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好从食品安全到安全食品共治发展环境

2016-10-14 16:20
福建轻纺 2016年4期
关键词:共治报告食品

打造好从食品安全到安全食品共治发展环境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食品安全的共有2处:“人民群众关心的医疗、教育、养老、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城市管理等方面问题较多。”指的是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说明了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而在2016年重点工作中,则把食品安全列入健康中国的话题,提出了“为了人民健康,要加快健全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严守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的每一道防线,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无论是说过去的问题还是提未来的工作,食品安全都“并列”到了多项社会发展举措之中。食品安全已经从一项具体的工作升级成为一项基础性原则性的理念,被融入和贯彻到了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的发展大计之中。

回顾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食品安全的表述,就可以感受到中国食品安全升级的步伐。2013年,多处提及食品安全问题,表现出政府的焦虑,2014年只讲了“要把饭碗牢牢的端在自己手里”表达了政府的信心和努力的方向。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全过程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农产品”和“过程”两个关键词,道出了食品安全工作的着力点,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出了“权威”、“严守”,提出了“放心”,指点的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方式和目标,如果说2015年政府引导企业把食品安全工作的目的从“守底线”转向“促发展”,那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倡导的就是食品安全作为一项力度空前的决策,渗透到党和政府的每一项工作任务当中,成为国家实现各项整治经济发展目标的基础。成为白姓走向小康之路的基石。其内涵的核心与主题,就是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从“促发展”到“谋共治”,这无疑是食品安全的又一次升级。

针对“两会”的民调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些新词如“中国梦”“一带一路”等都成了互联网搜索的高频词,“互联网+”、亚投行、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扶贫、人民币“入篮”等也是网民搜索最多的关键词。教育公平、食品安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养老……这些昔日的热点、难点逐步得到改善,成为“热度上升最慢”的话题。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存在,但公众已经能够以相对正确的态度,相对科学的视角,来看待当前的食品安全现状。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党政同责、标本兼治,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完善统一权威的监管体制和制度,落实‘四个最严’”的指示,已经把食品安全的监管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社会共治,同心聚力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基础已经形成。

政府工作报告不仅指明了食品安全实现共治的方向,也提出了实现食品安全共治的方法,那就是以健康为根本,以严管为核心,以全程为路径,以放心为原则。这其中,吃出健康的追求提升了,党政同责监管的权威性加强了,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链拉长了,百姓不仅要安全还要放心的要求高了,社会共治的目标把食品安全的命题放在了公众的面前,作为第一责任人的食品企业不是减轻自身对于食品安全承载的分量,而是要付出更大的担当。一方面,守好底线,做大品牌,作强产业,以安全促进发展,在发展中升级安全。另一方面,参与到国家食品安全建设的进程中,调动起一切积极因素,共同打造出从安全食品到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环境。更为主要的是,通过食品安全的共治,形成推动整个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的动力,保障和促进食品行业实现优化改革的宏图。共治是成长的动力,为此,食品产业应该以更加博大的襟怀,以创新的思维、融合的方式,凝聚身边的一切正能量,共同创造出最大的获得感。

食品安全事关民生,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念之再三、铭之肺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食品安全是一份大责任,这份责任,食品行业内的每个企业已经别无选择地扛在肩上。报告政令已出,国家大计已定,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7%的目标任重,十三五实现小康的目标道远,“奋斗才能赢得未来”食品行业同仁必当凝心聚力,奋发进取,担负起自身神圣的责任,守好安全底线,推进社会共治,用放心健康的产品,以不断强大的产业,推动各行各业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良好开局。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颖)

猜你喜欢
共治报告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多元共治”乐融融
食品造假必严惩
报告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
报告
报告
探索代建制 共治团结闸
食品安全共治 各方需依法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