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恋秋”

2016-10-13 02:43刘占龙
幸福 2016年26期
关键词:红艳枫树胡萝卜

文/刘占龙

感悟“恋秋”

文/刘占龙

小时候,八月中秋节前后,跟母亲到自家的园田地里摘豆角,见其他植物大都有些干枯,而唯独豆角秧却绿意油油,开花结角。当时,就感到有些奇怪,于是便问母亲,母亲深情地告诉我说:“儿子,这叫‘恋秋’,意思就是留恋秋天,不愿意走。天气马上就要凉了,好趁着这温暖的天气,多给咱们结点果实。”

去年秋天,正是凉风习习,青草泛黄的时节,我和妻子去了趟佳木斯女儿家小住。当火车行至小兴安岭山脉时,就见路两旁这一丛那一丛,长了不少枫树,别的什么杨树、柞树、桦树风扫落叶,而唯独枫树遒劲挺拔,叶子越发显得红艳,仍然焕发着勃勃的生机。

“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生命,更为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这是鲁迅所言。枫树也可能知道了自己这一轮回已时日有限,抓紧一分一秒,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把自己全部的能量释放出来,让人间多一抹红艳,多一份喜兴。这不就等于让它的有限生命更有效,延长了它的生命了吗?原来,“恋秋”的情结不就在于此吗?

来到女儿家小区楼前,不知哪位大妈大伯用镐头开辟了十几平方米的土地,竟然种上了黄瓜、茄子、胡萝卜等蔬菜。黄瓜、茄子显然已经枯枝败叶,而唯独胡萝卜樱子一片嫩绿,长势喜人。站在一旁年幼的外孙女不解地问我:“姥爷,胡萝卜咋还这么绿呢?”

外孙女提出的问题很刁钻,我跟她讲再多的大道理,显然是白费口舌。我只好敷衍了一句:“它耐寒呗,就像有的小朋友抗冻一样。”小外孙“哦”了一声,似懂非懂。

其实,在耐寒的背后,还深藏着许多道理。这种植物似乎也有灵性,它知道冬天就要到了,为了与严寒抗争,为了给自己增加更有利于生存的条件,不断地给自己增加胡萝卜素、糖分等营养成分。天气越凉,这些营养成分就越增加得快,提高了自己体内的能量,从而达到御寒的效果。胡萝卜这种现象也只有在杀冷时短短的几天内完成,他惜时如命,在生命即将结束之时,将体内的营养成分糖分这份大礼送给了人类,难道这不是“恋秋”的结晶吗?

等上楼进到女儿家屋里时,在大厅电视的正上方,挂着一幅名画《牡丹图》,当然是印刷品。我走上前,一看便知是齐白石的作品,齐老一生差不多每天都要作画。二十七岁以后,只有两次害病,一次遭父母之丧才搁过笔。他的勤奋是持久的,有恒的,即使到了晚年,也没睡过早觉,每天照例黎明即起,吃过早饭,便要画上几幅,对艺术的追求,真是孜孜不倦。据说在1957年他逝世这一年的春夏之际,他的精神有些不济了,健康情况已大不如从前,还丝毫不服老,顽强地和衰老作斗争,画出了花中之王——牡丹,这是他一生中画的最后一幅画。他禅精竭虑,耗尽最后精气,抓紧时间,完成了这幅传世之作。试想,当初他由于自己健康原因,如果放弃最后一点时间创作《牡丹图》,能有这更加辉煌灿烂的晚年吗?正如莎士比亚所言:不管饕餮的时间,怎样吞噬这一切,我们要在这一息尚存的时候,努力博取我们的声誉,使时间的镰刀不能伤害自己。齐老正是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莎翁所言,让世人瞩目。这怎能不是“恋秋”的杰作呢!

晚饭后,站在凉台上,夕阳西下,灿烂的晚霞染红了天边。于是,树木、楼房、游人甚至整个城市都被染上了一层金色。此情此景,不能不让我心动:难道夕阳也知道“恋秋”吗?它知道自己已落到了地平线下,为人类奉献的机会还得24小时之后才能获得重生,于是,它把自己所有的光和热都在这昼与夜交替的时节释放出来,给人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夜幕渐渐地降下来,我们和女儿一家人到郊外散步。走在被树木挤歪了的林荫小路上,脚踏着油黑的泥土,我突然有一种更接地气的感觉。连植物、大自然都知道恋秋,何况人乎?我本一介凡夫,对社会、对人类谈不上什么贡献,只是做了点自己该做的事儿。如今快到退休的年龄,余下的时间越来越有限,抓紧分秒,倾其所能,不把遗憾带走。正如布莱希特所言:“不要为已消尽之年华叹息,必须正视匆匆溜走的时光。”只要尽心尽力了,只要做到问心无愧,给自己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不也同样具有“恋秋”的情怀吗?

摘自红袖添香网

猜你喜欢
红艳枫树胡萝卜
七招让胡萝卜出好苗
如何让胡萝卜出好苗
如何保证秋季胡萝卜早出苗、出齐苗
跟踪导练(三)
刘红艳作品
跟踪导练(五)
枫叶红了
不曾改变的呼吸
跳舞的枫树叶
North P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