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新兴地区铀矿找矿新发现

2016-10-13 07:29吴继光张会成
关键词:硅化铀矿断裂带

吴继光, 胡 飞, 张会成, 周 锐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三大队,广州 花都 510800)



粤西新兴地区铀矿找矿新发现

吴继光,胡飞,张会成,周锐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三大队,广州 花都510800)

粤西新兴地区区域上处于钦杭成矿带的南东端,是铀多金属矿成矿的有利靶区。新兴岩体内部以往揭露有硅化带型、蚀变碎裂岩型铀矿化,最近几年在新兴岩体南部标高150 m处揭露有“交点”型铀矿化,即硅化带与辉绿岩相交复合部位赋存铀矿化,该类型矿化铀品位较富,分布集中,且矿体严格受相交构造联合控制,特别是热液脉岩与基性岩脉交汇区成矿特点突出,新兴地区“交点”型铀矿化的新发现,拓宽了该地区铀矿找矿的认识,为本地区下一步铀矿找矿提供了新思路。

新兴地区;铀矿化;“交点”型

吴继光,胡飞,张会成,等.2016.粤西新兴地区铀矿找矿新发现[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9(2):145-149.

Wu Ji-guang, Hu Fei, Zhang Hui-cheng,et al.2016.New discovery of uranium prospecting in Xinxing area of west Guangdong[J]. Journal of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 39(2):145-149.

粤西新兴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此地区已发现的矿种主要有铅锌、铀、钨、锡、锆英石等,如新兴天堂铅锌矿、新兴天露山铀矿、新兴沙湾锡矿等。新兴岩体区域上呈北东向展布,在岩体的内部及外围多见有铀多金属矿。目前在新兴岩体内部的天堂坪断裂带中发现的铀矿化为硅化脉型,未见有其它类型。通过本次勘查,在天堂坪断裂带上盘揭露有“交点”型铀矿化,即硅化带与辉绿岩相交复合部位存在铀矿化,这与粤北下庄铀矿田的“交点”型铀矿化类型相一致(刘汝洲,2003;黄国龙等,2006)。“交点”型铀矿化的发现,拓宽了在新兴地区找铀矿的思路,也丰富了粤西地区的铀矿化类型,具有重要找矿意义。

1 区域地质背景

新兴地区属于前震旦纪华夏古陆区域范围,该地区在震旦纪至早古生代时,境内为浅海环境,早古生代末期,加里东运动产生云开-腰古-增城隆起带。石炭、二叠纪地壳运动以振荡为主,海水退出,形成内陆盆地和石灰岩山地。三叠、侏罗纪,发生短促海侵,受白垩纪的燕山运动影响,大量花岗岩侵入。第三纪沉积内陆盆地红色砂岩,第四纪在各种不同环境中形成了堆积冲积地带*古志宏.2009.恩平地热国家地质公园温泉及其他主要地质遗迹的形成机制研究[R].。新兴地区构造位置处于华南造山带中部,粤西隆起区之云开隆起带和粤中拗褶带交接部位,由北东向吴川—四会深断裂带、恩平—新丰深断裂带和近东西向的肇庆—惠来深断裂带组成的区域构造格架(图1)。

图1 区域构造纲要简图Fig.1 The regional structure1.主要断裂构造;2.省界;3.勘查区范围

2 新兴地区地质概况

新兴岩体南侧及北侧围岩由寒武—奥陶系浅变质砂岩、板岩及含炭板岩组成,西侧主要由泥盆—石炭系砂岩、碳酸盐岩组成,东侧主要由寒武系浅变质砂岩、板岩及含炭板岩及泥盆—石炭系砂岩、碳酸盐岩组成。岩体与上述围岩之间侵入接触关系明显,不仅在花岗岩中见有围岩捕虏体,而且也使围岩发生明显的接触变质作用,如角岩化、大理岩化。在岩体东侧、北东侧和南西侧外接触带,发育有晚白垩纪-第三纪红色断陷盆地,分别是恩开盆地、三水盆地和阳春盆地。

新兴岩体内部构造发育,发育有北北东向的天堂坪硅化断裂带、天露山硅化断裂带、黑龙顶硅化断裂带、天花塘硅化断裂带、中间村硅化断裂带与北西向的201,202,203,207号硅化断裂带(图2)。

图2 新兴地区地质简图Fig.2 Sketch map of Xinxing area1.第四系;2.石炭系;3.泥盆系;4.寒武系;5.花岗岩;6.断裂带名称及编号

