元志著《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参军色执竹竿拂子…诨者打诨,即调笑也。” 拂子就是现在的拂尘。宋代乐舞中的“参军”与海阳秧歌中的乐大夫,无论是使用的道具还是个性特点,都惊人的相似。宋代的乐舞表演有三部分组成,即参军色(歌舞的指挥者)、后行(伴奏的乐队)、歌舞队(主体表演者)。海阳秧歌表演也有执事、乐队、舞队三部分组成。如此看来,海阳秧歌与宋代乐舞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还有部分专家学者认为,海阳秧歌源于古老的当地民间艺术,它沿袭了古老的莱夷氏族祭祀舞蹈,持此观点的人把海阳秧歌的源头追溯到了上古的荒蛮时期。在海阳境内的一处龙山文化遗址—行村司马台遗址中,曾出土了一组做工精致的玉器,其中的玉璋一般用来彰显权力,据推测一般只有大部落的首领方能拥有。1994年,在盘石镇嘴子前村发掘东周时期齐国贵族墓群4号墓中,出土了一组7件的铜鼎和一套9件的编钟,9件编钟的音律已达到较高水平,这足以证明当时音乐传统确实悠久,想必对以后乐舞的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近些年来,关于海阳秧歌起源的观点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海阳秧歌属于外来移民艺术。持此种观点者认为:“秧歌本来就是由南方农村插秧时演唱的民歌发展、演化而来。因为实在水田中演唱歌曲,受场地限制,只便于‘唱而不长于‘舞,直到秧歌随人员的迁徙、移民等大规模的人员流动传到北方,才逐渐增加了手舞足蹈的部分,并渐渐演化成北方有唱、有舞、有小戏表演的秧歌。因此说,海阳秧歌即使受到当地民间歌舞的影响,其源头也来自于移民带来的插秧歌。”[6]且海阳历史上确有三次大规模移民,在1988年版的《海阳县志》中就有记载。

二、发展演变

长期以来,海阳秧歌在保持自身传统艺术风格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从内容到形式上发生着悄然变化。变化的主导因素源于社会生活的变化、人们观念的变化。当村民们的生活状态发生变化时,作为自然的、独立的个体--人的心态、观念也会随之发生悄然改变。

从有文字记载的明朝初期开始,海阳秧歌主要是以一种民间祭祀的方式存在,那时候的海阳秧歌主要用于祭山、祭海、祭神、祭祖等活动中,这一点从海阳秧歌“拜进”的礼仪中可以看出。“拜进”又称为“三进三出”,是在祭神祭祖的“三叩九拜”基础上简化而来的,主要用作两支秧歌队迎面相遇时互表敬意的礼节,在秧歌队进村和出村时都要用到。这种礼仪表演程式一直被人称道,究其原因,也是与海阳秧歌的祭祀仪式有关,尤其是在祭神、祭祖的活动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海阳秧歌原本用于祭神祭祖的 “三叩九拜”大礼简化成现在的“三进三出”的俗礼,原来主要用于拜神,现在主要用于拜人。清代《海阳县志》载:“秧歌率于新年灯节,及时取乐。”海阳当地民谣中也有“乡下秧歌进了城,先摆娘娘后耍景,正月十五不进城,过日来了撵出城”的说法。海阳秧歌开始由原来的祭祀性向娱乐性方向发展,这种变化使得海阳秧歌的娱乐功能更加突出,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贴近。

于蔚泉女士在其《海阳秧歌》一书中提到,就秧歌发展的规律来看,秧歌一般是先有“唱”后有“舞”,早期秧歌中的演唱部分大多是民歌小调、俗歌俚曲,表现的是民间情趣,一般与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关。舞蹈部分与演唱部分基本持平。随着明代商业的发展,戏曲艺术逐渐繁盛,而戏曲中舞蹈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当时大部分目不识丁的民众来说,舞蹈的表现更易于理解和接受,戏曲艺术以其自身的魅力影响着当时人民的生活。戏曲必定有“戏”的成分,这种戏剧性也是戏曲为广大民众所接受的原因之一。秧歌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受到戏曲的影响,开始借鉴戏曲中的戏剧因素,由“民歌小调”的演场转变为“秧歌小戏”的表演。虽然秧歌小戏中的情节远比不上戏曲剧目,但比单纯的民歌小调要丰富复杂的多,观赏性也大大提高。秧歌小戏的内容多以老百姓身边发生的事情为蓝本进行创作,充满了生活情趣。“海阳秧歌的小戏剧目经历二百多年的生生灭灭,流传下来的已经不多了。据不完全统计,现在还有完整文字剧本的‘秧歌剧只有不到20出。而剧本曲谱俱全的‘秧歌剧则更是寥寥无几。”[6]由于秧歌剧的编写和排演需要大量的时间,而当时演员多是文盲,所以排演一出秧歌剧实属不易。这种状况迫使海阳秧歌在形式上寻求改变。新中国建立后,大批文艺工作者响应党的“文艺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号召,纷纷下乡到群众中汲取艺术营养,从而掀起了海阳秧歌大普及、大发展的高潮。这种变化使得海阳秧歌开始向纯歌舞、进而向纯舞蹈的方向转化。这也是今天人们看到的大部分秧歌基本上是舞蹈表演的重要原因。

艺术要发展就必须要创新。海阳秧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纳各种外来艺术形式的精华,吸收其他艺术形式的优长以充实和发展自己,表演形式和程式日趋成熟完善,其发展符合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例如,为了营造气势和情绪,把原来的小花鼓换成大花鼓,手臂挥动幅度也相应变大,表演阵容也由原来的十几人增加到几十人,甚至上百人。这种改变使得海阳秧歌表演更具有粗犷豪放的气质。除此之外,海阳秧歌受武术影响,还吸纳了武术成分,这种表现在男性动作中尤为明显。《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东卷》中有这样的记载:“早在清顺治七年,有少林高徒辛璋光将少林武术架势教给大辛家村里的年轻后生,用于花鼓舞蹈的表演。乾隆年间,海阳大兴习武健身之风,每村都设有拳房,在冬季时节里,庄户后生多练武术”[4]。

海阳秧歌自形成以来,走过了五百多年的历史。从《赵氏谱书》中记载的洪熙一年“舞唱于庭”的乐舞开始,海阳秧歌就成为了民间“耍正月,闹二月,漓漓拉拉到三月”[7]不可缺少的节庆活动内容。古时,它是老百姓祭神、祭祖、求雨、祈福等活动的重要内容,寄托着民众的祈祷和祝福,;而今,它是群众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宣泄情感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成为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海阳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海阳县简志》,内部资料,1984.

[2] 山东省文化厅史志办公室、烟台市文化局编志办公室:《文化艺术志》第九辑,1985.

[3] 鞠春山:《海阳秧歌初探》,载于《舞蹈论丛》,1985年第四辑.

[4]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东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8.

[5] 于春华:《中国海阳大秧歌探索与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6] 于蔚泉:《海阳秧歌》,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

[7] 李群:《传统舞蹈》,山东友谊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潘鑫,河北省歌舞剧院演艺有限公司,国家二级演员。

猜你喜欢
起源发展
圣诞节的起源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奥运会的起源
清明节的起源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万物起源
万物起源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