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

2016-10-14 01:00刘岩
科学与财富 2016年28期
关键词:天水市村落传统

刘岩

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严格地说,保护传统村落和保护传统村落建筑,是事物的内涵与外延。但是,在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传统村落及其文化遗存,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2012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开始了传统村落的大规模调查工作并联合出台《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这些举措都为传统村落保护撑起了保护伞,也让传统村落在法治视野下有章可循。而甘肃省天水市处于中国快速城镇化的大背景中,传统村落的保护不可能独立存在,必然承受着外界社会的各种影响,虽然近年来,天水市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所以,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加强对传统村过的保护和利用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天水市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概况

(一)天水市传统村落保护现状

2006年武山县滩歌镇、秦安县陇城镇和秦安县凤山村、邵店村分别被命名为甘肃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008年秦安县陇城镇又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0年天水市将麦积区街子古镇确定为天水市历史文化名镇。从2012年5月中旬至6月底,天水市对全市传统村落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共完成65个村的村落基本信息、传统建筑、选址和格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居环境现状等方面的调查。2012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了第一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名单,天水市麦积区麦积镇街亭村、麦积区新阳镇胡家大庄村位列其中。2013年上半年,天水市住建局组织各县区网上填报了51个传统村落的基本信息。2013年8月,清水县贾川乡梅江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之中。2013年10月17日,天水市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和市财政局联合发文,决定在各县区初步评价推荐和有关专家评审的基础上,将9个村庄列入第一批天水传统村落名录。列入首批天水传统村落名录的9个村庄分别是:麦积区麦积镇街亭村、麦积区新阳镇胡家大庄村、清水县贾川乡梅江村、秦安县陇城镇娲皇村、甘谷县新兴镇蔡家寺村、秦州区天水镇天水村、秦州区天水镇庙坪村、武山县滩歌镇上街村和下街村。

(二)天水市传统村落保护措施

天水市通过科学规划、依法保护和多方筹措资金来推动古村落保护与建设。2009年,秦安县陇城镇成立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管理领导小组,麦积区街子村成立了民间古镇管理委员会,完成了《秦安县陇城镇总体规划》、《陇城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天水市麦积区麦积镇街亭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和《天水市麦积区新阳镇胡家大庄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2-2030年)编制,已报送建设部评审。秦安县兴国镇凤山村、五营乡邵店村、武山县滩歌镇、清水县梅江村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现已启动,正在编制。各县区也先后筹资2000万元加强名镇名村的保护。陇城镇先后投资325万元实施了明清街保护、古城维护、女娲洞加固、娲皇路改造和三国文化园建设等项目。兴国镇凤山村投资1000万元对上关明清街197间铺面、5000平方米历史建筑的保护。五营乡邵店村以大地湾文博物馆的修建为契机,投资500万元完成了2.5公里主街道改造扩建和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武山县滩歌镇先后投资67万元对明清一条街620米主街进行了青砖铺设,并修建了明清古街牌坊门,完成了《武山县滩歌明清一条街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胡家大庄村完成了15户古民宅的庭院维修保护工程。

二、城市化进程中天水市传统村落在保护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外在冲击

1. 保护资源面临竞争

2. 城市文化入侵村落

3. 资金困难

4. 规划滞后,缺乏可操作性

(二)内在问题

1. 保护与村民的生活断层

2. 村民有现实的建设需求

3. 基础设施改善滞后

4. 人口结构失衡

三、城市化进程中天水市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方法探微

(一)建立天水市传统村落的信息数据库

在对全市现有传统村落作全面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全天水市传统村落的信息数据库。天水市政府应完善普查调研,公布传统村落名录,实施分类保护、分级管理。一是全面完善普查调研工作。应采取“全面、规范、有序”的普查方法和步骤,对辖区内传统村落进行“三不漏”(不漏村镇、不漏线索、不漏项目)全面普查。二是建立和公布传统村落名录。应尽快组建多学科专家队伍,深入传统村落实地调研,系统清理传统村落遗产,高标准做好传统村落保护的价值评估工作,并在研究建立价值体系、评估标准的基础上,对传统村落进行甄别、分类、评级。选出一批有代表性的传统风貌保存完好村落,以市政府的名义公布,制定好保护措施。

(二)尽快出台传统村落保护法规,完善保护管理体制,创新制度设计安排,强化传统村落遗产的有效保护利用

1. 尽快制订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条例,完善保护制度

一是尽快出台保护法规。二是完善保护制度,扩大历史文化名村的评选范围,让更多的传统村落乡土建筑在加快城镇化过程中得到有效保护。三是完善土地置换“一户一基”的政策,加大传统村落保护用地的保障力度,支持村民通过城镇保障房建设进行异地搬迁或原地修缮等方式改善居住条件。

2. 完善管理体制,加强传统村落遗产的科学管理

一是加强科学管理,分级保护。二是重点抢救发掘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发掘、研究、展示、传承、利用,建立保护数据库,利用微机建档,方便查询。三是发动全民参与传统村落保护管理,建立“政府为主、企业为辅、社会参与”的传统村落保护新机制,把传统村落保护开发纳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三)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

1. 设立民间传承基地

2. 鼓励各大中专院校开设相关专业课程

3. 扩大保护范围

4. 传统村落保护与整治规划著作的编著

(四)开展传统村落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传统村落保护意识

开展传统村落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传统村落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努力提高全社会的传统村落历史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同时,应加强各级领导干部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知识宣教,定期开设传统村落保护专题,以增强干部队伍的历史遗产保护知识和意识。

(五)正确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关系

保护传统村落并不等同于拒绝发展,随着新农村建设在全国范围的展开,改善传统村落落后的居住环境,追求现代化生活是村民继续生活在传统村落不可替代的精神动力。但是,如果将新农村建设当成新村建设,就会造成传统村落千村一面的悲剧,那么传统村落几千年来创造的辉煌的历史文化遗产将被彻底毁掉。所以,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实现人居环境的现代化,这是传统村落生存的要害所在。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既要高度重视传统村落格局风貌、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乡土建筑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充分发挥它们的历史文化研究、教育、观赏等价值和作用,又要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落后的生活条件,实现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和改善村民生活需求相结合。

(六)传统村落的有效保护利用要与“合理整治、适度开发、发展旅游”相结合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在尊重当地村民意愿的前提下,以保护历史文化为前提,充分发掘传统村落乡土建筑、文物古迹等物质文化遗产,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统风貌格局等自然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自然景观价值,经过合理的整治规划,发展以参观游览传统村落民居、体验民俗风情、欣赏田园风光和休闲娱乐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人口回流,聚集村庄人气,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传统村落落后的生活条件,在精神上和物质上村民也就自愿地加入到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整治当中,进而实现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传统村落旅游业的发展必然推动传统村落环境治理,推动村庄的整体建设发展。由此可见,发展传统村落旅游,有利于保护传统村落的珍贵历史资源和古朴休闲的自然环境,促进传统村落的科学整治规划。例如浙江省的诸葛村、山西省的皇城相府等的成功打造,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较早的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村落传统风貌得到保护,当地经济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Z].2005-12-31.

[2]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和评价办法[Z]. 2013-03-29.

[3]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文物局.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Z].2012-10-17.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全文)-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Z].2012-12-31.

[5]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6]王小明.传统村落价值认定与整体性保护的实践和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02.

猜你喜欢
天水市村落传统
林中村落
静谧村落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精彩童年“玩”味无穷——天水市新华门小学社团活动走笔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谈“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思考——以天水市为例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老传统当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