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柳茜
“人工沙滩”建成后,每天最多迎来游客6万余人次。
2016年8月,台风“妮妲”将袭击广东珠海。家住珠海香炉湾附近的张伟民彻夜难眠。
在他印象中,每当台风来袭,香炉湾附近的海面总不太平,狂怒的海风会裹挟着2米高的巨浪涌入原本井然的生活,“打翻”一切秩序。
但这次他惊奇地发现,和以往不同,台风过后,一切井然有序。
“妮妲”来袭那晚,格力地产副总经理林强同样彻夜辗转。彼时,其在香炉湾修建的人工沙滩第一次遭遇强台风,虽然香炉湾沙滩修复经过一年多的项目论证与规划,但沙滩能否安然无恙,他心里着实没底。
台风过后第一天,他便匆忙赶往香炉湾。当看到沙滩平静地躺在那里时,他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填沙者复沙
就在一年多前,香炉湾还只是一湾海水。来这里的人,大多奔着“珠海渔女”与“情侣路”而来。
2014年10月2日,因为格力地产董事长鲁君驷的一次“骑行”,香炉湾的命运被彻底改写。
当天清晨,鲁君驷骑车途经香炉湾,下车休息的一瞬间,他发现防波堤下有一小块沙地露出了海面。他想起几天前港珠澳大桥口岸项目部向他报告了基坑开挖近百万立方沙子需要外运的事情,他心里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香炉湾既然能够淤积沙子,证明这里有条件形成沙滩,能否利用那些沙子在这建一个“人工沙滩”?
实际上,这个突然的想法并非心血来潮。
时间回到1992年。大学毕业后来到珠海的鲁君驷,便参与了情侣路的建设。
“那年除夕下午,梁广大(时任珠海市委书记)带队现场踏勘情侣路选线,我就在其中。”鲁君驷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情侣路建好后,成了珠海的一张名片,而珠海渔女附近有些沙滩已被填平,筑起了防波堤。
随着时间流逝,越来越多像鲁君驷一样的建设者开始反思人与海洋、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没想到,当初的建设者却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海洋环境的破坏者。”
修复完成后的香炉湾沙滩
鲁君驷说:“能在自己手中把沙滩修复起来,是件幸事。”
但是,建造“人工沙滩”绝非易事,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据了解,参照迪拜模式建设的天津东疆港人工沙滩,约2.46平方公里的沙滩造价约达14亿元。
“建人工沙滩这个决策是有困难的。”鲁君驷说,“因为它要面临来自大自然的不确定因素太多,或许一个台风过后,沙子就都被冲走了。”
在鲁君驷提议下,经市政府批准,格力地产正式承建了这条长1.5公里的人工沙滩修复工程,并委托国家海洋局海岛研究中心进行海洋补充观测、海底测量和沙滩设计工作。项目于2015年7月正式动工。
人工沙滩的门道
修建“人工沙滩”是一项技术活。
国家海洋局海岛研究中心主任蔡锋博士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简单来说,人工沙滩分两种,一种是需要自然波浪维系的人工沙滩,一种是不需要自然波浪维系的泳池型沙滩。类型不同,修建方法也不同。”
他说,泳池型沙滩因其波浪动力弱,泥往往附着在沙子表面,易变成泥滩,此时就需要通过过滤净化装置令水沉淀,后期维护成本非常大。而依靠自然波浪维系的人工沙滩则成本较小,同时具备一定的生态功能。
实际上,国内修建“人工沙滩”已不鲜见。据本刊记者了解,包括河北、天津、山东、辽宁、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多个省市已经修建了“人工沙滩”。
以厦门为例,截至2015年12月,厦门市已建成超过100万平方米的“人工沙滩”。作为全国首个开展沙滩修复的城市,其实践经验已被成功推广至沿海多地。
不过,国内失败的沙滩修复案例也很多,或破坏海洋环境、或耗资过大而夭折。究其原因,大多因盲目上马,没有进行科学的论证。
在珠海香炉湾的沙滩修复工程展开之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与国家海洋局海岛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对香炉湾等岸段沙滩修复工程开展了海流、水文观测、海底地形测量及方案研究等前期工作。
经过研究,蔡锋认为,受桂山岛、东澳岛及万山群岛的屏障作用,香炉湾水域波浪较小,海动力条件偏弱,海底地形偏浅,在该区恢复沙滩整体动力可行。
“如果这里是一个直线的海岸,堆多少沙都得被冲跑。”蔡锋说,“我们在这里做了一年半的波浪实验,发现就是香炉湾这个湾口有着最自然的弧形海岸线,恰恰是这个湾可以让人工沙滩保住。”
这也解释了鲁君驷发现的奇怪现象:多年前在附近修建海滨泳场堆了上百万立方米的沙,随着潮汐大浪淘沙,竟被慢慢淘到了香炉湾。
蔡锋介绍,沙子的平衡是一种动力平衡的过程,但不是绝对平衡。这种动力平衡包括波浪、潮等因素如何与沙子结合再运动,运动之后沙子始终留在岸段,跑不掉。