新兴地区岩浆岩主要为印支期和燕山期的侵入岩。新兴岩体为燕山期侵入岩①,岩体总体呈“厂”字型分布,面积3 632 km2,由多期、多阶段岩浆侵入形成,不同岩性系列组成了巨大的复式岩基。岩体北部呈东西向展布,为东西向新兴—甲子岩带组成部分。岩体中南部呈北北东向展布,为塘口—新兴岩带组成部分。岩体岩性为粗粒、中粒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呈岩株或岩枝出露,主要在岩体北部、中部出露;另外在岩体内见到零星分布的混合花岗岩带、中基性岩脉(图2)。

3 新兴地区铀矿化类型

新兴岩体伽玛背景值为15~50 γ;伽玛趋势高场展布形态与岩体基本吻合;异常分量场主要分布在趋势高场内,且其长轴方向与主构造方向、异常展布方向基本一致,反映异常分量场与构造、异常和矿化的产出有一定成生关系;异常点、带集中在岩体中部地区。

新兴地区铀矿化严格受北西向断裂构造、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在构造交汇部位有较好的铀矿化产出,铀矿化大部分集中在天堂坪断裂上下盘次一级构造中,可划为两种类型:

(1)硅化带型:主要受北北东—近南北向的硅化断裂带控制,铀矿化伴随石英脉、赤铁矿脉或方解石脉充填于平行或斜交的裂隙中,厚几厘米至几十厘米,两组断裂隙交叉处矿化较好;铀矿化呈透镜状、似层状出现。铀矿化与杂色微晶石英关系密切,沥青铀矿呈细脉状、中脉状,最大沥青铀矿脉宽达30 cm;矿石品位富,(≥2~3%),界线明显;矿体规模小,连续性差,为区内富矿主要形成阶段(照片1)。

(2)蚀变碎裂岩型:主要产于北西和近东西向蚀变碎裂岩中,常见黄铁矿、赤铁矿、碳酸盐矿物等,局部见萤石;矿化呈透镜状、网脉状或浸染状出现,矿体一般呈红色,为碎裂花岗岩受赤铁矿化、碳酸盐化结果,也称“红色矿化类型”;矿化的范围大,断续达50~60 m厚;品位贫,可见的铀矿物少(照片2),局部也能形成较富的团块状矿体,品位0.05%~0.10%,但贫富矿化没有明显界线。

照片1 硅化带型铀矿化Photo1 Silicificationzoneuraniummineralization照片2 蚀变碎裂岩型铀矿化Photo2 Alterationcataclasiteuraniummineralization

含矿构造为主断裂两侧的级别较低的破碎带,尤以NE向和近EW向的红色破碎带含矿最好。以新兴地区南部203矿床为例,铀矿化受下列因素控制:①两组构造(天堂坪断裂带与203断裂带)呈“入”字型相交部位矿化较富集;②构造复合或靠拢处易出现多层矿化;③构造交叉及转弯变异部位矿化富集;④构造带中心,角砾岩化及碎裂化发育,矿石物质成分复杂,蚀变叠加地段是矿化富集有利部位(图3)。

4 新兴地区铀矿找矿新发现

根据新兴地区铀成矿已有的地质认识及揭露成果,可知此地区铀矿化以硅化带型及蚀变碎裂岩型为主,矿体多赋存在主带及次级构造带内,因此,铀矿化主要受构造带控制,找矿方向和找矿思路清晰明确。

图3 203矿化带6号勘探线剖面图Fig.3 Six prospecting line profile map of mineralization zone1.花岗岩;2.蚀变破碎带及编号;3.矿体

图4 新兴岩体南部203铀矿床地质简图Fig.4 The 203 uranium deposit Sketch map of Xin xing south area1.硅化断裂带;2.基性岩脉;3.花岗岩;4.矿床及编号

本次针对新兴岩体南部203矿床7号带(天堂坪硅化断裂带南端)上盘进行了深部探索工作。7号矿化带地表近东西走向,倾向南,倾角65~75°,控制矿化带长2 500 m,宽15~20 m,沿走向膨胀弯曲明显,具张扭性构造特征,该带由绢云母化碳酸盐化赤铁矿化碎裂花岗岩、碎裂岩或角砾岩组成,局部硅化发育,矿化岩石呈紫红色,压碎强烈,赤铁矿化、碳酸盐化发育。在其上盘常见1~2条平行次级构造,基性岩脉广泛分布于构造带内,呈东西向展布,倾向南东,倾角60~65°,形态为脉状、岩墙、岩株和不规则团块状,常见有被构造压碎现象和不同程度蚀变特征,局部见有铀矿化现象,尤其是西部,平行岩脉十分发育,厚度达几十米(图4)。经工程揭露,在标高150 m处揭露到较好的“交点”型铀矿化,7号带深部“交点”型工业铀矿段主要成分为蚀变辉绿岩,呈紫红色,可见赤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照片3),沥青铀矿呈星点状、细脉状充填或交代,局部见有烟灰色浸染状铀矿化。主矿体往深部延伸稳定,矿体往南东方向侧伏,构造局部产状变缓,在膨大部位,矿体厚度更大,出现多段工业铀矿体。“交点”型铀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与辉绿岩脉复合轨迹控制,该类型铀矿体长度往往等于辉绿岩厚度,为“重接型”交点矿(图5),矿体呈板状,延深大且比较稳定,矿石品位较富。

