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家洪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9-0388-02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课内知识的外向扩展。既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用以巩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手段。对于小学生来说,作业是他们自主学习的主要载体,是小学生处理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新课改要求我们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作业设计也应有相应的新理念、新方法。我们如何在学生作业设计上落实新课标精神呢?带着这些问题,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拜读了许多名师的宝贵经验文章,对新课标下的语文作业设计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现在我把自己学习研究的一些体会,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点滴感受。
新课标下语文作业设计的主要原则
当前,基础教育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即由过去的应试教育向顺应时代要求的素质教育转变。这对于语文作业设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语文作业应当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应当彰显语文作业设计的新理念。具体地讲,新课标下语文作业设计除了遵循一般的教学原则外,还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主体性原则。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主体性应当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和发挥。因此无论是知识向技能、智力的转化,还是知识向情感、价值观的转化,都离不开学生自身的主动思考、独立实践和反复练习。发挥主体性,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作业动机。作业的宗旨要明确,要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业的难易要适度,要有利于实现由前一个发展水平(即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向后一个发展水平(或称"最近发展区")的转变,能让学生尝到"跳一跳,摘桃子"的情感愉悦。作业的形式要活泼,能让学生一见作业便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要充分发挥反馈在强化动机方面的作用,多设计一些反馈性作业。其次,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其生理、心理、知识水平、接受能力、意识倾向、兴趣爱好等存在着个别差异。这就要求设计作业时心中有学生,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对作业的量度和难度作出适应的调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取得某一层次上的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2)系统性原则。合理构建小学语文作业的结构体系,是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根据系统原理,合理的结构体系首先应是目的同一的体系。同一的目的是系统的统帅和灵魂。对于小学语文作业各个板块和训练点来说,其同一的目的就是语文课标中明确规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因此,作业设计需要以课标为准绳,依据课标对作业体系进行定向和控制。
其次,合理的结构体系应是整体协调的体系。任何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元素的综合体。诸元素相互协调、动态平衡是系统赖以存在的基础。小学语文作业的各大板块,如"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作业"、"综合性学习"等;各个训练点,如"识字与写字"里的汉字结构、查字典、正音、写字等,都应统筹兼顾,形成合理的比例和序列。再次,合理的结构体系应是开放的体系。任何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外界环境之中,都会与系统之外的事物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联系,都应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同样,小学语文作业结构体系也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也应根据时代的需要和环境的变化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变革。
(3)启发性原则。课标中强调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小学阶段是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思维形式开始从以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一些良好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如独立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等,亦已有所发展。由于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小学语文作业死记硬背、照抄的机械性作业占有相当的比例。这类机械性作业,虽不能说一无是处,但比重过大,肯定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为了达到训练思维的目的,小学语文作业应当最大限度地减少机械性,增强启发性。设计的作业要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广泛性、深刻性、批判性、逻辑性、敏捷性、创造性。
(4)渗透性原则。小学语文作业有机渗透其它学科的内容,首先是由小学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的。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教好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学习其它各门学科,获取更多的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和前提,而且教材本身广泛地涉及思想品德、社会、科学、历史、地理、劳动等诸多学科的内容,与其它学科有着难以割断的联系。正因为如此,课标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再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小学语文作业有机渗透其它学科的内容,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实效性原则。物质资料的生产十分讲究投入与产出,学生作业也应该讲究效率。诚然,学生作业需要一定量的投入,没有一定量的投入,就无法实现知识的巩固和消化,也就无法实现知识向技能、智力的发展和转化。但是,语文作业并非"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依靠"题海战术",不仅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有时反而适得其反,走向事物的反面。再者,小学语文作业份量的畸形膨胀也全阻碍学生其它方面的正常发展。因此,合理控制作业总量,就成了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从语文学科内部来看,除了语文课外作业,还有语文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可以激发兴趣,发挥特长,发展个性;可以陶冶情操,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然而,课外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作业负担过重,势必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和其它语文课外活动形成巨大的冲击。再从小学教育的全局来看,课改后的小学课程体系,学科课程门类众多,活动课程异彩纷呈,环境课程亟待开发。这一切客观上已经不容许小学语文作业无限制膨胀。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当从外延无限扩张转向内涵充分发掘,坚持效益至上,以质取胜,在确保实现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控制作业总量。教师更应敢于创新,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满情趣的开放性作业拓宽语文学习途径,使学生在广阔的时空中学语文、用语文,在玩中学、在实践中学、在生活中学,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