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混凝土输水箱涵一体化施工技术研究

2016-10-13 17:27刘兴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 2016年8期

刘兴

摘 要:针对目前各类工程项目进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通过应用水工混凝土输水箱涵一体化施工技术的实际案例,研究出了提高混凝土施工效果的科学技术方法。

关键词:水工混凝土输水箱涵;一体化施工技术;布料机;拌合站

中图分类号:TU9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4-0167-02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各类工程建设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很难满足当前的工程建设要求,基于此,相关建设人员提出了水工混凝土输水箱涵一体化的施工技术,该技术能够将混凝土施工的复杂环节融为一体,从而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效率。而南水北调中线一期的引江济汉工程就采用了该技术,对其应用过程和应用方法进行研究,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人员提供一些实际应用的理论依据。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标段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的引江济汉工程,其主要是作用于西荆河枢纽土建以及金结、电气设备安装工程。该工程处在汉江平原腹地,该地区的地形具有平坦开阔以及地面高差起伏不大的特点。由于西荆河的河道较为顺治,其左岸多为耕地鱼塘,右岸多为房屋建筑。因而,工程设计要求其地面高程要控制在29-30 m之间。工程区地处丘陵向平原过度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此外,西荆河船闸开挖边坡地层多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堆积层,因而其上、下游引航道部分部位出露的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堆积层[1]。

2 水工混凝土输水箱涵一体化施工技术特点

水工混凝土输水箱涵就是将混凝土复杂的施工环节集合在一起。这样一来,在对地面进行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就可以实现双平行轨道建设。由于该施工技术是一种连续性的施工系统,因而需要配备混凝土输送机。水工混凝土输水箱涵施工技术是在一体化的基础上,并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来发挥作用的。

其中主要包括的混凝土施工环节有:混凝土材料的生产、混凝土原材料的供应、混凝土的配合比以及混凝土材料的运输即浇筑施工。混凝土在是吸纳工业化生产的同时,对于输水箱涵的施工质量也具有一定保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水工混凝土输水箱涵一体化施工技术不需要在垂直以及水平方向上,采用塔吊装罐的方式来运输混凝土材料。这就减少了装罐以及卸罐的施工环境,在节省混凝土施工时间的同时,还降低了采购装罐机械设备的一系列费用。

此外,与传统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相比较,水工混凝土输水箱涵一体化施工技术在施工现场的布置方向较为合理。具体来说,能够优化单机的使用性能,进而实现了混凝土施工的流水线作业。

该施工技术系统所装置的内容有:配置有可供混凝土材料进行投料、承重的设备;装配有行走式的砌筑布料机。其中砌筑布料机,可以将主带机与过渡输送机连接起来。这样一来,就可以将混凝土运送到施工现场范围内有需要的地方去,从而实现了混凝土的连续施工[2]。

3 水工混凝土输水箱涵一體化施工技术应用方法

3.1 技术实施工艺流程

首先,先要进行料仓的施工;

其次,地垄施工;

再次,混凝土材料的拌合站施工;

第四步,过渡皮带;

第五步,主皮带;

第六步,行走式副机;

第七步,起重布料主机施工;

最后,将混凝土进入仓面。

3.2 技术的应用方法

对于水工输水箱涵一体化施工技术的混凝土原料,必须要进行精选。从招标阶段开始,就要慎重选择混凝土材料的供应商。具体来说,要考察砂石料、粉煤灰、水泥以及钢材原料的优选。此外,还要在施工现场建立储存料的仓遮阳棚。

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地垄取料来降低骨料的温度。对于拌合系统的选择,施工技术人员要配备电子称量、投料搅拌、地垄取料、计算机控制以及胶带机输送等相关设备。混凝土拌合系统材料的检验内容[3],见表1。

对于交代输送机的运送,要在机架的两边配备竖向的转轴。例如,在进料口的周边位置通过设置集料槽,并在胶带运输机之间设置挡板,来提高混凝土输送的精准性。对于起重机布料的应用,需要按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浇筑方法来设置分料口位置和数量。此外,还要通过吊筒来对混凝土进行快速分配。

