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铭新 陈仕品 安凯强
摘 要:本文主要基于智能(手机)终端的家校互动服务平台的设计、功能和应用前景。本平台设计的目的,旨在顺应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时代需求,借助成熟的互联网技术,构建一个“教师——学生——家长”可相互协助并共同促进教育最优化的生态平台,该设计在整合现有家校互动平台优点的基础上重点弥补“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素养”和“学生主体参与”等不足,同时采取“保证实现既定教育目标兼顾终端操作最简化”的原则,有效促进三方密切合作,以求此平台可在大范围内推广。
关键词:家校互动;智能终端;网络支持平台;用户中心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7-0086-05
一、引言
家校互动是指学校和家庭这两个对学生具有重要教育作用的教育机构,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交互影响的活动,旨在使家长对子女施加教育影响时得到更多来自学校的指导,使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得到更多来自家庭的支持与协作。[1]基于智能(手机)终端的家校互动服务平台指的是借助目前已经成熟的计算机和手机网络技术,实现教师统筹管理下的“教师——家长——学生”三个教育主、客体之间简便、快捷、相互交流的平台。
设计该平台的目的主要有三个:第一,顺应时代背景下父母参与子女教育的现实需求,使家长可借助手机终端便捷地了解学校和班级教学动态、发表言论、与教师或其他家长相互交流,最终实现伴随家长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同时,父母可结合学校教育实现对自己孩子的个别化教育。第二,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对“教育教学管理”和“自我教育”目标设置的参与度,减少教师管理的工作量。第三,借助手持设备和计算机网络已经普及这一趋势,切实将家庭教育这一砝码有机整合在有些失衡的学校教育天平上,来制衡现行应试教育的弊端,使教育实践指向人的全面发展,让学校教学在“教育生态系统”下升华。
二、目前家校互动的研究现状
家校互动的需求长期已有,只不过随着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经济社会和人口的变动,使这种普遍需求显得十分迫切。家校互动服务平台的研究和设计从本世纪初就开始了,早期的家校互动平台受技术的限制,建立在电信系统内,有学者称为“电话家校通系统”,之后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相对成熟,基于CS体系结构的家校通系统和基于BS体系的家校通系统得到商业运用,近年来基于计算机和Web网站的家校交流平台融合了二者的优点,并且增添了语音等功能,在一些大中型城市已经有了试点运用。[2]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在我国的普及和微信平台被广泛运用,有一线教师表示:学校也希望通过手机媒体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互动反馈,提高学校教育工作的效率和效益。因而,基于用户需求逐步发展功能的微信平台,受到教育者和家长的青睐。[3]
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虽然以上家校互动平台基本上可实现教师和家长的互动交流,但是受制于操作繁琐、成本高昂、教师和家长意愿与习惯差异等因素制约,目前市场上的家校通系统并没有广泛应用,甚至有些试点平台正在逐渐被一线教师冷落。取而代之,教师和家长更愿意用微信、QQ群、短信、博客等自由的交流平台或者采用传统的见面方式进行交流。但是电话和短信等平台互动性差,操作太过频繁,导致教师工作量增大;网站网页等形式,教师和家长操作繁琐,信息单项流动,成本较高;微博、博客、论坛等形式信息传播滞后,针对性不强。
截至2016年4月,有“智慧桥”、“共育在线”、“和教育”、“翼校通”等已经在运行的家校互动支持平台20多个,这些平台主要实现:校园安全、教师家长交流、作业交流、通知公告等功能,对于学生主动参与家校互动和针对性提高家长家教意识和技能的功能比较匮乏。合适的家校互动交流平台需要满足必要“教育目的”,对于我国教育现状而言,不能止于教师和家长畅通交流并对学生进行实时“监控”,我们需要借机促进家长养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素养,需要使学生群体学会自我设置目标,需要学生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在此基础上实现操作最简化,家长可随时随地简便阅读和操作,教师的工作量不会有明显增加,同时降低各方的参与成本,真正体现“以用户为中心”。本平台的设计在综合其他设计优点的同时增加了“个人成长模块”,优化了“活动天地模块”的管理结构,其特色和重点在于高效促进家长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素养,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参与家校互动。
三、基于智能(手机)终端的家校互动服务平台的设计