照片3 “交点”型铀矿化岩矿心照片Photo 3 The ore core of intersecting point uranium mineralization

图5 重接型“交点”型铀矿化示意图Fig.5 Sketch map of superimposition intersecting point uranium mineralization 1.硅化带;2.辉绿岩;3.矿体;4.产状;5.剖面线及编号

“交点”型铀矿化为粤北下庄铀矿勘查区的一种独特类型(卢文姬等,2009;张辉仁等,2010),铀成矿具有一定的规模(仙石铀矿床)。对比粤北下庄铀矿田铀矿化类型及成矿地质条件(黄宏业,2010;刘正义,2011),在新兴地区“交点”型铀矿化的寻找具有重要的指向意义,这也拓宽了在新兴地区找铀矿的思路。

5 结论

(1)新兴地区“交点”型铀矿化主要受断裂构造与辉绿岩脉复合轨迹控制,铀成矿的条件明确,铀矿体品位较富,在构造局部产状变缓膨大部位,矿体厚度较大,易出现多层工业矿体。

(2)新兴地区“交点”型铀矿化的新发现,拓宽了已有找铀矿的思路,在新兴地区寻找“交点”型铀矿化具有重要的指向意义。

致谢:衷心感谢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赖中信总工程师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李益龙博士给予本文的修改意见,同时诚挚感谢匿名审稿专家及编辑部给予本文的修改意见及建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黄国龙,吴烈勤,邓平等.2006.粤北花岗岩型铀矿找矿潜力及找矿方向[J].铀矿地质,22(5):267-275.

黄宏业, 秦其明. 2010. 南岭地区中-酸性花岗岩成矿专属性信息模型研究——以热液型铀矿、钨锡矿为例 [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3(3):241-251.

刘汝洲.2003.浅谈交点型铀矿中的几个问题[J].华南铀矿地质,20(1):41-48.

刘正义, 韩效忠, 高阳, 等. 2011. 热液铀矿床铀富集的物理化学因素 [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4(1):1-10.

卢文姬,梁锦,刘凯.2009.交点型铀矿的成矿控制因素研究[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30(4):95-101.

张辉仁,王军,徐海文,等.2010.粤北下庄矿田东西部交点型铀矿化差异分析[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3(1):1-8.

New Discovery of Uranium Prospecting in Xinxing Area of West Guangdong

WU Ji-guang, HU Fei,ZHANG Hui-cheng,ZHOU Rui

(Guangdong Province Nuclear Industry Geological Bureau 293 Brigade,Guangzhou,GD 510800,China)

The xinxing area is located southeast of Qin-hang metallogenetic belt regional,which its advantage target region metallogenic for uranium and polymetallic ore. The main uranium mineralization exposing are silicification zone and alteration cataclasite of xinxing rock body, from recently deep research, the intersecting point uranium mineralization at 150 metres elevation of south xinxing rock,grade high. The uranium ore body is associated control by crossing structure, especially mineralization characters are extraordinary for crossing area of hydrothermal vein rock and basic dike. The new discovery of intersecting point uranium mineralization from xinxing area, which widened prospect uranium knowing and provided new idea for next prospecting uranium.

Xinxing area;uranium mineralization;intersecting point

2015-01-14

中央地勘基金项目“广东省新兴县天露山地区铀矿普查”(2011441025)

吴继光(1981—),男,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铀矿地质研究与找矿工作。E-mail:bobwjg@163.com

10.3969/j.issn.1674-3504.2016.02.007

P619.14

A

1674-3504(2016)02-0145-05

猜你喜欢
硅化铀矿断裂带
冷冻断裂带储层预测研究
安徽省宣城市溪口—鲍坑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依兰—伊通断裂带黑龙江段构造运动特征
粤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勘查模式分析
CSAMT法在柴北缘砂岩型铀矿勘查砂体探测中的应用
铀矿地质勘探设施治理分析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东山湾地区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潜力综合评价
东宁暖泉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关系探讨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夏断裂带构造特征新认识
郯庐断裂带及两侧地区强震异常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