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谦
外婆家院子靠近窗户的地方种了几株丝瓜,我每天都想去看看它。
经过细雨的滋润,丝瓜种子便破土而出,抽出了一丝弯弯的小芽,像一个有韧性的弹簧。几天后,丝瓜渐渐长成了“大小伙儿”,叶子是嫩绿色的,仿佛一个个大鸭蹼;藤是墨绿色的,仔细看,藤上还有一些细丝,这些细丝顺着搭好的竹竿往上爬,一直爬到墙壁上。原来这细丝是丝瓜的“抓手”,丝瓜的手缠着竹竿,要是你不费一点劲儿,休想拉下丝瓜的一根茎。
丝瓜藤越长越高,叶子底下长出了花骨朵。花骨朵被绿叶包裹着,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丝瓜的花金黄金黄的,五片花瓣簇拥着嫩黄的花蕊,像婴儿的笑脸那样甜蜜,引来蜻蜓在上面翩翩起舞。我凑过去闻了闻,还真有点清香呢!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花谢了,一条条嫩绿色的丝瓜长出来了,像一把把“玉笛”藏在叶下。那绿泛着白光,垂在绳上、架上,有的直,有的弯,风一吹,又宛如一条条小青蛇游来游去。
“瓜”不可貌相!丝瓜终于成熟了,妈妈常用它炒菜、做汤,特别是丝瓜炒鸡蛋,绿黄相间,清香脆爽,我美之名曰:两只黄鹂鸣翠柳。婆婆说,丝瓜长老晒干后,瓜络可以用来刷锅、刷碗。哟,这不起眼的小家伙还真是个宝呢!
点评:
观察是习作的前提,诗一般的语言,梦一般的想象,特别是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让习作锦上添花。
(指导老师:夏光清)
莫愁·家教与成才2016年10期