“如果沙子伴随海浪的侵蚀而消失,就变成沙滩侵蚀,意味着工程失败;而如果沙滩变成了泥滩,工程同样不成功。”他说,“所以,堆什么样的沙、堆多少沙、如何将这些沙留住、需不需要修筑丁坝护沙、修建规模多大、又在何处修建,这些都是需要用科学来解决的问题。”
滩肩30米宽最理想
为兼顾科学与美学需求,蔡锋的团队先后设计了十几种工程方案,经过历时一年的推算验证后选定了最后的设计方案:借鉴巴塞罗那人工沙滩,在香炉湾打造长1.5公里、滩面宽50米、“凹”字形的人工沙滩。另外,为了防止沙滩被海浪侵蚀,香炉湾在南北两侧各造一个挡沙堤(又名“丁坝”)固定沙子。
“人工沙滩”修复颇为讲究细节。为此,林强花费数月,专门赴厦门跟随蔡锋学习、研修了整个修复方案。
林强说,他甚至研究过沙滩到底应该修多大这个问题的细节:“滩肩的宽度做到35米最科学,这与人走在沙滩上的舒适度有关。”
“干滩宽度一般为50~60米,最多不超过80米。从舒适度来看,30米是最理想的,因为人走在沙滩上是没有反弹力的,走太远容易产生疲乏感。”他说。
而滩边坡度是无法设计的,只能由大自然决定。“我们发现,我们把滩边设计成1:10的坡度,随着海浪运动,最终会变成1:20的坡度。”
2015年12月底,香炉湾“人工沙滩”填沙工作全部完成,紧接着,2016年元旦,就对市民开放。
林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人工沙滩”建成后,每天最多迎来游客6万余人。
由硬性防护转为软性防护
曾有人预估,要搞掂如此大的一项工程,至少要花1亿~2亿元的代价。
“实际上,整个工程既节约、又环保,投入只有1700多万元。”鲁君驷说。
之所以成本远低于一些人的预期,部分原因是,格力地产建设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口岸时,开掘基坑的过程中挖出了大量砂子。
这样,省下的钱就花在了更重要的地方:作为香炉湾“人工沙滩”的配套,建设了排洪渠截洪工程,有效防止了生活污水污染沙滩。
“人工沙滩”的修复,带来了明显的变化。林强发现水质慢慢变清了,张伟民发现往年台风肆虐的水浸黑的海霞新村今年第一次没有淹水,珠海市观鸟协会的张列妮发现了消失多年的白鹭再次现身……
香炉湾沙滩修复完成对市民开放
“我们当时只是想着修复一个沙滩,没想到竟然还能带来整个生态环境的改善。”林强说。
在蔡锋看来,沙滩修复具有护岸、美化城市景观、维护生态平衡、提供旅游休闲、提高城市品位等五大功效。
“修建情侣路采用的防波堤是较为传统的防止海岸侵蚀的方式,就好像‘硬着陆。有了沙滩后,海浪对海岸的冲击带起沙粒,将分散其冲击力,台风对于海岸的伤害反而会得到缓冲,由硬性防护转为软性防护。”蔡锋说。
在香炉湾沙滩修复的过程中,曾遭遇了2015年强台风“彩虹”。虽然台风没有正面袭击珠海,但沙滩也有效化解了台风引起的海浪,城市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台风虽然给“人工沙滩”造成了一定的沙量流失,但蔡锋认为,5年内补沙四五万立方米属于正常流失。就目前情况看,香炉湾“人工沙滩”稳定后已经过三次监测,情况非常乐观。
给珠海带来了什么
“沙滩修复只是第一步,最终要做的是连同改造香洲渔港,改变淤积的状况,使之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近海水环境改善项目。”林强说。
接下来,格力地产将继续恢复一些景观植物、绿化带,提升城市风貌,还要安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尽量使沙滩功能更加完善。
“修复了海洋生态,扩大了市民的公共活动空间,引导市民新的、绿色的生活方式,培养珠海市新的产业,这就是修复沙滩的意义所在。”林强说。
按照林强的构思,香炉湾区域将形成城市风景游线、新月湾文化游线、野狸岛生态游线、亲水体验游线、休闲沙滩游线、珠海渔女浪漫旅游线等六大游憩路线,而且这些将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
格力地产承担了诸多海岸修复工程项目,包括香洲港改造工程、唐家湾沙滩、美丽湾沙滩、香炉湾等六个沙滩恢复工程、港口码头等项目。有了此次修复经验后,也有助于其后的工程实施。
实际上,珠海市获得的“果实”更为丰厚。
珠海建市30多年,很早就提出了“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的施政方略,一直在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上谋求合理平衡,划定并严格控制生态和产业两条红线。
珠海市香洲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海洋保护理念、生态文明的需求使得珠海市对于情侣路沿线的规划理念也在不断变化,修复沙滩、维护生态系统正成为珠海新的议题。
2015年3月,《珠海市情侣浪漫风情海岸整体提升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市政府批准实施。有媒体认为,这一《规划》出台后,珠海沉睡的沙滩旅游资源即将被盘活,有助于撬动珠海的旅游经济。
如今,“人工沙滩”修复完工已9个月有余。当面对香炉湾海滩时,鲁君驷和林强始终能回想起在“人工沙滩”上初见白鹭的那个午后,激动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