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好初中语文方法浅探

2016-10-14 12:48何利群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兴趣初中语文方法

何利群

摘要:把语文课教好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的迫切愿望,但同作任何事情一样,没有一个科学的方法是行不通的,本文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指出了从创新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生视野;巧妙设疑,激发情趣;联系实际,引起深思;营造氛围,培养精神方面努力,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兴趣;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9-0079-02

1.创新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还不强,但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这时教师可利用教材中描绘的情节、场景、画面,通过提问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描写的意境中去,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1.1把握课题,引入情境。初中语文教材中,其作品有较大的时空跨度,包含古今中外,许多课程内容并不是学生生活阅历中的。在新课教学中,怎样将学生引进语文教材特定的情境之中,缩减学生同教材的时空距离?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对教材进行深入的钻研探究,把握文章的写作环境,体会文本的情境,找出文章的情感闪光点。对作品写作环境进行导读或简单介绍时,应将作者的人生体验或作品的感人情境予以生动描述,以便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中。如教学《水浒传》时,教师叫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并点评朗读者,或让学生观看相关影片。这样,学生便能置身情境中,把握文章内容。

1.2当我们在鉴赏语文作品时,必须发挥想象,通过文字体验作品的美感。因此,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应加强情感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发挥联想与想象,把握作者的心境,并与之相契合。如教学《风筝》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亲情的含义进行感悟,感受文中深深的手足之情,并学习鲁迅知错必改与严于自省的情操和美德。

1.3绘声绘色,优化情境。在语文作品中蕴含着各式各样的情与意。而情境教学正是以情作为纽带,通过教师的"情"对学生心灵的"情"进行拨动。语文教材里的文章很多是为时而写,为事而著,不管是叙事写人还是抒情议论,均蕴涵着作者无限的情思。与影视文学相比,语文教材并没那么直观,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点拨,渲染氛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飞翔于知识海洋。

2.营造教学氛围,发展个性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和生活性很强的学科,它中间覆盖文学、历史、哲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又对生活中信息进行的反馈及情感思想的抒发,内容随生活不断更新变化的。老师和学生之间应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蔼可亲的关系,为他们提供一个平等学习的机会,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模式,让他们的思维动起来,使得他们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思想,要让学生质疑、提问,对学生的意见要予以采纳,对学生错得思想加以纠正,鼓励其发表意见的精神,提倡各抒起见。让学生养成敢说、敢问、敢辩的良好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

3.丰厚的教学储备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理所当然地要热爱语文,这是前提。阅读、写作、观察、思考、搜集、整理,是做好语文教师的最基本的能力。积极、乐观、向上、热情是做好语文教师最起码的态度。懂得珍惜、学会善待、富有爱心这是责任的要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这里把教师的作用就提到了一定的高度,而事实也的确如此。要成为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除具备以上的素养之外,更为重要的还必须有丰厚的教学储备,包括知识积累、语言表达、文学功底、情感意识、思维方式、课堂驾驭能力等诸多方面。语文教师只有充分挖掘出自身的潜能,比其他学科教师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才能保证语文作为工具性学科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尤其是新的课程改革纲要的实施,进一步明确了语文学科的地位,改变了人们思想意识中语文谁也能说、谁也能教的错误认识,使其走向科学、合理、人本的发展轨道,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指明了方向。课堂教学中,教师渊博扎实的专业知识,往往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身的修养风度给学生留下更美好的印象,教育作用也才能得到良好的体现。另外,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审美情趣、乐观的心态以及不断探究的精神将为个人的进步和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4.全新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自始至终强调教学要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注重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教育家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没有平等的教育称不上是真的教育,国内外成功的实例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高中语文模块的设置留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其意图不外乎给予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的权利,而教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归根结底,语文教学还是要回到"本真"上来,凸显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最大限度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兴趣、人格尊严、心理需求和个性差异,还要关注学生的课堂实践能力,关注学生课外获取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只有创新教学思维,创新课堂结构,才能让教学长盛不衰。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有利于陶冶学生的心灵,有利用调动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兴趣初中语文方法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用对方法才能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