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品德教学重在实现三个突破

2016-10-14 08:24杨松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

杨松

摘要: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突破"一言堂和满堂灌"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试题答案的单一性,探索开放型试题,培养创新能力。

关键词:中学思品;课堂教学;强化知识;突破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9-0049-02

思想政治学科中考时实行开卷考试,是强化对考生素质能力的考核,培养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体现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创新要求。这对政治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为适应开卷考试,培养创新人才,思想政治课教学就应突破传统知识教育的束缚,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新构筑全新的教学理念。我认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实现以下三个突破。

1.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陶行知先生关于"五大解放"的思想对当前中学政治课教学改革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目前,广大政治课教师仍以传授课本知识为己任,把政治课学习应有的广阔空间局限在课堂之内。因而教师要敢于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树立"大思想"的观念,不仅指导学生学好教材,还要鼓励学生多读思品课外书籍,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仅搞好课堂教学,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精神;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要鼓励学生质疑好问,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中考试题强调不脱离教学大纲,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因此,满足于课本知识的横耕竖犁显然是不够的,应该不拘泥于对课本内容具体详尽的讲解,一些知识性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学,腾出时间补充相关的课外知识或选取有价值的热点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启迪思维。例如:初二法律常识开篇课——前言,让学生弄清学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道理。我以书本第3页漫画"视而不见"作为切入点,启发学生思考"视而不见",反思"视而可见",并提出问题:如此危险,此人是知险而行,还是不知其险呢?"视而不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反思:"视而可见"情境是怎样的?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样的课堂教学既紧密联系了学生的思想实际,又加强了学科与生活、社会的联系,让学生关心生存环境,关注社会焦点,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是思品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对此,我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指导学生阅读各类书刊如《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报》、《时事》杂志等;二是每天让学生收看《新闻》和《焦点访谈》,并作好摘记;三是开展社会调查,撰写思品小论文,进行全校评比。这样,思品课教学逐步将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学习思品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2.突破“一言堂和满堂灌”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学生是主体。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政治课要优化教学过程,必须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他们只是一个被动的受体,这样的方法不但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而且助长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阻碍了学生的素质的提高。

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我在努力探索师生互动,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在思品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启发、引导学生善于把不同知识重新组合解决问题,善于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开拓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等。

3.突破教学的单一性,探索新颖的方法

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课程标准和社会生活实际,勇于探索教改,研究教法,使教学方法更科学合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课堂效益,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遵循启发性原则,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巧设疑问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来获得活的知识,从而提高能力。还可以采用辅助教学(投影、图片)、语言生动、幽默事例来活跃课堂,创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既要教其知,又要教其法,使学生学会应该怎样学。

"思想品德课教师是实践家,他们既是教师又是学生;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他们将自身的学习和修养,置于教人和育人之先,其所谓善为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在实践上认真下了功夫。德无常师,主善为师,躬身自省,身教为上"。教师应该正确评价自己,取他人之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进行理论再学习,把握教材、课标、考纲的精神实质,多看报,多看新闻,正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要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了解社会实际,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强自身修养。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新颖,妙趣横生,收到事理结合、以理服人、动人心弦的教育效果。只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坦诚的胸怀,做到为人师表,以人格力量去感化学生,就会受到学生的尊重,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学效应。

总之,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基础教育的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思品教师要主动迎接这一新形势的挑战,大胆改革,勇于突破,善于创新,以负责的精神、务实的作风、高昂的姿态,投到素质教育的熔炉中去。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质疑与发现
从“会读”到“会写”的课堂教学策略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高校课堂教学探讨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