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的策略

2016-10-14 22:04张向阳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创设物理情境

张向阳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9-0297-02

传统的教学模式妨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探究式"教学方法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最后练"的传统模式,把问题的提出、模式的建立、猜想的预见、假设的论证、结论的应用提升为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习惯。在新课改下,探究式教学成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只有让学生学会探究,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能力,实现新课改的目标。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笔者尝试了探究式教学,从中取得了一些经验。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应用探究式教学。

1.创设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特征

1.1运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本知识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教学内容都能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要以此为良好的契机,立足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问题与疑问是探究式教学的起点,也是探究式教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努力创设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物理问题情境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时,教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冬天原野里的大雾,房屋上的白霜,西藏的雪山,树枝上的冰凌;展示春天到来时,冰雪融化成水;展示火炉烧水时水壶上冒出白气,茶杯上的白气遇冷变成小水滴等现象。创设出"雾、霜、雪、冰是怎样形成的""水为何会变成白气""白气又为何会变成水滴"等一系列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2通过做实验、提出实验问题,创设手脑并用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实验是进行探究的灵魂。很多物理现象,如果补充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去试一试,可以激活探究欲望,使学生体验到物理过程的内在美,如讲声现象时,遇到这样一道题:给开水瓶灌水时,发出声音的音调是逐渐变高还是逐渐变低?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音调变高了。然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分析:声音是靠空气的振动发出的;当往水瓶里灌的水越多,则空气柱越短,空气的振动越快,频率越高。学生恍然大悟。又如在讲凝华和液化时,用塑料饮料瓶装半瓶水,放到冰箱的速冻室里,一段时间后拿出来,可以观察到"霜"和"露"的再现;手握铅笔探究压强,用一个皮碗吸在课桌壁上挂衣服或钥匙等来探究大气压的作用。学生无不感到快乐。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通过创设一些奇特、新颖、有趣的实验引入教学,会使教学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实验心理学认为,创设实验情境与实验教学效果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其本质在于视觉形象与特定意义的结合;从而有效地引起学生的视觉追求,思维激活,记忆强化。物理实验的事实表明只有当学生被教师设计的实验情境所感染,或者思维进入预定情境之中时,实验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通过实验创设情境,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能力。

实验往往会让学生感到出乎意料,能顺应学生的"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的心理,大大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产生的新信息要遵循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引发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的思考。在学习《大气压强》时,先做瓶"吞"鸡蛋、复杯实验以及利用可口可乐瓶制作的气球实验。这些实验现象使学生不解,"瓶口小,鸡蛋怎么进去的呢?水为什么不会流出来呢?气球为什么吹不起来呢?"带着这些疑问,学生进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

2.课堂教学思维开放和能力培养特征

探究式学习是通过发现问题,研究探索,从而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形式。探究式学习关注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结果的过程,关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途径。因此,实施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具有思维开放特征,所有问题应启迪学生充分思考,必须给予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例如,教学"研究怎样利用磁场获得电流"时,我们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学生提出:感应电流的有无与磁场强弱有关,与磁场方向有关,与电路是否闭合有关,与闭合电路在磁场中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有关,与闭合电路在磁场中的面积大小有关,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有关,等等。在判断猜想正确与否的途径上,学生提出了做实验、读课本、查资料、问老师等多种方法。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开放性。

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努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例如,在设计研究某个问题的方案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思维能力;在完成某个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实践探索能力;在研究某个物理知识与科技、生产、生活的联系的问题中,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发现问题、分析研究问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3.课堂教学实践探索特征

实践是探究式学习的灵魂。实施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加强实践探索活动,让学生围绕研究的问题,在实验、观察、统计、读书、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访问、调查、分析现象和数据等大量实践、探索活动中,丰富感性认识,训练、提高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探索活动,一是要组织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对于"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平面镜成像有何特点"等等问题,我们都不是先公开结论,而是指导学生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二是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三是要重视引导学生掌握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调查访问等方法。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点燃孩子们心灵智慧的火花,不失时机地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探究能力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创设物理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只因是物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处处留心皆物理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