1.需求分析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较2014年12月增加36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12月的85.8%提升至88.9%。小学生父母的年龄处于中青年年龄段,是智能手持设备的主要运用群体。有相关学者表示,现行教育实践中已有很多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师和家长自发建立起了用于相互沟通的微信或QQ群,这就表明家长和一线教师群体对此类交流平台需求旺盛。[4]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在学校得到教师的“特别关照”,希望自己习得一定的教育技能,能够对子女进行力所能及的指导,家长主动与教师交流,形成合力对孩子施加教育影响成为一种诉求,学校也希望通过手机媒体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互动反馈,提高学校教育工作的效率和效益。以用户为中心,兼顾教师、家长、学生、学校多方视角的家校互动平台是当下的教育需求。
2.应用和实现途径
本家校互动支持平台的设计和应用指主要针对小学(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的学生,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以上小学四个年级离高考的“向心吸引”比较远,教师、家长和学生三者没有明显固化的升学诉求,使得素质教育更容易生根发芽。其次,小学生父母的年龄大多处于25-40岁的年龄区间,属于年轻群体,并且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从心理学角度看,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手机终端在这一群体中已基本普及,他们可以熟练运用,在技术和推广上没有阻力。再次,小学一年级学生处于“幼小衔接”阶段,还没有适应幼儿园到小学的过度;而小学六年级学生面临一定的升学压力,需要将主要精力用于升学考试的准备中,所以我们暂时不考虑将本平台应用于这两个年级的学生群体。
当下,本家校互动支持平台的推广和应用有两条途径,第一,将其作为独立运营的软件系统,借助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推广。第二,将其作为子系统嫁接到“类微信”(或者QQ)平台上,借助已经成熟运行的大众平台进行运用和推广,综合现实情况,笔者更建议运用第二条路径进行推广。首先,微信平台社会运用度广,在年轻父母群体中已基本普及;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更容易接受产生于既有行为习惯内的新鲜事物,而不容易接受独立于行为习惯之外的另一个事物,家长不需要另外开通一个与生活相关度不大的客户端并时时关注它,将家校互动支持平台嫁接到微信平台后,家长在高频度使用微信时,便会高频度注意到家校互动平台发布的信息,顺便浏览或至进行交流。再次,微信公众平台同时可以借此吸引更多忠实的年轻用户,增加收益的同时引导更多人的行为习惯顺应自己的商业模式,因此具有合作意愿。综上所述,将家校互动支持平台嫁接到“类微信”平台上,是其融入到教育和生活的极佳途径。
3.界面设计和功能概况
“家校互动”支持平台的应用以校为单位,以班级为子系统,以单个学生以及其联系的教师和家长为单元。这一设计本着各端口操作最简化同时又不违背上述教育意旨和教育规律的原则,家长端接收信息、相互交流、发表评论和完成(简单)任务等所有活动全部基于手持设备(手机)实现;教师的监管、信息发布、与家长交流等活动尽量在手持设备(手机)完成,信息量偏大的工作可在电脑设备上完成;学校的监管和信息发布通过电脑设备完成。这样就实现了家长和教师随时随地利用闲暇时间阅读信息和相互交流。“三位一体”家校互动网络支持平台的结构如图1所示。
如图1“三位一体”家校互动网络支持平台共有:家校论谈、讨论组、教学资源共享、活动天地和个人成长五大模块儿。其中“家校论谈”这一模块以学校为单位,由学校专人(校长)管理;“讨论组”、“教学资源共享”和“活动天地”三个模块以班级问单位,由班主任统筹管理,全班(或者高年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信息发布,供家长阅读(观看)、交流;“个人成长”这一模块以单个学生以及其“辐射”到的指导教师和家长为一个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教育”。
这五个模块运作时全部可由学校教育管理者(校长)通过电脑或个人手机随时随地进行监看,五个模块中全部设有家长主动参与的发言窗口,提高了家长参与教育和教学的程度,在“教育资源共享和活动天地”模块中,大多操作由学生亲手执行,大幅度减少教师工作量的同时,给了学生难得的参与策划和管理的实践机会,个性化教育中学生灵活可变自主设定自我教育目标等一系列操作环节,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应试教育桎梏下缺失的本应属于“重要教育内容”的成分。基于“三位一体”家校互动网络支持平台的设计,使学生、教师、家长三个教育主客体之间实现了共同参与教育、接受教育、改变教育现状的需求,同时也无意中对家长们施加了教育影响,有利于提高我国公民整体的文化素质水平。
4.五大子模块的设计