设备运用的养护工作,就是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前,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查。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施工人员还要对设备进行保养以及维护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时刻注意布料机的运行情况,这是提高设备运行效果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在开机作业前,必须保证皮带处在清洁的使用状态;在停机时,还要检查皮带是否卸干了混凝土。与此同时,布料的使用过程必须保证均匀,这是将胶带机的运行状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关键。

3.3 安全控制方法

利用水工混凝土输水箱涵一体化施工技术进行建设前前,工程设计人员需要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具体来说,就是本工程的实际建设特点和施工危险点进行危险源辨识。

此外,施工技术人员还要针对这些施工危险源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应急避难以及急救措施。与此同时,工程施工现场还应配备相关的防护用品。在对一体化施工技术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比如,布料以及运输等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在经过正确作业方法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并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说明书来进行实际操作。在应用混凝土布料机械设备时,应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指挥,这是保证设备运行上下协调的关键。从安全的角度分析,配备专门的人员进行监督操作,还能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3.4 注重环保效果

在对该工程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少量的废弃物。例如,为机械设备提供保养的废机油、混凝土拌合废料等,这些废弃物都要按照有关部门的环保要求进行处理,这是防止应用水工混凝土输水箱涵一体化施工技术造成生态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

此外,对于布料机和拌和站等机械设备进行冲洗所产生的废水,要通过汇集到集水坑后经过过滤处理、沉淀处理后,再进行排放。值得注意的是,集水坑的废水处理要达到环保部门制定的标准后才可以进行排放。对于拌和站作业所产生的粉尘以及噪声污染等问题,应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这是降低对工程建设周围环境影响的关键[4]。

3.5 应用优势

该工程采用了水工混凝土输水箱涵施工技术后,有效解决了混凝土在运输、生产以及浇筑施工中的连续性问题。此外,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成功的将作业的工艺流程进行分散,从而形成了具有现代化水平一条龙式的流水作业施工生产线。

在此背景下,水工混凝土输水箱涵施工技术就实现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安全性。同时,还使其具备高效、环保、优质以及节能的特性,这就实现了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控制时效性。这些应用优势,使得行业建设符合国家出台的产业政策项目。而且,临时采用水工混凝土输水箱涵施工技术后,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費用的投入仅为传统施工技术的1/6。由于其施工技术应用的费用低廉,这就为水工混凝土箱涵施工提供了成熟的系统装置以及作用平台。由此可以看出,水工混凝土输水箱涵施工技术是一项具有综合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施工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该技术在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可提升的技术空间还很大,相关建设者将其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大体积输水箱涵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

4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对水利工程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水工混凝土输水箱涵一体化施工技术能够解决原有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缺陷。事实证明,工程建设采用这种施工技术后,成功的将混凝土的搅拌、运输以及选材等技术环节实现了一体化管理。具体来说,就是将混凝土的施工环节与技术内容,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来进行自动化管理。

此外,相关建设人员还要注重施工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和环保性。例如,对于冲洗水工混凝土输水箱涵一体化施工技术采用的机械设备所产生的废水,要在汇集到集水坑内进行相关处理后,才能进行排水。因而,相关建设人员应将该技术进行充分认识与应用,以提高工程建设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烽,先泽祥,白晓光.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某标段箱涵混凝土质量 缺陷预防与治理[J].中国建筑防水,2011,01:31-35.

[2] 刘治峰,郭永为,刘斌.水工混凝土输水箱涵一体化施工技术工法[J].水 利建设与管理,2011,10:19-22.

[3] 潘远友,郭晓军,徐阳.刍议水工混凝土的养护机理与施工监控要点[J].

建设监理,2014,03:76-77.

[4] 温国梁,白梅荣.聚羧酸系减水剂用于双掺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 究[J].混凝土,2010,09:92-93-100.

[5] 王博文.大型输水箱涵混凝土变形缝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水利,

2016,02: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