教育视域下“互联网+”家校互动支持平台设计的第一目的,指向教育的更优化。第二目的才是借助信息技术这一平台使各方教育参与者操作简单,便于实践推广,实践操作者和后续研究者切勿只醉心技术的进步而忽视了教育的本质,防止“本末倒置”。五个模块之间不是独立运行的,而是根据教育的侧重点不同,各自分工,协同促进教育最优化。
(1)家校论谈模块的设计
长期以来应试需求下的教育评价被严重束缚在以成绩(分数)趋近最高为核心的指标体系内,家长、学生甚至是教师各自对教育评论的心声被湮没在已经机械化运作的学校教育中,家长和学生从来都没有过权力对等条件下,民主评论并表达诉求的机会,受教育者的心声缺乏渠道来影响教育决策者的教育设计和教育实践,在教育领域内的民主、自由和监督变得苍白无力,而这种指向教育更优化的诉求伴随着教育实践长期存在,并且随着时代的急速演变,这种需求变得愈发强烈。“家校论谈”这一模块的设计和功能顺应了这一需求,使家长和学校实现双向交流,学校可以借助此平台接收多方意见,顺应现实需求,实时优化教育教学,家长可以借助此平台发表建议、接收信息和接受“教育场”感染,无形中增进教育参与度。
“家校论谈”这一模块以学校为单位(如图1所示),由学校专人定时发布信息,信息内容包括:校园新闻、校园活动、成绩动态、评比动态、校领导发言,重要通知等内容,为保证家长的阅读和评论的兴趣,不建议发表官腔十足、格式陈旧的与教育不相关的信息。信息发布后设有评论对话框,各家长和学校教职员工可“实名制”发表言论,言论发表由相关工作人员监管,可控制删除或禁止发表与违背教育宗旨或不法言论。学校相关管理者(校长)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持设备(手机),了解动态,进行监管。学生家长言论自由受“实名制”规范,一旦发表不当(负能量)言论,会在“个人成长”板块和手机短信端收到学校推送的针对性教育信息。家长和学校的随时随地便捷良性互动在这一平台下得以实现。
(2)讨论组模块的设计
“讨论组”模块是一个“类QQ群”交流平台,其功能简单实用,旨在整合和规范目前教师和家长自发组建的QQ群和微信朋友圈,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以克服目前家长和教师进行“群交流”时存在的诸多弊端,制衡教师的惰性和家长的随意性,最终形成长效互动机制。
“讨论组”模块以班级单位,由班主任统筹管理,为家长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搭建了便捷的异步对话和交流的空间,教师可管理和删除其他家长端的不当言论和广告等“不合时宜”的信息。家长方的称呼采用“省去监护人姓氏的连带实名制”,“省略姓氏”是因为存在一些单亲家庭,或者托孤监护形式,在公诸于世的情况下,小学生心理受影响很大,故要省略姓氏。例如,学生姓名:王刚,其父亲姓名王浩然,则其群称呼必须是“王刚之父‘浩然”。交流方式上,考虑到用户体验,各客户端可采取文字和语音交流两种方式,在“讨论组”里,家长可以随意与教师和其他家长讨论任何家庭教育话题,分享家教心得。[5]
(3)“教学资源共享”模块的设计
传统“班级授课制”教学实践中,教师为主导,牢牢把控着教育的内容和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极易沦为被动的受教者,多数情况下教学演变为说教和灌输,知识的内化变得尤为困难。家长在对学生进行辅助辅导时,受制于能力的有限和对相关知识的生疏,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主动了解教学内容、把握重难点、获取帮助、相互交流心得、获得教师指导和分享各自的辅助教学资源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的一种需求,“教学资源共享”模块为其提供了平台。
如图2所示,“教学资源共享”模块下设有三个栏目,分别是:作业交流、教师推荐和家长共享。作业交流栏中,教师发布课外作业、教学重难点和易错题,供家长和学生参考和指导学习;教师推荐栏中,教师可以上传课件、教案教学视频链接等内容,供家长和学生参考;家长共享栏中,家长可以上传自己认为好的教学资源、教育指导经验等内容,供老师和其他家长参阅交流。
(4)“活动天地”模块的设计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应该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而应该是主动习得并享受自我成长的主体,各种学校和家庭活动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正是我们应试教育现状缺乏的那些弥足珍贵的东西。“在做中学,在学中做”,陶行知先生那些肯实进生活和劳动的教育理想并没有融入到当下的教育实践中,但却是当下我们最需要的教育,见诸网络和报端“中美小学生对比”的例子更是深深刺痛教育的神经。学生策划活动、参与活动、帮助教师完成教学和班级管理等教育形式,不仅是一种现实诉求,更是教育的必要过程。学生主动参与是“三位一体”家校互动的重要一环。
“活动天地”模块下设有三个栏目,如图3所示,分别是:班级动态、学生生活动态、和教师资源分享。“班级动态”发布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全班学生可分为若干个小组,各小组轮替进行,每个小组全体成员合作完成任务。上文提到:由于小学一年级学生处于“幼小衔接”阶段,小学六年级学生面临一定的升学压力,暂不考虑在这两个群体运用本平台,因小学二、三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有限,经验不足,特采用高年级学生帮助指导低年级学生的策略,如图4所示,更有经验的五年级学生帮助指导二年级学生,相对有经验的四年级学生指导帮助三年级学生完成班级动态发布,整个学习、交流合作,指导过程教师可监控和指导,每次信息发布都需采取实名责任制。“学生生活动态”栏可由父母自由选择上传孩子有教育意义的生活动态,供教师和其他家长学习交流。“教师资源分享”栏由教师推送有关家庭活动的教育性建议和各类对家长有教育影响的文章、视频、网页链接等内容。
(5)“个人成长”模块的设计
“每一个孩子都是这个世界的唯一”,一视同仁般的集体教育(学校教育)不分区别进行统一教育,难以对单个个体实现个性化教育,这是当下学校教育的功能性缺陷,以家庭教育为阵地对学生施加个性化影响来弥补学校教育的短板变得难能可贵。有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学生大多没有明确的目标并且缺乏自我评价能力,容易随波逐流、磨灭个性、削减创造力。“个人成长”模块将以学生为核心的“学生——家长——教师”教育链设为一个单元,为个性化教育搭建平台,是家校互动支持平台的最主要模块。
“个人成长”模块下设有教育目标、经验交流和评价三个栏目。教育目标分别由教师教育目标,家长教育目标,学生自我目标三者有机组合而成,各方设定的教育目标都分为长期、中期、短期三个时间维度,教师的教育目标在学期开始进行发布,学生和家长根据教师设定的教育目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教育目标,在教师教育目标发布一周以后发布,到一学期中段,学生和家长可以根据自己既定目标的完成情况,对初始设定的目标进行修正或替换,以确定最切实的教育目标,为防止学生和家长在自我成长和施加教育影响时偏离既定目标,系统将在手机终端显示界面上自动置顶教育目标,以求达到时刻提醒的效果。
“经验交流”栏目包含个性化教育的内容,比如与学生性格类型相关的教育案例、家长培训、教学资源等内容。家长获得此内容的渠道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教师根据不同学生性格特点,通过此平台向其父母推送;另一种是计算机通过类聚计算结果,获得父母方的数据喜好,在既有数据库中匹配相关内容,自动推送;最后一种是父母根据自己需要自己定制内容。
“评价”栏目设有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家长评价三个板块,教师和家长的评价在学期中和学期末各进行一次,学生的自我评价在期中和期末各进行两次,首先,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先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和家长参考学生的自我评价给出相应的评价,最后学生再次根据教师和家长的评价对自己做出评价,系统将整个学生成长和学习过程记录存档。受年龄和学生个人能力限制,系统会适当提供三方评价模板,以易于在实践中操作。学生的自我评价没有“正误好坏”之分,只有“认真与否和是否切实”之别。
“个人成长”模块中,小学生和家长的亲自动手动脑操作量相对比较大,但是具有教育意义。本系统设计本着教育目的第一,兼顾一切操作从简的原则,进行设计和优化,实践操作者熟悉系统之后便不再感觉繁琐。
四、总结
本家校互动支持平台的设计和运用,顺应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趋势,可以缓解现行单纯学校教育模式导致的诸多不足,家庭教育借此平台有机会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学生——教师——家长”三个教育主客体之间可以满足各自的诉求,相互协作,形成合力促进教育的最优化,同时可以提升总体社会道德水平。嫁接到类微信公众平台上的家校互动支持平台,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依存、协调一致和密切合作关系的形成, 体现“互联网+”背景下基础教育向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整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6]
参考文献:
[1]翁秀琴.基于网络的家校互动平台设计与开发——信息技术条件下和谐德育的构建[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08(5):9.
[2]陈雪斐,刘菁,韩骏.家校通系统之比较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5):125-128.
[3]陈乾坤,邹硕,刘勇.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个性化家校互动[J].关注,2014(4):4-8.
[4]简子洋,龙丽嫦.基于微信平台的家校互动德育模式的实践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15(7):50-53.
[5]杨卉,王陆,韩雪.基于网络的家校互动支持平台的设计与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7(10):47-50.
[6]王竹立.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困局与出路──兼论网络教育模式的创新[J].远程教育研究,2014(2):3-12.
(编辑:杨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